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似乎沒有海軍強國,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等主戰艦艇似乎和非洲國家沾不上關係,但通過這幾年的大肆“買買買”,埃及和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海軍實力增幅很快,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甚至都擁有了被譽為“準航母”的兩棲攻擊艦,這重新整理了外界對非洲國家海軍的認知。
在以往,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南非,曾是非洲大陸海軍中實力最強的,但現在,非洲大陸海軍最強的力量已轉移至北非。埃及大手筆以9.5億歐元從法國手上購買了2艘因為烏東危機被法國政府拒絕出售給俄羅斯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由此,埃及成為了非洲大陸第一個擁有這種“準航母”的國家。
這兩艘“西北風”級隨後被命名為“納賽爾”號和“薩達特”號。作為一種2萬噸級的船塢式兩棲攻擊艦,“西北風”級擁有比較突出的垂直登陸能力,由於之前是為俄羅斯海軍“量身定製”的,因此該艦可搭載8架卡-52K武裝直升機、4架卡-29突擊運輸直升機和4架卡-27反潛直升機,最多攜帶16架直升機,埃及已經向俄羅斯訂購了為“西北風”級製造的俄製艦載直升機。
除了購買了2艘“西北風”級,埃及海軍近幾年更是動作連連。從法國海軍已有的“阿基坦”級護衛艦名單上虎口奪牙買下了原“諾曼底”號,改名為Tahya Misr號並於2016年服役,這讓埃及海軍有了較現代化的防空護衛艦,埃及海軍還向法國購買並計劃在本國建造4艘追風2500型護衛艦,向美國購買了大使III型導彈艇。
除了埃及之外,另一個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的手筆也不小。他們向義大利訂購了一艘排水量9000噸級的改進型聖喬治奧級兩棲攻擊艦,雖然排水量不大,航空運載能力遠不及“西北風”級,但其擁有相控陣雷達、“紫菀”艦空導彈垂髮,還能運作3架EH-101級別的或5架山貓級別的艦載直升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比起埃及之外,阿爾及利亞海軍更重視海軍力量的均衡性。他們除了向中國訂購了3艘C28A型護衛艦之外,還向德國訂購了2艘更先進的Meko A200型護衛艦,作為海軍的主力艦,而且他們還向俄羅斯訂購了4艘636M型基洛級潛艇,讓本國的“基洛”級增加至6艘,水下戰力在非洲和中東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北非,甚至是之前默默無聞的摩洛哥海軍,也從法國海軍手上搶了1艘差不多建成的阿基坦級護衛艦,近些年來,一向羸弱的北非國家海軍為何在沒有海域紛爭的背景下大肆購買軍艦,地中海的南岸究竟有著怎樣一股暗流,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