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第一架俄羅斯購買的蘇-27飛抵中國空軍基地以來,中國空軍正式開啟了第三代戰鬥機的全面更新換代。之前在中國空軍主力戰機是殲-7和殲-8II這樣的型號,面對日本空軍向美國訂購的近200架F-15J戰鬥機,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的。美製F-15J戰鬥機雖然被減配對地打擊能力,沒法對中國內陸目標進行空襲,但防空能力也是槓槓的。美國也不希望日本擁有遠端對地攻擊能力,特別是F-15J這樣的重型戰鬥機,美國自己也F-15用作雙重任務戰鬥機,不僅可以防空,也可以對地攻擊。
2000年之前,中國仍然在沈飛進行200架蘇-27單座戰鬥機的組裝,但1998年12月首飛的殲-11專案進展非常快,導致中國空軍中斷了這200架蘇-27的組裝合同,全力發展殲-11戰鬥機。比較殲11是中國產型號,使用的是太行WS10大推力發動機,全部中國產就意味著不再受制於俄羅斯。
不然向俄羅斯購買戰鬥機、發動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顯然發展自己的中國產型號更好。現在殲11戰鬥機已經形成百架規模的作戰單位,殲10戰鬥機也近300架,因此第三代戰鬥機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絕對主力。
2013年,為了全面監視中國龐大的第三代戰鬥機動向,日本在全境的西岸部署了40座大型雷達站,完全全新型號J/FPS-5遠端監視雷達的部署。同時將早期部署的J/FPS-4型遠端雷達升級為具備監視彈道導彈能力的對天監視雷達。要知道J/FPS-5遠端監視雷達一座價值數億美元,能夠對數千公里外的空中目標進行監視。號稱中國戰鬥機剛剛起飛,就被日本的雷達照射鎖定。日本航空自衛隊稱,J/FPS-5雷達和E767遠端預警機的配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日本的遠端監視能力。
日本最新成立的第九航空團F-15J戰鬥機聯隊飛行員以為有了那霸基地部署的遠端雷達提供早期預警,就可以隨意飛行。殊不知中國電子對抗部隊也有類似的反制雷達,比如LPAR雷達和美軍在SRP相仿,不僅可以對3000公里外的目標進行監視,也可以進行干擾。令第九航空團飛行員沒想到的是,中國的LPAR雷達功率更強大,配合運8高新電戰機平臺、飛豹前線電子戰機,電磁維的較量那是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