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建泰沿線阻擊戰遺址紀念碑位於泰寧縣梅口鄉金湖懸索橋頭。1934年3月19日,泰寧縣城保衛戰失敗後,紅5軍團第34師從泰寧縣城撤出,按中革軍委命令繼續駐防建泰沿線,阻擊、遲滯向建寧壓迫前進的敵人,從4月22日到5月9日的20天裡,先後進行了李家坊、油店、弋口、梅口、挽舟嶺、橫路下等6場艱難的阻擊戰,給予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最為艱難的是梅口阻擊戰。梅口位於杉溪和濉溪的交匯口,是建寧、泰寧兩縣水陸交通的集散碼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駐守梅口的紅34師在當地蘇維埃政府和群眾的支援下,早巳沿河構築好陣地工事,嚴陣以待。4月26日,國民黨軍第88師264旅527團推進到梅口東岸的店上村,以榴彈炮的強大火力開路,掩護工兵營架設浮橋。堅守河灘的紅34師100、102兩團則集中輕重機槍火力封鎖河面。雙方相持終日,國民黨軍傷亡慘重,至晚6時才停止攻擊。4月27日,國民黨軍527團兩個營涉水強渡,渡過金溪,紅100團2營戰士立即展開肉搏戰,將該敵壓下河去,但其側翼被國民黨軍突破。國民黨軍搶佔河灘後,配合工兵營搶挖戰壕和架設浮橋,待後續部隊過河集結後才開始向紅軍縱深攻擊。下午3時,國民黨軍佔領梅口。紅34師退出梅口後,仍以紅102團扼守挽舟嶺高地,紅100、紅101團轉移到茜元、橫路下一帶繼續牽制和遲滯向建寧推進的國民黨軍。後終因敵眾我寡,雖經反覆肉搏拼殺,紅軍只得退出陣地,向建寧轉移。建泰沿線的阻擊戰鬥,紅軍共擊斃國民黨官兵150餘人,傷2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100餘支。紅軍也付出了較大傷亡,紅102團團長呂觀音、紅100團3營營長王得貴及300餘名戰士犧牲。2001年,為紀念建泰沿線阻擊戰,泰寧縣民政部門在梅口鄉金湖懸索橋頭立碑以作紀念。1980年,建泰沿線阻擊戰大部分遺址因池潭水電站大壩建成蓄水,而被淹沒湖底。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韓國:我造船第一,挪威:信你個鬼,26000噸軍艦連防火都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