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除了真實刻畫東線戰場上的殘酷之外,電影無論是在亞裔演員的選擇,還是制服樣式、紅軍的舊式臂徽上都將真實還原體現的淋漓盡致,各種武器裝備的外觀細節基本都是按當時歷史去還原的,經得起推敲,經得起考證。今天我們結合《二戰蘇聯陸軍單兵裝備》細數電影中的蘇聯單兵武器裝備。
彈藥包
蘇軍普遍使用的步槍彈夾包是M1937型彈夾包,它由褐色或黑色皮革製造,一個彈藥包可以攜帶4個各裝5發子彈的彈夾。M1937型彈夾包的背後帶有一個掛環,可以掛在揹包的揹帶掛鉤上。從1938年起,蘇聯開始製造皮革和帆布彈藥包,其外形同M1937型彈夾包一樣。同時還有一個備用彈藥包,其靈感來自於M1892型彈藥包。SVT-40半自動步槍的彈匣包更大,採用褐色皮革製造。早期型號的彈匣包在後部帶有一個掛環,戰時生產的彈匣包採用皮革的品質較差,並且後部沒有掛環。
莫辛納甘步槍各種版本的M1937型彈夾包。
影片中的莫辛納甘步槍彈夾包
RPG-40反坦克手榴彈
蘇聯第一種反坦克手榴彈,於1940年定型。這種反坦克手榴彈外形就像是一個裝了握柄的鐵皮罐頭,其特點是沒有采用空心裝藥原理,而靠較大的裝藥量來對坦克及其乘員起到破壞殺傷作用,其破甲能力較低。這種手榴彈在二戰中使用量較大,但對於戰爭後期的中、重型坦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大多數RPG-40反坦克手榴彈在戰爭後期只用於摧毀土木工事、火力點和叢集有生目標,作為一種超大威力的爆破手榴彈使用。 影片中的RPG-40反坦克手榴彈,將五顆手榴彈捆在一組是為了提供更強的破壞殺傷。
莫辛納甘步槍
莫辛納甘M1891型步槍(上)、莫辛納甘1891/30型步槍(中、下)
莫辛納甘步槍在衛國戰爭中被蘇軍大量使用,這種步槍最早源於俄國軍隊在1891年正式採用的制式步槍。改進型M1891步槍於1930年4月28日正式定型為M1891/30型步槍。M1891/30步槍改進的地方包括:改用圓形機匣,表尺改為米制單位,準星增加了護圈,刺刀增加了彈簧以取代老式刺刀;另外還採用了新護箍,改進了通條的固定卡扣。
影片中的莫辛納甘1891/30型步槍
SVT-40半自動步槍
SVT-40半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步兵的主要裝備。在SVT-38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目的是為了改善步槍的操作效能和提高可靠性。該槍於1940年7月1日開始在圖拉兵工廠投產,除了圖拉兵工廠,SVT-40半自動步槍的主要生產廠家還包括伊熱夫斯克兵工廠。SVT-40半自動步槍於1941年生產了1031861支(狙擊型34782支), 1942年生產了264148支(狙擊型14120支)。同時,蘇聯還存在全自動型AVT-40,配發15發彈匣。1945年1月根據國防委員會的命令SVT-40停止生產,該槍使用莫辛納甘1908式凸緣步槍彈,彈匣容量為10發。
影片中的SVT-40半自動步槍
PPD衝鋒槍
衝鋒槍在蘇聯使用始於20世紀20年代中期,經過初期的研製與改進後,蘇聯1935年批准採用了傑格佳廖夫設計的7.62毫米PPD-34衝鋒槍(波波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衝鋒槍的初期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934年44支,1935年23支,1936年911 支,1937年1291支,1938年1115支,1939年1700支,PPD-34 衝鋒槍總產量約為5000支。基於蘇芬戰爭中紅軍使用該型衝鋒槍的經驗,得出PPD衝鋒槍缺陷超過了優點的結論, PPD衝鋒槍被送進了倉庫。1939年2月,PPD衝鋒槍從紅軍裝備中撤銷,甚至在部隊中也停止了使用。傑格佳廖夫繼續改進他的設計,1940年2月15 日,蘇聯國防委員會批准部隊採用改進和升級版PPD衝鋒槍,即PPD-40型衝鋒槍。當年,蘇聯就製造了81118支PPD-40型衝鋒槍,使其運用得更為廣泛。在二戰初期,紅軍已經使用了PPD衝鋒槍,但到1941年末,由於PPD-40操作過於複雜且生產成本極為高昂,被更先進、更可靠的PPSh-41衝鋒槍所取代。1941-1942年,蘇聯在列寧格勒總共生產了42870支PPD衝鋒槍,配發給列寧格勒方面軍和卡累利阿方面軍部隊。
影片中的PPD-40衝鋒槍
PPSh-41衝鋒槍
PPSh-41衝鋒槍是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格奧爾基·謝苗諾維奇·斯帕金設計的,1940-1941年初完成全面試驗, 1941年開始裝備蘇聯軍隊,1942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它是蘇軍在二戰期間使用量最大的衝鋒槍之一,可以說哪裡有紅軍那裡就有這種衝鋒槍。PPSh-41衝鋒槍的大部分零部件都用鋼板衝壓、焊接、鉚接製成,與早期的PPD系列衝鋒槍相比較,結構更簡單,加工工藝性更好,理論射速和射擊精度更高。
影片中的早期型PPSh-41衝鋒槍,早期型的最大特徵就是這種類似步槍的缺口照門
DP-27輕機槍
1921年,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傑格佳廖夫開始設計一種結構獨特的輕機槍。1927年,該機槍定型並開始製造, 1928年正式裝備蘇聯紅軍,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的主要輕機槍,它的正式名稱是DP-27型7.62毫米輕機槍。“DP”是“傑格佳廖夫步兵用機槍”的縮寫,國內稱為德普輕機槍,它的標誌性特徵是供彈具是一個大圓盤狀的47發大彈盤。這個大彈盤源於早期劉易斯機槍,由於彈盤和槍械結合後太重,難以攜帶,行軍時需取下彈盤。1944年10月14日,蘇聯定型了改進型DPM輕機槍,它針對DP-27輕機槍的缺點進行了改進,外觀主要變化是增加了小握把,以方便使用。同時還有1929年採用的改進型DT輕機槍,它把木質槍托改為可伸縮的金屬槍托,彈盤改為3排63發裝,作為坦克或裝甲車載機槍使用。1941-1945年, DP、DPM、DT和DTM機槍共生產809823挺。
影片中的DP-27輕機槍
馬克沁M1910型重機槍
M1910/30型馬克沁重機槍
1910年,俄軍採用了這種改進型機槍,它被命名為M1910型重機槍, 冷卻水筒表面有衝壓的縱向凸凹,以改善冷卻水筒在溫度變化時的形變特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M1910型重機槍以其穩定的高速射擊效能而大受歡迎。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政府繼續使用和生產M1910型重機槍。1930年,蘇聯紅軍採用了改進型M1910/30型重機槍,其外形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冷卻水筒上方增加了一個散熱器口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馬克泌重機槍是紅軍的基本輕武器裝備,紅軍陸軍、空軍和海軍都曾大量使用。
影片中的馬克沁重機槍。冷卻水筒表面有衝壓的縱向凸凹,冷卻水筒上方沒有散熱器口蓋
反坦克武器
1938-1940年,經過對各種型號14.5毫米反坦克彈藥的試驗,官方於1941年7月正式採用了B-32穿甲彈。在預期這種彈藥的基礎上,尼古拉·魯卡維什尼科夫(Nikolay Rukavishnikov)開始設計使用這種穿甲彈的反坦克槍,並最終研製成功一種單發反坦克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傑格佳廖夫和西蒙諾夫被命令設計一種更加簡單的型號,且僅有一個月的時間去進行研製。1941年8月29日,蘇聯國防委員會將兩者同時採用,分別為PTRS-1941型和PTRD-1941型。對實際生產來說,PTRD反坦克槍生產更加迅速也並不顯得奇怪,從1941年生產的17688支增加到1942年的184800支,遠遠超過了PTRS反坦克槍,後者同時期產量分別是77支和63308支。在二戰中,蘇軍廣泛使用了反坦克槍,但到戰爭後期,由於坦克裝甲厚度不斷增加,反坦克槍的穿甲威力明顯不足,反坦克槍的作用降低,逐步退出了一線戰場。
正在行進的蘇聯反坦克步槍兵,隊伍第一排包括這支部隊的指揮官。這些紅軍戰士裝備著PTRD-41和PTRS-41反坦克槍。
影片中的PTRD-41反坦克槍
“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瓶
二戰中,蘇軍另一種廣泛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是著名的“莫洛托夫雞尾酒”,一種裝著汽油的玻璃瓶,雖然這種“雞尾酒”多數是在戰場臨時現場製作的。1940年,卡丘金(Kachugin)和索洛多斯尼科夫(P.Solodovnikov)領導下的一個設計小組研製出了一種更加可靠的燃燒瓶,它使用一化學燃燒劑,用於燃燒瓶在坦克上打碎時點燃汽油。戰爭初期,由於缺乏更好的反坦克武器,所以蘇聯大規模生產了這種燃燒瓶。
影片中的“莫洛托夫雞尾酒”
影片中大致囊括了二戰蘇軍的單兵輕武器,但是還有好幾種沒有出現,可能由於時間差或歷史問題,沒有出現在影片中。以下圖片就是二戰中蘇軍先後裝備的全部輕武器,不得不說火力不次於當時的德軍。蘇德戰爭之所以傷亡那麼大是因為雙方都是較發達的工業國,輕重武器裝備較先進。如果抗日戰爭中我們有這些武器和足夠的後勤保障,是不是可以吊打日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