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0月2日一架古董級別的B-17轟炸機降落時失控,墜毀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布萊德利國際機場。康涅狄格州應急管理部門當天下午釋出通告稱,該機一共搭載13人,其中2名飛行員、1名服務員和10名乘客。目前已經查明有7人死亡,機場尚處於關閉之中,而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B-17戰略轟炸機是航空史上一個堪稱里程碑的設計,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全面改變了美國軍隊的作戰方式,自B-17之後,大規模戰略轟炸成為美軍的主要作戰方式。通過大規模戰略轟炸,系統性摧毀敵國的工業和經濟基礎,從根本上削弱敵國的作戰能力,進而贏得戰爭。而且,B-17儘管沒有B-29投擲原子彈那麼顯赫的名聲,也沒有B-25轟炸東京那麼精彩的表現。但是整個二戰期間,美軍的B-17機群依然可謂是"任勞任怨"。根據統計,B-17各型號總產量高達12731架,而在二戰期間,美軍全部B-17機群投彈總量超過了64萬噸,佔整個二戰美國飛機投擲炸彈總量的40%,因此B-17轟炸機也被稱為美軍的"二戰第一炸"。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型的轟炸機,在問世之初卻差一點被美國陸軍"槍斃"。

事情最早可以追溯到1934年B-17轟炸機研製的時刻。在1930年代,美國還沒有獨立的空軍,所有"能飛的玩意"分別歸屬於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以及後來被稱為"四等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而美國空軍的前身,其實就是當時的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34年,由於二戰的陰雲已經籠罩了歐洲,所以美國陸軍航空隊釋出了一條招標,要求研製一款新式大型轟炸機,具體要求是:能夠攜帶2噸炸彈,同時還能以322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超過8000千米距離。美國陸航提出這樣的要求,主要是考慮到一旦歐洲戰爭爆發,美軍可以隨即派出轟炸機直接飛越大西洋,支援英法聯軍作戰。但是,以當時的技術,在載彈2噸的情況下還要以322千米/小時的速度飛8000千米基本是不可能的。後來美國陸軍航空隊放低了指標,要求攜帶907公斤炸彈,在322千米/小時的速度水平下飛行3218千米。

針對美軍提出的這個指標,當時的美國波音公司推出了內部編號為"波音-299"( Model-299)的測試樣機。該機彈倉可攜帶8枚272公斤炸彈,最大載彈量2176公斤,而且在攜帶907公斤炸彈時,該機航程可達3380千米。完全滿足了美國陸航的要求,但是在同場競爭的諸多對手中,波音-299的報價高達196730美元,而同場競爭的馬丁-146轟炸機則報價85910美元,道格拉斯公司的DB-1轟炸機為99150美元,遠比波音-299便宜得多。由於和平時期囊中羞澀,美國陸航很明智的讓波音-299"落選"了。但是見於波音-299優越的飛行效能,美國陸軍航空兵最終還是"網開一面",單獨訂購了15架樣機版的波音-299,作為"研究機"使用。研究機的編號為YB-17型,正是這張訂單最終挽救了即將被"槍斃"的B-17重型轟炸機。因為二戰爆發後,美軍馬山意識到B-17轟炸機是真心"物有所值",所以迅速恢復了對波音的訂貨,這才有了後面的12731架的天量產品。

由於二戰時期航空技術還遠不及今天發達,所以B-17轟炸機採用了最常規的氣動佈局方式,採用寬大的平直翼,並配備4臺GR-1820-51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提高到1000馬力,還加裝了摩斯/通用電氣公司的渦輪增壓器。從而讓該機最高飛行高度達到10700米,因此該機設計有增壓式機艙,並且設有加溫裝置,以確保飛行舒適度。同時所有機組人員都配備有氧氣面罩,以確保在高空環境中不會因為缺氧而出現意外。

由於B-17轟炸機的大量生產列裝,到1944年時,美軍已經已經擁有超過33個B-17轟炸機大隊在海外作戰,這些飛機承擔著從英國或者北非基地起飛,橫跨英吉利海峽或者地中海,分別轟炸德國的萊茵-魯爾工業區,以及羅馬尼亞油田的戰略任務。由於當時還沒有所謂的精確制導技術,為了在萬米高空能夠有效命中地面點狀目標。B-17同場採用數百架甚至上千架飛機,密集編隊統一投彈的方式,以地毯式轟炸的方式彌補單機轟炸精度的不足。這也是後來美軍作戰的基本樣式——首先派出航空兵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工業、經濟和軍事目標,在出動地面和水面部隊之前,先把敵方的抵抗力量炸他個七七八八,從而大幅削弱敵方的戰爭能力,進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己方傷亡,並最大限度的推進戰爭程序。這種被後世稱為"戰略轟炸"的作戰模式,至今依然是美軍的作戰方式,只不過現在美軍把轟炸機地毯式轟炸改為巡航導彈的精確打擊——不過這已經是題外話,與本文無關。

作為開創"戰略轟炸"戰術的鼻祖轟炸機,B-17轟炸機在轟炸德國的作戰行動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是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有效的護航戰鬥機。因為在二戰時期,單發輕型遠端戰鬥機非常稀少,因為當時的導航技術有限,單座輕型戰鬥機的機載裝置非常簡陋,如果航程太遠就很容易迷航,找不到基地,就只能棄機跳傘,這顯然得不償失。所以當時的戰鬥機作戰半徑普遍在500千米以內,以確保和基地的聯絡,並不至於迷航。但是B-17機群無論是從英國起飛轟炸德國本土,還是從北非起飛轟炸羅馬尼亞,其直線距離都超過1000千米。所以在戰略轟炸作戰早期,盟軍根本沒有任何一款戰鬥機能夠為B-17機群提供有效掩護。為此B-17轟炸機只能是努力自保。

儘管是一款大型轟炸機,B-17卻裝備有13挺12.7毫米航空機槍,在其飛機的機頭、背部、機腹、尾部都設計有雙聯裝12.7毫米航空機槍的炮塔,並有炮手操作進行自衛防禦。除此以外,B-17甚至在機身兩側也開具了兩個射擊口,同樣裝備12.7毫米航空機槍,因此整架飛機看起來就像一個炸毛的刺蝟,所有炮塔的火力相互配合,可以完善覆蓋整個飛機,沒有射擊死角,這讓德國的戰鬥機想要擊落B-17轟炸機會極為困難。而且為了降低飛機的戰損率,美軍更是排列了密集的B-17轟炸隊形,這樣大批B-17轟炸機相互之間還可以進行掩護,不管任何方向有德國戰鬥機接近,B-17機群都可以集中大量航空機槍對其進行猛烈打擊。

昨天在康涅狄格州墜毀的B-17轟炸機據稱是從一博物館內借出的一架真的"古董"轟炸機。根據機場方面給出的訊息稱,該飛機是麻省關於展示交通曆史的柯林斯基金會所有。這架飛機是美國在1944年二戰後期時生產的一架轟炸機,到現在已經整整75歲高齡。在美國有很多類似的二戰裝備,由於得到精心的維護保養,因此依然具備飛行能力,堪稱是歷史的活化石,而本次墜毀的B-17轟炸機無疑是一場悲劇,畢竟二戰已經過去70多年,能夠見證當年歷史的老人已經逐步逝去,而這些見證戰爭的武器裝備如果也徹底損失,總是令人傷感。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改進版Т-90М坦克進入現役,T-14阿瑪塔遭俄軍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