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羅斯軍工企業可以說是噩耗不斷,唯一的航空母艦剛剛著火被燒了近600平米,隨後最先進的蘇-57隱形戰鬥機也出現了首次墜毀的事故。由於這架蘇-57正是俄羅斯將要在27日交付給軍方的第一架量產型戰鬥機,事件將直接影響俄羅斯軍方列裝五代機的進度,更為嚴重的是造成此次墜機的原因涉及最核心的載機控制系統和新型發動機。有俄羅斯媒體曝光稱,此架飛機在試飛時還買了商業保險,墜機的“背鍋者”變成了保險公司,進一步證明了俄軍工方面出現的嚴重的系統性問題。
俄羅斯軍工生產效率低下
在蘇-57墜毀3天之後,俄羅斯就公佈了飛機出事的原因,與成功彈射逃生的飛行無關,而是與該架飛機測試的新型發動機和機載控制系統相關。飛行員在試飛40分鐘之後就向地面報告戰機失去了控制,飛行員在採取了一切措施對飛行機進行了控制無效後墜毀。有訊息稱,飛機的飛控系統是由尾翼出問題導致的,俄羅斯軍工還要進一步分析原因。
由於飛控系統和發動機都關係著戰鬥機未來的使用安全,這架飛機又是第一架量產型蘇-57,俄羅斯空天軍裝備蘇-57的計劃都要因此而推遲。俄羅斯空天軍在事故後已經進行了“摔鍋”,表示這架飛機的產權歸俄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所有。俄羅斯媒體在報道時一改蘇-57的稱號,仍稱這架已經量產的飛機是T50。實際上,目前所有的T50都是試飛中的原型機,根本不可能進入空天軍服役,但此前俄羅斯媒體已經都把T-50改叫了蘇-57。俄羅斯媒體這個小動作也是想向世界證明這型飛機仍然在試飛階段,出事算是比較正常,害怕影響到蘇-57的國際軍售前景。
蘇-57製造工藝粗造
另一個奇葩是該架飛機竟然被俄羅斯軍工企業買了商業保險。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第一架量產型蘇-57被提前買了商業保險,而且保額很高,也就是說這次墜機故事的真正“背鍋”者變成了保險公司。看上去好像俄羅斯軍工企業沒有受到多大損失,實際上證明俄軍工企業對進入量產的蘇-57並不那麼自信,而且給有人駕駛的戰機買保險也開了航空軍工企業的先河。
對蘇-57來說,更大的麻煩可能是除了俄羅斯空天軍之外根本打不開國際市場,這將讓俄羅斯在未來失去國際軍火市場隱形戰機領域的競爭力。此前只有印度參與過T-50專案,後來發現不太靠譜就果斷退出了,後來印度又有再度參與的跡象,但此次事故之後很可能就要泡湯了。而只依賴俄羅斯空天軍的76架採購量將會讓蘇-57的成本過於昂貴,變成一款發展失敗的五代機。
T-50已經變成了蘇-57
俄羅斯空天軍不得不採購蘇-57,但此次故事之後就完全有理由讓軍工企業解決根本問題,這個週期就會很長。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俄羅斯計劃在2028年完成76架蘇-57的交付泡湯,按計劃俄羅斯在2020年只能接收這一架已經墜毀的蘇-57,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生產一型新型戰機的效率之慢令人驚歎。
在蘇-57墜毀之後,目前全世界已有的五代機除了殲-20之外都有了墜毀記錄。美軍F-22已經墜毀了4架,F-35也墜毀了兩架,俄羅斯媒體認為此次墜毀事故並不會影響到俄羅斯蘇-57專案的整體進度。實際上,美軍戰機的墜毀的確不會影響飛機的進度,因為美軍戰機的研發資金投入和採購量都很大,抗風險能力也強。俄羅斯蘇-57不同,在開啟國際市場之前,僅有的76架訂單的五代機是很脆弱的存在。而俄羅斯軍工企業為蘇-57買保險的行為充分證明俄羅斯軍工在整體管理和人員素質方面出現了系統性問題。聯想到俄羅斯工程師近日花了1800元從阿里巴巴海淘的一臺3D印表機來解決零部件製造問題,說明俄羅斯軍工企業在利用新技術方面也全面落後了。
總之,筆者並不看好蘇-57這個專案,俄羅斯軍工在製造戰機的巔峰之作很可能就是蘇-35,我們未來也根本不可能再會引進蘇-57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