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蘇聯勢力的全球化擴張,讓其決定在各海區保持長期存在。雖有古巴導彈危機的尷尬收場,卻也看到美國陷入越戰泥潭和英法殖民體系的衰退。因此,大規模擴編的遠海攻擊力量,就成為當時的發展重心。
這其中既有大量服役的新式導彈巡洋艦,也有造型詭異的半吊子航母,以及最為誇張的圖142反潛巡邏機。
北極星潛射導彈的服役 讓蘇聯當局芒刺在背
早在1960年,美國海軍成功研發了北極星潛射核彈道導彈。由於其射程高到1800公里,足以在遠距離內輻射蘇聯境內的大部分重要目標。更要命的是,發射北極星的潛艇不需要像過去那樣浮出水面,也就因此更難被迅速發現和預防。為此蘇聯方面的方案,就是擴張性的發展海外基地。整個過程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才構成了一個可以輻射全球主要水域的軍事網路。但彼此間的空隙,始終需要有機動兵力保持巡弋。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就立刻提上議事日程。
蘇聯鼎盛時期的海外基地分佈
當時的蘇聯海軍,主要的攻擊手段就是岸基航空兵機群。其中既有伊爾28這樣的末代魚雷轟炸機,也有效能中規中矩的圖16中型轟炸機,以及具有洲際作戰能力的圖95戰略轟炸機。但這些飛機全以大中型水面艦艇為假想敵,並不適合執行反潛任務。真正負此重任的武器,只有稀疏平常的伊爾38。迫於無奈,紅海軍便將航程最遠的圖95作為平臺,發展出堪稱奇葩的圖142。
為了適應新的作戰環境,圖142的機體比起原型進一步拉長,並保留了尾部的23mm雙聯機炮。但在其他武器方面,還是有巨大的革新。不僅換上了功率更大的搜尋雷達、熱成像儀,還必須有專門的磁異常探測器。儘管單個裝置的效能遠不如西方同期產品,卻也是蘇聯首次嘗試將其整合到一起。到1971年時,首批測試完成的圖142開始進入紅海軍航空兵服役。為應付重量增加問題,設計師還為其更換了起落架,一次性按上12個輪胎。
圖142的駕駛艙視角與12輪起落架
由於以戰略轟炸機為底子,圖142在航程和續航能力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高達6500公里的航程,足以覆蓋大片遠海區域。120000米的飛行高度,又讓許多北約國家的艦載機無法從容攔截。加上其在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之外,還能整合同期的大部分重型反艦導彈,足以成為獨當一面的海空利器。除了搜尋和跟蹤敵軍核潛艇,還能配合圖95機群執行大規模反艦作戰,在編隊中充當開路先鋒。
經過空中加油的圖142 覆蓋範圍更加廣闊
因此,圖142不僅在本方演習中曾連續跟蹤潛艇高達3個多小時,還有過連續追查北約潛艇4個多小時的不錯記錄。在許多北約國家組織的大規模演習中,都有圖142的身影浮現。
蘇聯海軍也適時的將這些飛機分撒部署,安插在古巴、衣索比亞、葉門、安哥拉與雲南的基地。從而實現對加勒比海-西大西洋、紅海-亞丁灣和南海-太平洋水域的長期監控。鑑於蘇聯的主力艦隊會在戰時遭到層層堵截,這些遠端反潛巡邏機便成為阻礙美國海軍集中兵力的重要手段。
圖142幾乎被所有的北約艦載機攔截過
此外,蘇聯海軍的技術弱項,讓後方總部同前方核潛艇的通訊非常艱難。於是,蘇聯海軍又開發了專門用於通訊聯絡的圖142MR。其主要職責,就是在本方潛艇的活動區域上空飛行,作為前後方聯絡的移動中轉站。當然,在不執行此類任務的時候,也能完成日常的巡邏監視任務。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分散在全球各關鍵水域的巡邏機,才是蘇聯成為全球海權挑戰者的重要資本。而非那些隨時可能被堵在巴倫支海的水面鐵疙瘩。
圖142與美軍P3C巡邏機和B52轟炸機對比
在外銷市場上,圖142的碩大機體和保養難度,讓大部分蘇聯盟國都望而卻步。唯有身處印度洋中心位置的印度海軍,在80年代進行採購。起初,他們出於同樣的考慮,而只選擇了伊爾38執行反潛任務。最終,印度海軍還是狠下心來,在1984年購買了8架這種飛機。為此,他們不僅需要擴建海軍機場,還必須派遣更多人員完成相關培訓。
首架抵達印度果阿海軍機場的圖142
1988年,首批3架印度的圖142S巡邏機從黑海邊的克里米亞起飛,抵達印度西海岸的果阿海軍機場。讓印度終於擁有了覆蓋大面積水域的遠端巡邏能力。鑑於當時的印度海軍發展,已大體轉向了蘇聯模式。圖142的引進,也算是體系建設中的完美拼圖。不僅可以封鎖老對手巴基斯坦的海域,甚至能對波斯灣、紅海與迪戈加西亞島構成威懾。一旦確認威脅,就可以呼叫水面艦艇和其他岸基機群前來圍堵。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海軍,都很難承受這個級別的威懾。
印度海軍也同時使用圖142與伊爾38
不過,隨著前蘇聯解體與冷戰結束,圖142這類奢侈的武器也勢必受到影響。例如分得部分機群的烏克蘭,就沒有任何需要與動力進行維持。在9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全部拆解工作。印度海軍則將麾下機群逐步調往東海岸基地,從而表現其戰略重心已調整至馬六甲海峽附近。最終在2017年將全部成員退役,並用新銳的美製P8I進行替換。其中的1架圖142,還被改造成了博物館。
印度的最後1家圖142 成為了博物館
唯有缺乏戰略靈活性的俄羅斯海軍,還沒有任何的退役計劃或替代方案。畢竟,隨著大型水面艦艇力量的不斷消逝,他們對遠海的影響力也日漸下跌。偶爾出海的老舊航母和巡洋艦,經常要跨越重山萬水,才能在個別區域完成短暫相逢。其難度堪比日俄戰爭時代的第二太平洋艦隊。
圖142在今天的俄羅斯海軍中依然有很高地位
因此,圖142與圖95的繼續存在,就是俄羅斯海軍刷存在感的最後手段。其戰略意義,恰如核動力航母在美軍中的位置。至於任何連反潛巡邏機都整不好的海軍,根本沒資格被稱為全球海權挑戰者。
雖然我們不清楚圖142機群還能飛行多久,但許多國家的海軍或許還能在偶然抬頭時,聽到起巨大的噪音,目睹其碩大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