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19年,世界主要國家海軍裝備規模總體保持穩定,新型裝備加快服役程序,下一代平臺論證和研製加速推進,總體上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動向,給予我們重要啟示。

一是潛艇方面,新型戰略核潛艇研製順利,攻擊型核潛艇重點提升武器效能,常規潛艇升級改進型號成為發展熱點。美國提前1年完成了“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設計,首艇正式啟動先期建造工作,預計2027年交付,2031年開始首次巡航部署;“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第五批採購合同簽署,數量相比原來的11艘減少2艘,採購速度放緩。該批艇將配備“任務有效載荷發射管”,攜帶的戰斧導彈從12枚增加到40枚,未來批次還將能發射下一代制導巡航導彈、搭載UUV和其他進攻性武器。

“哥倫比亞”號舉行首塊鋼板切割儀式

俄“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首艇完成國家試驗,成功發射魚雷擊中水面和水下目標,並首次成功試射“布拉瓦”RSM-56洲際彈道導彈。“亞森”-M級攻擊型核潛艇將在2020年首次試射“鋯石”高超聲速巡航導彈,速度可達9馬赫,射程超過1000千米。“基洛”級改進型常規潛艇首艇3月28日下水,後續2艘11月同時開工建造,武器、雷達、聲納和資訊管理系統都將得到改進,噪聲水平大幅降低。

俄“北風之神-A”級首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印度海軍以10年30億美元的價格從俄租借第三艘“阿庫拉”改進型攻擊型核潛艇,同時計劃與俄合作新建6艘AIP潛艇,可能採用“阿穆爾”-1650型設計,10年後開始服役。南韓10月啟動第二批9艘“張保皋III”級潛艇設計建造,將配備鋰電池提升續航力和航速,垂直髮射單元增至10個。同時考慮基於該級艇開發核動力潛艇,2031年完成建造。日本最後一艘也是第12艘“蒼龍”級潛艇11月6日下水,成為其第2艘配備鋰電池的潛艇。

南韓“張保皋III”級(KSS-III)柴電潛艇

二是航母方面,美英新航母進行實戰化測試,印日積極推進中國產化航母發展。美國海軍10月宣佈“福特”號完成試航後可用性維修,解決了推進裝置問題。為該航母研製的艦艇自防禦系統首次利用“雙波段雷達”實現雙目標同時交戰,但目前其僅有3部先進武器升降機通過驗證,正式交付時間將進一步推遲。為應對費用不斷上漲的問題,美國國會批准了CVN 80和CVN 81雙航母採購計劃,將節省20多億美元。俄羅斯國防部啟動新一代航母戰術技術任務書的制定工作,確定採用核動力。“庫茲涅佐夫”號12月12日在進行維修時發生火災,受傷人數至少已達10人。

英國重回雙航母時代。“伊麗莎白女王”號5月開始終輪海試,攜帶美英F-35B戰鬥機進行了首次實戰化訓練,將於2021年實現編隊部署。“威爾士親王”號12月10日交付,預計2020年完成測試。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於3月5日開始了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軍事部署,其航母戰鬥群首次參與了國際合作演習。

“伊麗莎白女王”號攜帶美英F-35B進行首次實戰化訓練

印度與英國建立“航母能力夥伴關係”,欲參照“伊麗莎白女王”級設計圖發展第二艘中國產航母,傾向於採用常規動力、裝備F-35C常規起降型艦載機。日本全力推進“出雲”號搭載F-35B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不僅在2020財年國防預算中提出採購6架F-35B,而且還積極推動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在“出雲”號上使用,以提前具備搭載F-35B的能力。

三是水面主戰艦艇方面,更新換代與升級改造平穩推進,下一代平臺設計建造程序加快。3月8日,“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開始首次“作業航行”,期間進行了戰鬥系統測試和其他交付後試驗,將於2020年實現完全作戰能力。其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仍在尋求炮彈解決方案,候選包括“超高速制導炮彈”和“神劍”制導炮彈等。6月18日,美國海軍透露下一代大型水面戰艦專案將在2025財年授出合同,其在設計上將相對貼近“朱姆沃爾特”級。

美國近海戰鬥艦艦載武器系統日趨成熟,“海軍打擊導彈”的效能得到進一步驗證、首部AN/SPS-80有源相控陣多功能雷達裝備上艦,反水雷任務包也即將具備初始作戰能力。6月20日,美國海軍釋出了下一代導彈護衛艦FFG(X)的最終招標書,旨在建造一級具備高階作戰能力的小型水面艦。

美國近海戰鬥艦安裝“海軍打擊導彈”系統

英國海軍9月宣佈,“箭頭140”將成為31型護衛艦的設計方案。該型艦共計劃建造5艘,首艦2021年開工,計劃2023年完工。排水量5700噸,裝備垂直髮射系統。法國下一代水面戰艦——干預防禦護衛艦10月切割鋼板,共將建造5艘,首艦計劃2023年末交付,2025年服役。

俄羅斯海軍正在對1155型大型反潛艦(即“無畏”級驅逐艦)進行升級改造,包括加裝“俱樂部”和Kh-35巡航導彈等,使其變身多用途艦艇,可攻擊水面和地面目標。此外,“轟鳴”號輕護艦將裝備最先進的3M-22“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導彈;22350M改進型護衛艦也將接受升級,未來可攜帶多達48枚“俱樂部”巡航導彈。

俄羅斯海軍“轟鳴”號輕護艦將裝備“鋯石”高超聲速導彈

南韓10月開始建造第二批“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其“獨島”級兩棲攻擊艦2號艦於5月開始進行海試,新一代兩棲攻擊艦LPX-II的設計工作也已正式啟動,將於2030年代服役,很可能會搭載F-35B。義大利“第裡雅斯特”號兩棲攻擊艦5月下水,將在完成海試後於2022年交付。

四是航空裝備方面,新一代戰鬥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各國積極換裝先進平臺。2月28日,美海軍宣佈F-35C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但預計2021年前不會部署首個作戰中隊,還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修改以適應作戰部署。9月9日,首架完成適應性改裝的E-2D“先進鷹眼”預警機正式服役,該型機計劃在2020財年實現空中加油初始作戰能力,未來所有同型機均將加裝空中加油系統。諾•格公司5月31日宣佈,已向日本軍方交付了首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其將在陸上基地執行,並被升級為可攜帶額外燃料。

F-35C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9月13日,印度海軍LCA戰鬥機完成首次陸上阻攔試驗,標誌著已做好在航母上進行阻攔試驗的準備。6月,印度國防部批准海軍採購10架P-8I海上多工飛機,預計2020年初簽署合同,首架2023年交付。

五是無人平臺方面,大型化成為發展趨勢,無人艦隊將擔負更多作戰職能。美國海軍釋出首批大型無人水面艇需求提案,計劃在2024財年前每年採購2艘大型無人艇,共計10艘。其艇長將達61~91米,接近小型水面戰艦,排水量約2000噸,能攜帶模組化負載實現不同作戰功能。2月13日,波音公司獲得價值4300萬美元的合同,為美國海軍建造四艘“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

美國海軍釋出大型無人水面艇徵求建議書

俄羅斯2月初宣佈“海神”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成功完成水下測試,開始進行工廠試驗,用於攜帶它的特種潛艇於4月下水,將在2020年開始海試。英國4月16日宣佈將以250萬英鎊資助超大型水下無人潛航器研發,要求在第一年實現能夠在水下自主航行3000英里、部署3個月的設計方案。

俄羅斯首艘搭載“海神”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特種潛艇下水

縱觀2019年世界海軍武器裝備建設發展及其總體呈現出的特點,給予我們如下啟示:

一是世界海軍裝備規模總體保持穩定,重點加強裝備體系薄弱環節。2019年主要國家海軍潛艇和水面艦艇的數量基本保持穩定,但同時也在針對各自裝備體系的薄弱環節集中發力。例如,美國加快推進近海戰鬥艦服役和艦載武器測試,彌補護衛艦力量的不足;英國兩艘新航母同時進行海上試驗,擺脫長期以來無航母可用的困境;日本積極推進“出雲”號航母化程序,應對周邊國家航母力量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印度3艘虎鯊級潛艇同時建造,謀求水下力量的發展壯大。

二是海軍裝備的靈活性和殺傷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19年主要國家海軍繼續推進艦艇更新換代和下一代平臺研製,總的來看潛艇注重提升續航力和航速、提高負載靈活性和艇載武器威力,水面艦艇注重多用途能力和資訊化網路化水平的提升,航空裝備註重在傳統任務之外增加電子戰或空中加油能力。作戰平臺的多用途化、武器的高超音速化,以及由此帶來海軍裝備運用的靈活性和攻擊能力的大幅提升,正成為越來越多的海軍追逐的目標。

三是新型高科技武器裝備研製週期長、採辦費用高,仍是影響海軍裝備建設的主要風險之一。印度第二艘中國產航母因造價過高遭到國防部拒絕,即使排水量由65000噸降至50000噸,仍未能獲得支援;美國“福特”號航母、“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雖已服役多年仍未達到預定能力,艦載武器和配套系統試驗問題不斷;F-35C經過8年的漫長測試才達到初始作戰能力,首個作戰中隊預計到2021年後才能部署。這些都充分顯示了高科技武器存在巨大的技術風險,容易出現費用超支、週期拖延等問題,始終都是海軍裝備建設應該重點考慮的方面。

四是基於成熟型號改進設計成為多國海軍發展新裝備的共同選擇。2019年俄羅斯“北風之神”改進型戰略核潛艇首艇完成國家試驗,南韓計劃以“張保皋III”型常規潛艇為基礎改進發展核潛艇,印度欲購買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設計圖紙用於發展第二艘中國產航母。改進和升級一直是海軍裝備技術發展進步的重要途徑,在2019年成為更多國家發展新型裝備時的選擇。以成熟型號為基礎,有利於充分利用已有設施和經驗,在保持相對穩定的裝備發展路線的同時,縮短技術創新的時間,降低研製風險和費用。

五是利益相關國家裝備通用化程度不斷提高,開始從互通互聯互操作向互換髮展。美英法日印等國近年來經常在聯合演習中進行艦艇和武器的互動操作演練,特別是艦載機在雙方航母上交叉起降的訓練經常進行。2019年這種關係向更深的層次發展,例如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在首次艦機實戰化試航中,搭載的艦載機聯隊由來自英國和美國的F-35B聯合組成,日本積極爭取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在“出雲”號上進行演練等。據報道英國海軍正計劃將“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設計為可與美國海軍互換的戰艦,未來可組建美英聯合航母打擊群,使雙方航母及艦載機不僅具備互用性,而且具備互換性。

六是無人平臺呈現明顯的大型化趨勢,任務範圍將大幅擴充套件。世界強國海軍近年來對於組建無人艦隊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從2019年來看,美英都在加快發展超大型無人潛航器,俄羅斯也在推進“海神”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測試,美國還計劃在2024年前採購10艘長達61米-91米的超大型無人水面艇。無人水面平臺的大型化意味著將能搭載更多樣化的任務載荷,攜帶更多的感測器和武器,承擔從情報蒐集到反潛、反艦、防空等多種任務的能力,其發展動向值得引起高度的關注。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為什麼有核潛艇卻沒有核飛機?不是沒想過,而是造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