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脫了毛的鳳凰不如雞",這話用在航空母艦身上也合適,沒有艦載機或者喪失起降能力的航母也就基本失去了作戰價值,處於任人宰割的境地。與很多海戰愛好者一樣,筆者也是《戰艦世界》玩家,估計很多窩窩屎玩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戰鬥中被對方航母虐得死去活來,到己方佔優的終局時刻,全地圖抓航母,而一旦航母被連點亮,就會被各種流星雨籠罩,特別是隱蔽能力強的驅逐艦甚至有直接深入敵後摸航母的機會,如果對方飛機沒有準備好,加速逼近炮擊或騎臉放雷都是可能的(當然,航母也有副炮,筆者的"瑞鳳"就曾用副炮擊沉1艘殘血驅逐,但這個概率很小)。此時,估計航母玩家多麼希望自己能有幾根大管子,自衛防身或做決死一搏。其實,在現實中航空母艦在早期發展階段,不乏配備大口徑艦炮的先例,具備一定的水面炮戰能力,下面就盤點下歷史上的"重炮航母"們。
■這艘"獨立"在打光了全部飛機後與敵方航母遭遇,此時它一定特希望自己能有幾門大口徑炮,這樣就不用選擇去撞了。
日本海軍"赤城"、"加賀"
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條約》簽訂後,決定將"赤城"、"加賀"號兩艘在建主力艦改建為航空母艦。主持設計的藤本喜久雄參照英式航母雙層甲板創造了別出新裁的三層飛行甲板,不過在其最初設計中沒有配置重型艦炮。在基礎方案確定後,一向與藤本不和的造艦大佬平賀讓橫插一腳,認為航母既然主要執行艦隊偵察和前期打擊任務,就應該加強艦炮火力,硬是要為兩艘大型航母配置大口徑艦炮。這個建議被海軍接受,迫使藤本修改設計。
■三段甲板狀態的"赤城"號與"長門"號戰列艦並排停靠,注意"赤城"號中層飛行甲板前端的200毫米雙聯裝主炮。
"赤城"、"加賀"號完工時配置了10門50倍徑三年式一號200毫米艦炮,該型艦炮是為新型巡洋艦設計的,後續型號口徑擴大為203毫米,成為日軍重巡的標準主炮。三年式一號艦炮發射的穿甲彈重量為110公斤,初速870米/秒,在25度仰角時的最大射程在22600~24000米之間,採用5度固定角度裝填,其射速為3~6發/分。值得一提的是,配置在雙聯裝炮塔內的200毫米艦炮理論上的最大仰角可達70度,能提供額外的防空能力,但實際上最大仰角僅有55度,加上射速緩慢,靠主炮防空就是一個笑話。
■三段甲板狀態的"加賀"號航母的正面照片,注意一座200毫米雙聯裝主炮指向右舷方向。
"赤城"、"加賀"號的主炮佈置方式頗為奇葩,6門炮配置在艦體後部兩舷的單裝炮廓內,每舷3門,4門炮配置在2座雙聯裝炮塔內,而炮塔並排安裝在中層飛行甲板前端左右兩側,這一佈局直接取消了藤本預想的從中層甲板直接起飛艦載機的能力。其實,平賀讓還打算在艦尾佈置3座雙聯裝炮塔,使主炮數量增至16門,但因為重量超出條約限制而作罷。依據上述佈局,"赤城"、"加賀"號可以在舷側集中5門主炮的火力,在艦首方向也可以4門主炮進行射擊,其火力勝過或相當於同期的輕巡洋艦,即便與重巡洋艦相遇也有一戰之力。不過,受到火炮射界的限制,真的與重巡交戰還是佔不到便宜的。而且,艦體後部炮廓的位置較低,受海況影響較大,實戰效能頗值得懷疑。
"赤城"、"加賀"號服役後,其三層飛行甲板設計被證明既複雜又不實用,於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進行了大改裝,變為單層直通式飛行甲板。此時藤本喜久雄已經因為"友鶴"事件而失勢,由平賀讓及其門生主持改裝設計。先行改裝的"加賀"號拆除中層飛行甲板的同時也去除了2座雙聯裝200毫米艦炮,但是迷信艦炮火力的平賀堅持在艦體前部增設4座舷側炮廓,每舷2座,將4門主炮又裝了回去,而後部主炮保持不變,全艦仍維持10門主炮的配置。後來"赤城"號改裝時,由於遭到海軍內部的反對,平賀才沒有堅持重灌前部主炮,但仍保留了艦體後部的6門主炮。於是,"赤城"、"加賀"就各自扛著6門和10門主炮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但直到1942年6月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它們的主炮沒有在實戰中發射過一發炮彈。
美國海軍列剋星敦級
在日本海軍打造重炮航母時,無獨有偶,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海軍也有同樣的想法,在根據《華盛頓條約》將2艘在建的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改裝為航母時,也將水面炮戰能力列入考慮範圍。當時,美國海軍認為艦載機並不是一種有效的進攻性武器,難以對水面艦艇尤其是大中型戰艦構成威脅,為了應對巡洋艦以下艦艇的攻擊,大型航母有必要配置重型艦炮火力。不過,其配置方式相比日本海軍要高明一些。
■美國海軍最早的三艘航母的全家福(自上而下):"列剋星敦"、"薩拉託加"和"蘭利"號,注意2艘列剋星敦級航母都配置了4座203毫米雙聯裝主炮。
列剋星敦級在最初設計建造時,裝備了8門55倍徑Mk 9型203毫米艦炮,該型艦炮是美國海軍條約型重巡洋艦的標準主炮,發射穿甲彈重量為118公斤,初速850米/秒,仰俯角度為-5~+41度,最大射程為29130米,採用9度固定角度裝填,射速3~4發/分。與"赤城"、"加賀"號不同,列剋星敦級從設計時就採用了大型直通式甲板和右舷艦島,其203毫米主炮也全部採用炮塔化,配置在4座雙聯裝炮塔內,以前二後二方式佈置在艦島上層建築前後,前後主炮群則採取揹負式佈局。
列剋星敦級的主炮佈局更接近於常規水面艦艇,相比日式航母的主炮佈局有明顯的優勢。首先,所有主炮被集中佈置在艦島前後的縱向軸線上,射界更為開闊,可以向兩舷發揚全部火力,雖然主炮數量上少於"赤城"、"加賀",但舷側齊射火力卻更勝一籌,對於炮戰更加有利;其次,主炮配置位置較高,不易受到海浪侵襲。不過,美軍航母的主炮佈局也存在弊端。首先,主炮在射擊時炮口爆風將影響甲板上的飛行作業,尤其是向左舷射擊時將破壞飛行甲板,自廢武功,除非遇到最後關頭,其射界優勢直接削減一半;再次,主炮位置較高導致上部重量增加,艦體重心上升,影響航行穩定性,同時艦炮射擊時更容易受到艦體搖擺的影響。
列剋星敦級的203毫米艦炮同樣保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但美國海軍意識到航母參與水面炮戰的機會微乎其微,於是在1942年初的改裝中將列剋星敦級的全部主炮拆除,並加裝更多的防空火炮,增加防空能力。
■1943年至1944年間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薩拉託加"號航母,其203毫米艦炮已經更換為4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
法國海軍"貝亞恩"號
在一戰後的歐洲國家海軍中,法國海軍也利用未成戰列艦改建航母開啟了自己的航母之路,法國人選擇了5艘諾曼底級戰列艦中完成度最低的"貝亞恩"號改建為航空母艦,因為其他各艦完成度較高而缺乏改裝的空間。
"貝亞恩"號從各個方面看都是一件試驗品,航速緩慢,載機量不超過40架,還有大量的艦炮武備和航母上罕見的魚雷發射管!"貝亞恩"號裝備了8門50倍徑Mod1921型155毫米艦炮用於水面炮戰,配置在艦體舷側前後的單裝炮廓內,分為四組,每舷兩組,每組2門,單舷齊射能力為4門炮。Mod1921型155毫米艦炮是同口徑的Mod1920型艦炮的改型,後者被訓練巡洋艦"聖女貞德"號和迪蓋·特魯安級輕巡洋艦選用為主炮。Mod1921型155毫米艦炮可發射56.5公斤半穿甲彈或59公斤高爆彈,初速850米/秒,仰俯角度為-5~+40度,最大射程26100米,射速3~5發/分。
就舷側火力而言,"貝亞恩"號弱於同期的輕巡洋艦(迪蓋·特魯安級有4座沿艦體中線佈置的雙聯裝主炮,而英國輕巡普遍裝備8門152毫米艦炮),加上射界有限,其炮戰能力並不值得期待。當然,在其整個服役生涯中也從來沒有遇到過驗證主炮火力的機會,該艦於1943年在美國接受改裝時,拆除了全部155毫米艦炮。
德國海軍齊柏林伯爵級
一戰戰敗後,曾經位居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被《凡爾賽和約》嚴重削弱,發展受限,在造艦技術方面出現斷層,對於新興的航母更是缺乏研究,加上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當德國海軍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重建時,在航母設計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從頭開始。幸運的是,德國的東方盟友日本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幫助,從而讓德國海軍獲得了接觸現代航母技術的機會。1935年,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派出一個代表團前往日本考察航母技術,而日本海軍"慷慨"地向德國人全面展示了改裝前的"赤城"號航母,卻沒有告知客人們他們即將對其進行大改裝。儘管如此,德國海軍還是大獲裨益,東方取經為德制航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仿效英式航母並汲取東方經驗的基礎上,德國海軍設計了齊柏林伯爵級航空母艦,該級艦雖然沒有受到三層甲板設計的毒害,但在武器配置上深受"赤城"號重火力風格的影響。德國設計師最初為齊柏林伯爵級配置了8門55倍徑SK C/28型150毫米艦炮,安裝在艦體前部和中後部的舷側單裝炮廓內,每舷4門,但軍方將數量加倍,增加到16門,配置在8座雙聯裝炮廓內,每舷4座,單舷火炮數量達到8門,基本達到同期輕巡洋艦的通常火力標準。SK C/28型150毫米艦炮是1934年列裝的新型艦炮,發射45.3公斤的穿甲彈時初速為875米/秒,仰俯角度為-10~+40度,最大射程23000米,固定裝填角度2.5度,射速6~8發/分。就大口徑艦炮數量而言,齊柏林伯爵級以16門主炮創造了航母發展史上的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海軍設計齊柏林伯爵級的20世紀30年代,美日等航母大國實際上已經拋棄了"重炮航母"的理念,而德國人依然我行我素,除了受到日本航母陳舊設計的影響外,還有其作戰理念的特殊性。雷德爾對未來海戰的設想始終圍繞破交作戰進行,因此德國海軍新造的大型戰艦從本質上都帶有破交艦的性質,齊柏林伯爵級也不例外,其初始定位就是"航空巡洋艦"或"航空襲擊艦",利用飛機擴大搜索範圍,在發現商船或敵方輕型艦艇時以強大的艦炮火力將其摧毀。不過,齊柏林伯爵級航母最終未能建成,發揮艦炮威力更加無從談起。
分析結論
以後世的眼光看,航空母艦上的大口徑艦炮完全是"聾子的耳朵",純屬擺設,因為航母的威力來源於其艦載機的高度機動性和超遠的打擊距離,這些是艦炮武備無法比擬的,而且在實戰中航母捲入水面戰鬥的情況進而被艦炮擊沉的例子也少之又少,在整個二戰中也只出現過兩次。但是,我們不能以此簡單地否定早期航母的重火力設計,畢竟當時的設計者們要受到舊有思維和技術條件的制約,也不能完全預見到航母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航母技術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段彎路。
日美等國在設計早期大型航母時選擇配置重型艦炮,主要出於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主流海軍思想對於航母這一新艦種的定位是輔助角色。在一戰結束後,大艦巨炮主義依然主宰著各國海軍的頭腦,戰列艦仍被視為絕對主力,而包括航母在內的其他艦種都處於輔助地位,比如日本海軍將航母作為主力決戰前實施漸減作戰的力量之一,主要任務是偵察美軍艦隊行動,壓制美軍航母,同時以航空攻擊干擾敵方行動,削弱敵方力量。在執行此類任務時,航母通常要前出到主力艦隊前方,有可能遭遇敵方前衛艦艇,因此有必要配置重型艦炮應對水面艦艇的威脅。
其次,早期艦載機的效能有限,不被視為有效的打擊力量,因此需要艦炮武備作為航母戰鬥力的補充。在20世紀20年代,航母艦載機還處於探索發育階段,以雙翼機為主,結構脆弱,飛行速度緩慢,航程也不遠,武器搭載能力也相對較差。儘管像米切爾那樣的航空先驅努力證明飛機可以擊沉艦船,但是普遍的觀點認為艦載飛機難以對艦船構成實質威脅,尤其是艦船處於機動狀態且配置防空武備的情況下,艦載機在當時更多地被視為偵察手段,而非攻擊武器。因此,無論從攻擊還是自衛考慮,航母都有必要在艦載機之外配置艦炮。
■停在"薩拉託加"號航母飛行甲板上的F4B戰鬥機,注意背景中的203毫米艦炮,攝於1934年5月。
最後,與海軍航空有關的作戰理念還處於萌芽階段,因此航空母艦的作戰方式還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雖然航空母艦的概念早在一戰前就誕生了,並在一戰期間逐步成為現實,但在一戰結束時還遠遠沒有形成以艦載機遠端攻擊為中心的作戰思想,各國海軍對於航母的戰術運用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只是將其當成一種能夠搭載飛機的特殊水面戰艦,而艦炮依然是海軍最重要的作戰武器,艦炮交戰仍是最主要的海戰方式,所以在航母上配置相當數量的重型艦炮,在必要時攻擊水面目標,應對敵方水面艦艇的威脅也是非常自然的選擇。
隨著艦載機效能的不斷進步,對於航母作用及其戰術運用的深入研究,各國海軍都意識到航母的威力在於艦載機,具有在艦炮火力之外打擊對手的超視距攻擊能力,很少會遭遇水面艦艇的攻擊,即使遇到水面戰的情況,也可以由周圍的護航艦艇提供保護。航母受到其特殊外形和結構的限制,即便是配置了重型艦炮,其作戰效能也不會很高。對於航母而言,最嚴重的威脅來自於敵方飛機的攻擊。因此,日美兩國海軍在後續設計的新型航母上都取消了重型艦炮,其艦炮武備以高射炮為主,最大口徑不超過127毫米。到了二戰之後,航母的自衛武器進一步演變為小口徑近防炮與點防禦防空導彈的結合,連口徑稍大的傳統高炮都已經絕跡了。
■2014年6月,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舷側的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進行射擊訓練,在火炮側面是"海麻雀"防空導彈的八聯裝發射箱。
傑米揚斯克,本是蘇德戰場上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1942年初,10萬德軍被圍於此,這是歷史上首次有如此大規模的德軍部隊被包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創造了人類空運史的奇蹟,首次對超過10萬人規模的部隊進行全面、長時間的空中補給。包圍圈裡的德軍官兵在惡劣得令人難以想象的自然環境中經受住了最殘酷的考驗,在最艱難的絕境中完成了對自身的救贖——他們頑強的抵抗了多達150萬蘇軍長達四個月的圍攻,最終在春暖花開之時迎來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