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如果說起蘇德戰爭,大家最先想起的,應該就是東線戰場上一幕幕坦克對決。畢竟二戰中最大的坦克戰,就爆發在蘇德戰場上。在戰爭中,蘇聯和德國投入了無數的坦克在戰場上相互廝殺,而重型坦克的對決則是這其中的重頭戲。那麼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蘇聯的IS-2重型坦克,誰才是能制霸戰場的優秀坦克呢?

一 、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坦克在德國被稱之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Sd Kfz 181) Tiger,正式名稱為Ⅵ號坦克。它的誕生是為了應對德軍在1941年下半年遭遇的T-34危機,因為在巴巴羅薩行動展開後,德軍發現自己現有的坦克,難以對蘇軍手上的T-34中型坦克造成威脅。

另一方面,蘇聯所裝備的KV系列重型坦克,也是戰場上非常有威脅的存在。若想要有效對抗這些蘇式坦克,德國除去升級現有坦克之外,也必須開發新的坦克。

而在這個過程裡,所誕生的就是六號坦克——虎式坦克,與此前的德國坦克相比,虎式坦克可謂完全顛覆了德國的坦克設計思路。在虎式坦克之前,德國坦克偏重於機動性,火力和防禦都較為薄弱。而虎式坦克則不同,它將設計的重點放在了火力與防護上。在機動性方面,虎I由於自身超過50噸的重量,導致機動力低下。但作為彌補,它的火力和防禦性都被大大提升。

虎式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厚度為100毫米、鑄造炮塔前方為120毫米、側面與後方的裝甲為80毫米、側面下方為60毫米,而上方與底部的裝甲為25毫米,後來炮塔上的頂部裝甲增加至40毫米。坦克多處裝甲呈現銳角且整體相當平直,這是因為其採用了壓延裝甲板而造成的。在炮塔側面因使用了筒狀構造而形成了曲面,當被炮彈擊中時能發揮不錯的防禦力。車體及炮塔上的裝甲並不使用鉚接,而是與同時期的德國坦克一樣使用高品質的焊接。

而在火力上,虎式坦克的主炮是88毫米Kwk 36L/56炮,這種56倍徑的坦克炮是專門為虎式坦克打造的,能夠發射PzGr39披帽穿甲彈、PzGr40鎢芯穿甲彈和高爆彈。PzGr39披帽穿甲彈是鋼芯穿甲彈,重達10.16公斤,初速810/秒,射程最大2000米時尚可穿透84毫米裝甲,在500米時可以穿透111毫米。而PzGr40鎢芯穿甲彈則重達7.5公斤,初速930/秒,2000米時可以穿透110毫米,500米時可以穿透156毫米。

而且該主炮的彈道非常低伸筆直,所配備瞄準器更為極度精確的蔡司TFZ9b瞄準器,能夠在記錄上為曾在1公里距離外連續5次命中大小為41釐米×46釐米的標靶,而德軍也多有在1.6公里上摧毀蘇軍坦克的記錄。當然,因為自身戰鬥全重為57噸,所以機動性非常低下,而且大多數橋樑都需要加固才能讓他們經過。同時因為自身負擔過大,所以需要儘可能的細緻維護才能保證正常運作。儘管如此,在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虎式坦克都是德軍活躍在一線的重型坦克。

二、IS-2重型坦克

而作為對虎式坦克的迴應,蘇軍也推出了IS系列重型坦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IS-2重型坦克。事實上,雖然在1942年下半年,就發現了虎式坦克的存在,但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之前,蘇軍一直都沒有遇到太多的虎式重型坦克。這就讓他們在庫爾斯克戰役裡吃了虧,大量的T-34坦克在戰鬥中被虎式坦克摧毀,如果不是庫爾斯克地區的蘇軍防禦十分紮實,那麼蘇軍的戰線可能已經被德軍摧毀並突破。

在經過庫爾斯克戰役的慘烈教訓後,蘇軍依靠通用坦克的產物KV-13中型坦克為基礎,開發了IS-1重型坦克。儘管原型車是作為中型坦克開發的,但IS-1卻具備有重型坦克的特質。它的戰鬥全重為44噸,車體結構採用了傾斜裝甲,正面裝甲最厚處有120毫米,可以有效的抵抗虎式坦克的攻擊,其所裝備的85毫米D-5T坦克炮也能對虎式坦克造成威脅。

然而經過實戰表明,這種重型坦克的效果非常有限。儘管它的防護可以承受虎式坦克的攻擊,但是火力卻不足以有效的擊毀虎式坦克。考慮再三,蘇聯軍方決定對IS-1重型坦克做出改進。一方面,他們開始限制裝備85毫米D-5T坦克炮的IS-1重型坦克的生產。

另一方面,準備為IS-1重型坦克換裝100毫米BS-3火炮或122毫米A-19火炮。儘管測試結果表明100毫米BS-3穿透力較122毫米A-19火炮要強一些,但考慮122毫米A-19火炮的數量充足,所以還是選擇了122毫米A-19火炮。

這種裝備了122毫米A-19火炮的IS-1重型坦克,就被稱之為IS-2重型坦克。其火炮能夠發射BR-47型穿甲彈和QF-471型榴彈,重量均在25公斤。發射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穿透122毫米的裝甲,而在500米上可穿透152毫米後的裝甲。

也就是說,在正常的交戰距離裡,它完全可以摧毀虎式坦克。唯一的問題是重達25公斤的炮彈過於沉重,即便採用彈藥分裝的方式,其射速也過於緩慢,每分鐘僅能發射兩發炮彈。

而在裝甲上,IS-2重型坦克採用了軋製鋼裝甲的焊接結構車體,炮塔則是裝甲鋼整體鑄造而成。正面裝甲為90至120毫米,側面為90至95毫米,車體後部為60毫米。而炮塔正面則厚達100至160毫米,側面為90毫米,頂部裝甲為30毫米。從紙面資料上看,IS-2重型坦克的防禦力相當出色,與虎式坦克相比也不差分毫。而其戰鬥全重為46噸,重量較低,結構也較為合理,所以機動性上要好一些。

三、虎式坦克和IS-2重型坦克的比較

德軍對於重型坦克的運用,通常是將其編組為獨立的重型坦克營,為各裝甲師提供破力量,也能在防禦時提供重型火力支援和對敵人實施阻擊。而相較之下,蘇軍將IS-2重型坦克編組為獨立的重型坦克團。

但是如果從實際的坦克數量來看,蘇聯的重型坦克團並不比那些德國重型坦克營好多少,每個重型坦克團僅有21輛IS-2重型坦克。雙方採取如此類似的編制,本質上是因為在蘇德戰場的高烈度下,德國和蘇聯的部隊滿程式設計度有限而導致的。

而實際的戰鬥比較上看,雙方均有互相擊毀對方的戰例。以德國王牌坦克車長,奧托·卡里烏斯為例子,在1944年7月22日的馬利納瓦村的戰鬥中,他所指揮的虎式坦克和另一輛虎式坦克,一起摧毀了17輛T-34中型坦克和6輛IS2-重型坦克。

而蘇軍王牌坦克手M·馬祖林,曾經指揮自己的IS-2重型坦克摧毀了21輛虎式坦克。因此就戰果而言,無法分出雙方的油料。

在裝甲師,雙方沒有任何差距,儘管虎式坦克要比IS-2重型坦克的裝甲薄弱一些,但更好的裝甲工藝彌補了這一點。而反過來說,IS-2重型坦克的傾斜裝甲,也補足了裝甲工藝上的差距。但從火力上來看,德國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Kwk 36L/56坦克炮,是要強於蘇聯的122毫米A-19坦克炮。

雖然從穿甲資料上看,122毫米A-19坦克炮要比88毫米Kwk 36L/56坦克炮,但雙方使用的標靶卻不對等,因為蘇聯的裝甲工藝比較粗糙,材質縫隙較大。而另一方面,德軍的PzGr39披帽穿甲彈、PzGr40鎢芯穿甲彈在初速上,都要比蘇聯的BR-47型穿甲彈高一些。

同時,炮彈的重量也是影響戰鬥力的因素。德國的PzGr39披帽穿甲彈重10.16公斤、PzGr40鎢芯穿甲彈重7.5公斤,而蘇聯的BR-47型穿甲彈卻重達25公斤。這就意味著雙方的射速十分不對等,在實戰中,虎式坦克往往可以在一分鐘之內打出5發以上的炮彈,而蘇軍只能打出兩發,過長的裝填時間大大影響了IS-2重型坦克的戰鬥效率。而且炮彈過於沉重,也飛速消耗著裝填手的體力,這就讓IS-2重型坦克的戰鬥效率進一步下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因為在IS-2坦克1944年投產,此時蘇聯生產能力已經大幅度恢復,遠遠超過德國。所以在戰場上,虎式坦克往往要面對複數的IS-2重型坦克的攻擊,而且IS-2重型坦克四周會有更多的T-34/85坦克。這就意味著,對方的整體戰鬥效率,要高於虎式坦克,因為虎式坦克的數量過少,不足以形成整體上對蘇軍的壓力。

同時,相比於虎式坦克,IS-2重型坦克因為重量較輕,所以機動性上要更為出色。而且因為更輕的重量,其對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的負擔也更小,所以坦克的可靠性也就大大上升。相比之下虎式坦克因為自身的重量過大,導致了發動機問題多多,在複雜地形和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大幅度下降。這也讓大量的虎式坦克,不是毀於戰損,而是因為故障不得不拋棄。

結語

綜合來看,如果從單車效能考慮,虎式坦克的效能要強於IS-2重型坦克。不過,戰爭畢竟不是騎士對決,而是大兵團作戰。所以在整體效能和對戰局進行通盤考慮的話,IS-2重型坦克無疑更符合戰場的需求。相比之下,虎式坦克就遠沒有IS-2重型坦克那樣優秀。

因此,IS-2重型坦克,在東線戰場上的整體表現更加優秀,依託自己可靠的效能和更多的數量,真正意義上的達成了制霸戰場。

參考文獻:《二戰中的蘇聯坦克》

《二戰兵器大比拼》

《虎式坦克1942-1945》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