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7魚雷發射裝置
按照公開的中文百科的記錄,對中國海軍的魚-7魚雷的描述為:中國705所通過仿製美國MK-46I型魚雷研發的一款反潛魚雷。在詳細介紹中,也有這樣的表述:1978年10月在中國南海,漁船捕獲了一枚沒有爆炸的MK-46魚雷,然後705所對該魚雷進行了逆向工程,1994年研發成功並裝備海軍。
MK-46放在當下不是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放在上世紀80年代也不算是什麼先進的武器。美國海軍在上世紀60年代研發了這款魚雷,專用來攻擊高速潛艇,可潛射也可以空射。公開報道顯示海軍1994年才研發成功魚-7魚雷,雖然說這是一個進步,但很明顯,說明我們在該領域海試落後了美軍30多年,在這兩年研發成功的黑鷹直升機也是這樣,說明了中國的進步,但不代表領先。這是客觀顯示,我們畢竟從一窮二白髮展至今,盲目的追求研發出的產品一下子達到世界最高水準是不太切合實際的。
MK-46魚雷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款在上世紀90年代服役我軍的魚-7魚雷在近日引發了國際關注,國際媒體詳細的報道了魚-7的前世今生。不過,與國內公開報道魚-7仿製於美軍MK-46魚雷的說法略有不同。
報道稱,魚-7魚雷的出口版本為ET-52,有中國船舶工業的705所和西工大聯合研製,研發工作從1978年12月漁船捕獲MK-46魚雷開始後開始,1984年進入工程開發。當時,研發出現了困境,不過由於中美處於短暫的蜜月期,美國人提供了部分MK-46的技術(這種說法相當可疑,美國當時可能會出售一些軍事武器裝備,但是提供技術可能性不大。)
報道還提到了另外一個影響魚-7研發的事件,那就是1987年中國採購了義大利 A244-S魚雷,這對魚-7的研發提供了不少幫助。最終在1994年,魚-7研發成功,並隨後進入量產。
魚-7
這是國際媒體2019年12月21日的一篇報道,報道只是描述了魚-7是如何研發生產出來的,沒有任何評價性的內容。根據報道,魚-7的研發經過了參考1978年漁船捕獲的MK-46魚雷,美國人在80年代提供的技術以及參考了義大利A244-S魚雷,嚴格的說,這並不是簡單的MK-46魚雷的複製品。
尚且不知道國際媒體突然報道魚-7前世今生的目的,目前中國海軍擁有最新的魚-10魚雷,美軍也擁有最新的MK-48魚雷,實際上魚-7和MK-46都已不是當代海戰決定性作用的武器。不過,這篇報道還是引發了國際網友的激烈討論。關於技術複製的問題,大多數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不是什麼問題。並舉例說明,一個雷同的案件,美國人是怎麼幹的。
米格-25
1976年9月,蘇軍飛行員因為同妻子大吵了一架,駕駛了一架米格-25在訓練中途關閉了雷達,直接飛往日本,可能是半路上有些後悔或是有了其它想法,在達到日本控制的空域的時候,在面對日本空自的兩架F-4戰機攔截之下,蘇軍飛行員加速到3馬赫飛奔而去,日本軍機根本追不上,隨後日本派出各種戰機進行了143次攔截,最終蘇軍飛行員隨便找了一個日本的民用機場降落。
其實上面的追捕情節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接下來,美軍技術專家立馬跑到日本,接受了這款戰機,將這款戰機大卸八塊,細細研究了一番,研究了兩個月。至於美國人抄襲了米格-25什麼技術,目前尚且沒有公開的檔案證實,但是在他們解剖開米格-25之前,美國人對該戰機是怕得要命的。何況,中國漁船在南海捕魚捕獲了一枚MK-46魚雷,實在沒有理由不開啟看一看。(天高地厚)
-
1 #
-
2 #
我參加此研製工程,都是中國導彈專家研製出來的,動用了全國力量。。
-
3 #
小兒時代看甲午海戰,影示了魚雷,是用壓力氣推動助力片葉輪推進器產生推航的,到我新中國2O年後才有工業能力初次生產,現在的產品應是多樣式的,以化學推,以火力推,也應有燃油,燃氣助摧機器完成力航。現在我認為力動特久的是由礦原子核提供能量是最基本保證條件,離開這方法還有那訣竅門更好用呢?
-
4 #
78年捕獲,94年裝備,途中16年才研究出來?技術水平太差了。
-
5 #
能做導彈和衛星的國家中3分之2的做不出魚雷
-
6 #
能造5000噸以上軍艦的國家多,但能造魚雷的國家一雙手絕對數的過來
-
7 #
被魚雷攻擊一定要鎮靜,拿著秒錶讓聲納兵報速度算好距離滿舵轉向就可以躲開了
實際情況是當時中美尚處於密月期,中國當時想購買漁七,但這種武器外銷要美國國會批准,而且很難通過。因此中方和美方達成默契。美方在南海海域發射一顆不爆炸的漁雷,中方出動漁船撈回來,這樣才有了中國產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