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雖然20世紀30年代就已實現了空中加油,但對於戰鬥機而言,即使有再大的航程,沒有足夠的武器也是無法持續作戰的。在以機槍和機炮為主要武器的時代,這個問題表現的還不是很顯著,就算是蘇27的GSH301機炮,彈艙裡也有150發的備用炮彈,按照1500發/分的正常射速,可以進行6次1秒左右的點射。

殲10的空中加油

但導彈問世以後,雖然它的射程、威力和命中率遠非子彈和炮彈可比,但它的體積和重量也非兩者可比,造成導彈的掛載量太少,這在戰鬥機上表現的尤為明顯。中國殲10的典型外掛方案是四中二近,這還是不帶副油箱的情況,如果按照中距彈二打一的高命中率模式,殲10齊射兩次就要返航了(兩枚格鬥導彈用作返航時防身用)。

四代機由於武器內建,這種狀況更加嚴重,殲20作為最大起飛重量堪比蘇27的重型戰機,其航程和滯空時間非輕型的殲10可比,導彈掛載數量卻與後者一樣,打完必須返航,持續作戰能力受到很大影響。

殲20的掛彈配置

可能有人說,機炮不是還沒取消嗎?但在現代戰爭中它的作用越來越小,以機炮那點射程(一般為2000米),敵我雙方必須拉近到幾乎是臉貼臉才能用上,在特技飛行表演中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空戰中,這種概率幾乎為零,因而機炮在現代空戰中是備而幾乎不用的武器,聊勝於無。

迄今為止,所有戰鬥機補充彈藥都是在機場降落以後,由地勤人員完成加掛,再起飛迎敵。這一降一升,再加上往返的時間,使得作戰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戰時也無法保證機場是完好無損的。如果能夠象空中加油一樣,進行空中加彈,必然能夠極大增強戰鬥機的出動率。

空中加彈與空中加油一樣是用管子來輸送貨物的,只不過加彈管更為粗大,而且是硬管,管內有加彈機器人的伸縮式機械手推送導彈,這個推送行程越短越好。加彈管一頭有很大的保形整流罩與導彈掛架整體對接,導彈在整流罩內完成姿態調整和掛裝作業,整個加彈過程必須由專人全程監控,畢竟倒飭的可是超級易燃易爆品,而且加彈機的彈藥庫近在咫尺!如此看來,空中加彈更象是硬管空中加油的升級版。

三代機由於武器外掛,完成空中加彈相對容易,四代機需要開啟彈艙加彈,而且其腹部彈艙內掛點緊挨在一起,為空中加彈增加了很多變數。殲20可外接的格鬥導彈甚至不需要開啟彈艙即可加彈,但腹部彈艙加彈仍是一個難點。

如果能夠實現空中加彈,就相當於戰鬥機的出勤率增加了幾倍,可以進行持續的攻擊,不給敵方以喘息之機。這樣一來,戰鬥機的作戰時間僅僅受制於飛行員的生理極限,如果無人戰鬥機投入實戰,那麼只要空中的油彈供應到位,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總之,在各種空基新概念武器遲遲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成熟可靠的導彈還是要繼續用下去,空中加彈雖然聽上去匪夷所思,但它同脈動式生產線一樣,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卻可以在短期內極大提升空戰能力,只要有科學、嚴謹的驗證,還是值得一試的!

最新評論
  • 1 #

    無人機載彈,和戰鬥機對接,這個腦洞怎麼樣?有人提出未來空戰模式,可能是一架有人的長機,搭配一堆無人的僚機。戰時無人僚機執行突前的危險任務,必要時甚至可以擋槍,長機儘量保持相對安全的指揮位置。那麼是否也可以讓無人機將備用彈藥,特別是自衛用的彈藥在必要的時候加給長機呢?就如同現在我們演練的互相加油的方式。

  • 2 #

    沒有技術含量?這種事情沒有哪個國家實驗成功了,要是很好弄早就弄了,戰機空手去中途掛蛋不是喜滋滋?就能做到航程和多載彈兼得了,這個絕對比空中加油難得多,非常危險

  • 3 #

    這個可以有的,美帝早先時候一直摔飛機,可能與這有關係,我們也可以去試一下

  • 4 #

    以色列最早進行過嘗試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又來南海宣揚“航行自由”,我艦出現不遠處,美艦長:感受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