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8年7月,在美國、英國先後出兵侵略黎巴嫩、約旦之際,臺灣國民黨當局在美國支援下,企圖此形勢,開始“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

1958年7月17日,蔣介石下令其陸、海、空軍處於特別戒備狀態。國民黨軍開始連日組織軍事演習,出動飛機對大陸沿簿地區進行偵察挑釁,一些高階將領到金門、馬祖活動,金門島上的炮兵還轟擊福建沿海村鎮。

針對此,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迅速作出了加強東南沿海軍事鬥爭的決策,指示空軍和地面炮兵立即行動,空軍轉場入閩越快越好,地面炮兵和海岸炮兵封鎖金門及其海上航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海軍、空軍、炮兵及福州軍區迅即調動部隊,調整部署。至8月中旬,福建前線部署了地面炮兵36個營、海岸炮兵6個連共450餘門火炮,海軍高速炮艇4箇中隊、魚雷快艇3個大隊、獵潛艇2個大隊共80餘艘艦艇,空、海軍航空兵9個團衛2個大隊、1箇中隊共200餘架飛機。從7月27日起空軍航空兵還進行了幾次空戰,擊落擊傷敵機10餘架,基本上奪取了制空權。

1958年8月23日,震驚世界的“金門炮戰”打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國民黨軍指揮機構、炮兵陣地、倉庫等重要軍事目標進行首次實掩大規模炮擊。此役炮擊持續2個多小時,斃傷守軍600餘人,擊傷大型貨輪1艘。

此次炮戰以日期為名,臺灣方面稱為“八二三”炮戰。而在歷史上將此次炮戰時間1958年8月23日至1958年10月5日這段炮戰高峰期,稱之為“第二次臺海危機”。而這場炮戰也成為世界軍事史上最長的以炮戰為主的戰爭,歷時二十一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突然打擊,不僅讓蔣介石的臺灣統治遭受到了重創,島內一片人心惶惶,而他的盟友,美國更是心急如焚。臺灣在當時,被美國視為在亞洲遏制共產主義的“橋頭堡”,在軍備和財力上都給予了最大支援。遭受了中共武裝力量的猛烈打擊,美國政府迅速做出了“威脅論”的判斷,美國軍方則積極策動起來,妄圖在失敗的北韓戰爭後,再度與中共一搏。

不過這次的交鋒預案,不再是如同過去在戰場上直面相對,而是更為陰冷與殘酷。美國軍方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計劃動用核武。這也是第二次企圖對中國使用核打擊。

其中的原委,在2008年4月30日,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公佈了12份冷戰期間的檔案原原本本的顯露了出來。解密檔案證明,在1958年8月解放軍炮轟金門期間,美國軍方高層擬使用核武器攻擊廈門。

12份檔案其中有兩份直指中共政府,它們分別是第十號檔案《5次國際危機中的美國空軍0958-1965)》和第十一號檔案《美國空軍在1958年臺海危機中的行動》。美國軍方準備用核武器攻擊中國大陸的計劃,在這兩個檔案中均有涉及。這批檔案被《華盛頓郵報》報道,而美國空軍對這批檔案的公開則保持了沉默。

當年,金門炮戰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東西方陣營的對峙趨於臨界期狀態。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小規模的軍事較量不斷,大陸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根據美中情局的情報判斷,大陸在結束了北韓戰爭後,經過休養生息,便會將因為“抗美援朝戰爭”被暫時擱置下來的“解放臺灣”再度放上議事日程,大陸武裝力量對臺灣的致命打擊必然將在段時間內發生。美國軍方鷹派代表,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內森.特文寧上將便力主首先對大陸使用核武器。同樣,在那個年代,與特文寧有相同看法的美軍官員人數很多,這與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美軍戰略中的地位密切相關。

美軍關島安德森基地一角

檔案指出:“ 8月中旬,戰略空軍指揮部命令關島的5架 B一47轟炸機處於警戒狀態,為前往廈門附近執行核攻擊做準備。戰略空軍指揮部通知下屬機構,一旦衝突升級,5架轟炸機將使用1萬噸到I. 5萬噸TNT 炸藥威力的戰術原子彈(當量與廣島原子彈相近) ,對廈門的機場進行空襲。"

但事實上,在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率先開始發動了金門炮戰後,美軍並沒有按照美空軍預設的戰爭計劃對大陸進行核打擊,這是為什麼呢?

從解密檔案解讀,是艾森豪威爾沒有批准這項“驚天動地”的作戰計劃。時任美海軍作戰部部長的阿里.伯克上將要位元文寧冷靜得多。他曾對美空軍菲爾特將軍說:“參謀長聯席會議堅持在大陸的敵對行動一開始就使用核武器,但總統可能不會同意。"

伯克上將的判斷並非沒有道理,自1958年3月31日起,蘇聯宣佈單方面停止任何型別的核武器的試驗,為取得外交上的主動權,美國必須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尤其是在政治敏感的臺海地區。

果然,在隨後的8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在白宮與高階幕僚們開會,他宣佈了他的決定“不在臺海地區使用核武器,並用常規武裝力量援助臺灣"。四天後,他派空軍混合打擊力量支援遠東,並再次告訴參謀長聯席會議:“即使金門被轟得底朝天,我們也不要急於使用核武器!"

由美國曆史學家伯納德.諾爾蒂在1968年撰寫的檔案中證實,美空軍庫特爾上將對艾森豪威爾不同意對大陸進行核打擊的做法深感失望,在得知空軍要在臺海打常規戰爭時,他把總統的決策稱為“災難"。他對空軍副參謀長說:“美國要麼使用最有效的武器(核武器),要麼別參與臺海衝突!”

解密檔案顯示,艾森豪威爾對其決策是這麼解釋的核武器有其固有的缺點,雖然能殺傷對手,但其輻射塵將對臺灣海峽地區造成極大的傷害。歷史學家們後來分析,其實更深的原因應該是,如果美國遭受到了“核報復”怎麼辦?顯然,當時的政府是無力對自己國家民眾和世界輿論交待的。從冷戰高峰期的國際形勢分析,艾森豪威爾擔心的可能正是當時東方陣營中兩個大國的盟友關係,中國和蘇聯,而蘇聯核力量的威懾也是美國坐立不安的原因。

【上圖為1960年當時參加八十一國共產黨工人黨會議的合影,此後中蘇分道揚鑣。左起依次為米高揚、劉少奇、赫魯曉夫、鄧小平、科茲洛夫、蘇斯洛夫、彭真】

今天的歷史程序已經知道,中蘇關係的裂痕的關鍵其實就是發生在1958年年底,且此次金門炮戰,中方作為國家主權內政,並未事先與蘇方通氣。可以說,中蘇關係“蜜月期雖臨近結束,但雙方的分歧尚未公開。而且,早於炮戰前的1958年7月31日,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問北京,這次訪問反而讓外界包括美國的情報分析都認為,“解放軍後來炮轟金門得到了蘇聯的支援"。

但就是這種虛虛實實的政治煙霧,讓美國人不得不出於謹慎的考慮,擱置了原先的“核打擊”預案,人間終止了一場“並未發生的慘劇”。儘管艾森豪威爾和美國軍方在早些時候已針對蘇聯的核武(假設蘇先發制人使用對美核打擊)制定了 “大規模報復戰略",但美國還是預判如果核戰爭爆發,打贏蘇聯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度量之後,艾森豪威爾放棄了美軍高層的“對中國進行核手術”的計劃。

而中國,美麗的廈門,也因此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躲過了滅頂之災。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科技城之星”運載火箭成功酒泉首飛,開啟綿陽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