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隨著中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成功入役,不可避免的又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對於下一艘中國產航母,以及未來中國產新型艦載機的猜測開始甚囂塵上。而中航彷彿是在迴應軍迷的這一躁動,最近在媒體上放出了一個"多型飛機求職簡歷"的九宮格。

這九張圖片有八張都是海航服役中的各型戰機,包括海軍版的殲10AH、殲11BSH、以及"豹爺"殲轟七A,還有轟6戰神以及戰役級預警機空警500H,最後連輔助機型也沒放過,包括運7,以及負責艦載機飛行員訓練的海山鷹和海獵鷹。

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最中間的"問號機型",標註為中國產新型艦載機,不過只是一個剪影。但是因為四代戰機本就不多,加上造型和三代機區別很大,很多軍迷還是第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沈飛的FC31,人稱"鶻鷹",尤其是機頭的DSI進氣道和機尾部分突出的平尾和垂尾,和殲20有明顯的差異。

很多軍迷認為這是中航的官宣了,暗示FC-31將最終上艦,但是別忘了,這只是中航自己得發聲,作為製造方,最終採購權不在中航手中。反而是成飛的殲20已經有了著落,那麼賣力的宣傳一些沈飛的FC-31也是情理之中了,這並不能成為FC-31成為新型中國產艦載機的某種"暗示"。

而關於FC-31和殲20的各種資料對比已經有太了多了,這裡就不多說,既然中航如此"暗示"FC-31,那麼就趁此機會,簡明扼要的給大家說FC31上艦的三大優勢,同時也有三大缺點。

一、製造成本低

沈飛的東西曆來喜歡成熟技術,之前和大家聊過殲12、殲9等戰機的研發歷史,其中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翻出來看看。那麼FC-31的製造成本可預計的是要大幅度低於殲20艦載版的,而且生產難度低,採購進度也會更快,適合快速大規模裝備,在F35B開始下餃子的今天,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裝備拖延的問題,我們之前吃不過少虧,所以不要小看裝備進度和先進性的平衡問題。

二、綜合性能

說到這個其實還蠻複雜的,需要考慮到中國產航母到底有什麼用,艦載機的到底要幹什麼事?畢竟我們的航母和美國航母不是一個級別,也不是一個用法。個人認為中國產航母的主要用途還是突出一個遠洋存在,畢竟沒有艦載機遠洋存在就是笑話,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產航母就是要將海上防禦壓力向外推,這樣才能保護我們遠洋貿易的重要節點不受壓制,也保護沿岸地區的菁華區域不受打擊威脅,其實這種任務特點還是具有一定的防禦性質,畢竟我們表面上是沒有預設假想敵的。

那麼此時的艦載機只需要維持300公里左右攔截能力即可,重要的是保護我方航母編隊內重要的資產不受損失,奪取一定區域的制空權,倒不是說要和太平洋海戰一樣,上來就咔咔咔擊沉對方航母,畢竟現在打擊一艘艦艇的方法太多了。如此看來,FC31就具有比較靈活的價效比,綜合作戰能力更強,這也是為何美國不用F22上艦,而選擇F35,雖然這其中有不少非軍事因素,但是不得不說F35B是更加經濟效率的選擇。未來的世界是衝突的世界,但並不是馬上就要打的你死我活的世界,所以增加作戰效率,省錢降低成本也很重要。

三、適合老航母換代

在未來第三艘航母出現後,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擁有3艘航母的國家,這已經要遠高於目前不少的所謂資本主義大國,那麼自然也會面臨航母老化的問題。例如現在的兩艘航母不可能一直用殲15,為了對抗F35B也會整體換裝新型艦載機,那麼使用FC31也有一定的優勢,較小的體積可以讓老航母的載機數量稍稍提升,增強一下作戰能力。

以上既是3個優點,同時也是缺點,比如製造成本低,但如果3艘航母4支編隊(預備一個)計算,其實戰機總數也就100多架,即便單機價格在便宜,也不可能更多的裝備,成本優勢就無從談起;而從綜合性能來說,FC-31肯定會稍微落後F35B,畢竟戰場感知能力就比不了,而殲20則能夠壓制F35B,這就要看海航到底要一款勢均力敵的戰機維持均勢,還是要能夠形成優勢的戰機;最後一點換裝老航母,殲20和殲15的體積相差不大,一比一的替換也是可能的,那麼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作戰能力肯定是提高的。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FC-31的3個優點,最後都用"打臉"的形式進行了解讀,這並非是 "精分",這恰恰是新型艦載機為何至今"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原因,海航也是選擇困難症啊!其根本是在未來四代艦載機選擇上我們是摸著石頭,世界上沒有先例可循,因為我們一步就達到了3代艦載機的頂峰,未來如何選擇還是要根據自己航母的使用方式、戰術構想來決定。美國人決定用F35B,是以自己的定位和作戰效率來決定的,而我們的艦載機不用跟從美國方式,只要有自己的特色,符合自己未來10-20年的海洋戰略即可。而並非一定要說出FC-31和殲20誰更優秀,誰更適合上艦,其實兩者都並不完美,未來也沒有一款艦載四代機會是完美的。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5年來大突破,“格洛納斯”導航迎來爆發期,得到“貴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