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成立。主要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分指揮機構、航空兵部隊組成。
1950年12月21日,由成立剛剛不到一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改編而成的志願軍空軍,派遣空軍第4師進駐安東(今丹東)基地進行實戰鍛鍊。我空軍在蘇聯軍事專家的指導下,秘密參與了實戰。
經歷了幾個月的實戰訓練後,我空軍取了一定的戰果,飛行員得到了鍛鍊。
在1951年3月,我志願軍成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聯合司令部。劉震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兼空聯司司令員,常乾坤任軍委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聯司副司令員。
司令員由劉震擔任(後聶鳳智),副司令員由朝鮮方面的王璉、中國方面的常乾坤(後段蘇權、成鈞)擔任。
政治委員周赤萍,參謀長沈啟賢(後何振亞、吳肅),副參謀長李如海(後謝斌、葉泰清),政治部主任王學武,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同年7月,志願軍空軍成立了轟炸指揮所和衝擊指揮所。
轟炸指揮所由聶鳳智為司令員。
衝擊指揮所司令員為徐德操,政治委員為吳富善,副司令員李闊(朝方),參謀長黃煒華。
中國空軍開始更多的參與到抗美援朝戰爭中來。
雖然相對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力量薄弱,飛行員缺乏實戰經驗,美軍飛行員大多經歷過二戰洗禮,而且很多都是王牌飛行員。
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充分發揮了敢於犧牲,敢於亮劍的精神,湧現了多位戰鬥英雄。
如後來的空軍中將劉玉堤、韓德彩,上將王海,首開擊落擊傷記錄的李漢,空戰之王趙寶桐,打佩刀的能手魯珉,空中神炮手羅滄海等戰鬥英雄。
他們或擊落,或俘虜了美軍多位王牌飛行員,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先後有10餘個殲擊機師(21餘個團)、2個轟炸機師出動作戰,共戰鬥出動2.6萬餘架次,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被擊落飛機231架、擊傷151架。
這些空軍的高階將領,基本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
劉震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常乾坤、聶鳳智、吳富善、周赤萍、成鈞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王璉後來成為朝鮮人民軍首任空軍司令員,被朝鮮授予上將軍銜。
沈啟賢、李世安、徐德操、黃煒華、何振亞、謝斌、段蘇權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李如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李闊後來擔任朝鮮航空部隊副司令,少將軍銜。
吳肅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王學武、葉泰清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在抗美援朝期間,為了便於指揮,先後成立了空軍第2軍和第3軍,在不同的戰役期間,他們多次更改建制,協助指揮作戰。
空軍第2軍,軍長王德貴,副軍長高厚良,副政治委員張百春,參謀長高厚良(兼),政治部主任李荊山,副參謀長黃魯。
空軍第3軍軍長曾國華,副軍長鄧東哲,副政治委員慄在山,參謀長蔡永,政治部主任邱子明。
曾國華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王德貴、高厚良、張百春、鄧東哲、慄在山、蔡永、邱子明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荊山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黃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