首頁>軍事>

雲龍號航母是1940年日本海軍制定的丸五造艦計劃中三艘航母之一(另兩艘是大鳳改型),基本沿用藤本喜久雄的飛龍號航母設計方案。只不過受制於捉襟見肘的造船能力,直到中途島慘敗後才被安排建造。

雲龍號航母

作為一艘量產型航母,雲龍號跟飛龍號差別不大。最大的不同是艦島由左舷改到右舷,取消了中部升降機,只保留前後兩部,不過升降機尺寸更大,升降速度和重量都有一定提高。煙囪也在右舷,仍然是標準的下彎式設計。

雲龍號航母模型

根據實戰得來的經驗教訓,雲龍號左右兩舷都設定了鍋爐倉通風口,兩層機庫間各區域都用鋼製防火門隔離,輕質油庫周圍用一米厚的混凝土包裹防止洩漏,舷側彈藥庫的裝甲也更為厚重,達到140毫米,舷窗數量也降至最低限度,艦體內部使用不可燃塗料,可謂用心良苦。

雲龍號航母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雲龍號下水時就已經全面塗裝艦體迷彩,飛行甲板上畫著黑綠相間的長條紋,舷側則是藍色線廓,試圖將其偽裝成一艘普通的運輸艦。只不過後來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完全是徒勞之舉,美國潛艇啥都打。

雲龍號航母1942年8月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竣工。其標準排水量17150噸,滿載排水量22400噸,續航距離8000海里/18節,最大航速34節,裝備6座雙聯89式127mm炮,艦員1100人,計劃搭載53架戰機。

雲龍號的姊妹艦葛城號

雲龍號竣工後立刻編入一航戰,在松山基地與601航空隊展開訓練。此時的一航戰以及日軍艦載機部隊只是徒有其表,所有的演練雖然安排得極其緊張但僅限於操艦。唯一的一次起降還是橫須賀航空隊利用一架流星艦攻試驗火箭噴射起飛,感覺頗為淒涼。

流星艦攻模型

恩加諾角海戰後,日本海軍將所有航空隊都轉至陸地實施特攻作戰,殘存的航空母艦失去了作戰機會,這讓雲龍、天城、葛城這三艘緊趕慢趕好不容易才造出來的航空母艦情何以堪。不過雲龍級航母的高速能力和巨大艦體還可以好好利用一下。12月1日,雲龍號奉命裝載30枚櫻花特攻彈及陸軍空挺隊第一聯隊(800名傘兵)、海軍634航空隊(700人)前往菲律賓增援山下奉文。與其同行的是時雨、檜、樅號驅逐艦。

被美軍繳獲的櫻花特攻彈

12月17日雲龍號率三艘驅逐艦從吳港出發,18日晨通過下關海峽一直向西行駛到舟山群島附近東海海面,妄圖避開活躍的美軍潛艇。人算不如天算,19日下午美軍SS-395紅魚號潛艇還是發現了這隻鬼鬼祟祟的編隊。16點35紅魚號發射四枚魚雷,雲龍號躲過三枚,一枚命中其右舷艦橋下方,導致前部鍋爐倉進水,艦內斷電,但航行暫無大礙。

戰後的紅魚號潛艇

遭到攻擊後的日軍驅逐艦像沒頭蒼蠅一樣忙得熱火朝天,雖然好像非常盡職盡責,但一點用處都有。紅魚號不僅毫髮無損,居然還敢再次發動魚雷攻擊,只不過這輪四發魚雷無一命中,然後紅魚號從容轉身,在16點45用尾部的發射管射出一枚魚雷,再次命中雲龍號右舷,引發機庫內櫻花特攻彈的連環爆炸,也有說法是127mm艦炮彈藥庫。總之,劇烈的爆炸將船體前半部炸開,艦內大量進水,艦尾翹起,16點57分在黑色濃煙籠罩下雲龍號沉入海底。

雲龍號航母最後掙扎的身影

儘管艦長小西要人在此之前已經下達棄艦命令,但是在將近2800名船員和士兵中,三艘驅逐艦隻救起142個倖存者,可謂傷亡慘重。1945年2月20日雲龍號除籍。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海軍在年末打出一“王炸”!美國人:遇見中國海軍沒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