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世界發展史上,20世紀是戰役發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人類的戰爭也由機械化逐漸走向高科技化、資訊化,作為戰爭的組成部分,戰爭也由陸地、海洋走向天空、太空,從有形戰場轉向無形空間,難以數計的會戰、空戰、海戰、登陸戰等構成了現代化戰爭的主旋律,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無數戰役後,有力地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現讓我們一同回顧一下世界近代史上曾發生過的十大經典戰役。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十: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抗美援朝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次以兩國之力打敗“聯合國軍”的戰爭,在抗美援朝中,最經典的為第二次戰役,第一次戰役結束後,“聯合國軍”不甘心失敗,很快就又集中了5個軍20餘萬兵力,分東西兩線發動總攻勢,妄圖挽回敗局,一戰結束戰爭,志願軍決定採取“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術,在運動中殲滅敵軍,當“聯合國軍”進至清江川以北地區時遭到志願軍的反擊,殲敵一部,並切斷其退路,隨後在中朝軍民的夾擊下,“聯合國軍”再次遭到重創,不得不向三八線以南全線撤退,志願軍乘勝追擊,隨即收復平壤,東線第9兵團在長津湖地區也發動反攻,對美3個師予以殲滅性打擊,相繼收復了咸興、元山、興南地區,志願軍在人民軍的配合下,奮戰40余天,殲滅“聯合國軍”3.6萬餘人,第二次戰役志願軍獲得全勝,此戰不但收復了三八線以北(襄陽除外)的全部地區,還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延安、甕津兩半島,迫使“聯合國軍”轉入防禦,從根本上扭轉了半島格局。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九: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是1990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軍發動的對伊拉克大規模武裝入侵的戰爭,其目的在於恢復科索沃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實則是對伊拉克的武裝入侵,在這次戰爭中,美軍首次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武器,採用陸、海、空、天、電全方位協同作戰的戰略體系,從大縱深迂迴包圍,到重點打擊,都極大顯示了現代化戰爭的優勢,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面戰役,對現代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都帶來眾多的啟示,有著非常重要的現代化戰爭影響力。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八:科索沃空襲戰

科索沃空襲戰是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的對南聯盟的空襲戰,期間,北約共出動飛機3.8萬架次,發射與投擲大約2.3萬枚炸彈和導彈,精確制導武器佔35%,科索沃空襲是一場極為經典的航空兵與導彈聯合打擊的一場戰役,是高科技技術對中低階技術的“非對稱作戰”的典型戰,以精確制導的方式對總統府、內務部總部電臺、電視臺、鐵路和橋樑進行進行精準打擊和摧毀,整個戰役以遠端和高空打擊為主,並主導了戰爭程序,是現代化戰爭的典範,最終北約以零戰鬥傷亡重創南斯拉夫,此戰對現代國際戰略格局和軍事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七: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美軍在二戰後期空襲日本本土後,日軍發起的一場奪取美軍基地中途島的海戰,為此,日軍出動了8艘航母戰鬥艦群在內的200餘艘各類艦船,由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指揮,由於戰前美軍破獲了日軍密電,致使日軍的作戰意圖被美軍所掌控,美軍在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上將的指揮下,在中途島附近隱蔽伏擊了日軍海軍,此戰,美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了日軍四艘重型主力航母,此戰過後,美軍徹底扭轉了太平洋戰局的格局,結束了日本海軍長期佔據海洋優勢的局面,使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逐漸喪失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局面。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六: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戰是二戰後期以英美兩國為主的九國盟軍先頭部隊搶佔諾曼底進而登陸法國的戰役,此戰計劃周密、規模巨集大,盟軍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並巧妙地利用了電子戰,登陸戰成功後,盟軍288萬人如潮水般湧入法國,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戰是二戰期間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登陸戰,也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戰,它的勝利宣告了歐洲戰場格局的轉變,加速了納粹德國的崩潰,同時也意味著納粹德軍從此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減輕了蘇德戰場上蘇軍的壓力,對蘇軍發起反攻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美軍也可以從歐洲戰場抽身,將主力投入太平洋戰場,對日軍全力作戰,加快了二戰的結束程序。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五:大不列顛空戰

大不列顛空戰是發生在1940年納粹德軍為入侵英國而發動的一場奪取制空權的大戰,以摧毀英國的防禦工事以及皇家空軍為目標,戰爭初期,納粹德軍出動3個航空隊、2669架戰機與轟炸機,而英軍只有1200架戰機與轟炸機,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雙方先後出動4000餘架次飛機,由於當時的英軍已經掌握了先進的雷達技術,使得納粹德軍始終未能取得制空權,大不列顛空戰也是整個二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也是飛機問世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四: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是二戰期間發生在北非地區的一場經典戰役,1942年7月,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計劃發起佔領埃及,進而控制蘇伊士運河的戰略企圖,前期盟軍失利,被德意聯軍幾乎趕離北非,後來英軍迅速集結8個旅在蒙哥馬利的率領下奮起抵抗,此時英軍已佔據主導優勢,空軍是德軍的5倍,坦克也是德軍的一倍,更要命的是,英國人又破譯了德軍密碼,詳細了解到德軍進攻的每一個細節,隆美爾孤注一擲的發動進攻,結果無異於自殺,最終隆美爾不顧希特勒嚴令死守的命令,從阿拉曼開始大撤退,此戰是非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戰後,標誌著盟軍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戰爭主動權落入英軍手中,軸心國在北非戰場開始出現戰略撤退。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三: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發生在中國的一場規模巨集大的戰爭,是蔣介石集團為防備我軍進攻南京而組織的一場防禦戰,蔣軍在淮海地區佈置了60萬重兵,後來隨著戰爭的激烈化,增至80萬,我軍投入60萬大軍,在粟裕等人的指揮下,採用“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的戰術,對國軍進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最後合圍的戰術,逐漸將杜聿明集團殲滅、壓縮在徐州地區,最終以少勝多全殲蔣軍,取得了全面勝利,淮海戰役是近代戰爭中發生在中國的最慘烈、殲敵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式樣最複雜的一場戰役,被寫進許多國家的軍事教材中,此戰過後,國軍主力消失殆盡,再無力與我軍抗衡,我軍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發生在1942年7月蘇德兩國之間的一場終極決戰,納粹德軍企圖佔領斯大林格勒,以切斷蘇軍的戰略補給線為目標,發動對蘇聯的一場戰役,前期德軍攻勢猛烈,蘇軍節節敗退,但頑強抵抗,遲滯了德軍的進攻速度,寒冷的冬季讓德軍防不勝防,德軍補給出現困難,士兵大量餓死、凍死,戰鬥力急速下降,11月,蘇軍裝備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喀秋莎火箭炮進行反攻,德軍損失慘重,最終不敵,被迫投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終結了德軍南方叢集一直以來的攻勢局面,也使得蘇軍與德軍總體力量發生了根本變化,也是二戰期間東部戰場的戰略轉折點,打破了納粹德國滅亡蘇聯、稱霸世界的野心,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也是世界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前後共有二百多萬人傷亡。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一:凡爾登-索姆河戰役

凡爾登戰役是1916年德軍對法軍戰略樞紐凡爾登發動的一次重點進攻,此戰也被稱為“陸戰之王”,德軍進攻凡爾登遭到英法聯軍的頑強抵抗,德法兩軍前線兵力為3:1,火炮對比7:1,為求勝利,雙方不斷加大兵力,最終雙方共投入153個師的兵力、1萬門各類火炮、1000架飛機參戰,最終英法聯軍以損失61.5萬人的代價取得慘勝,德軍損失65萬人,在這次戰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此戰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此戰也被稱為“絞肉機”,兩軍共有75萬人陣亡,戰後,德軍元氣大傷,戰爭開始向著有利於協約國的方向發展。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蘇聯將一戰機讓印度組裝大修,結果成寡婦製造者,今天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