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環顧當今全球影視界,要論拍攝各類神劇的本事,能跟中國導演叫板的大概只有印度導演了。寶萊塢出品的戰爭題材或動作題材影片向來以超大尺度的誇張特效和違反客觀規律的動作設計而出名。如果只看影片簡介,2019年推出的印度戰爭影片《凱薩里》也頗有高能神劇之風範,本片講述了21名錫克士兵對抗上萬部族武裝最後全體戰死的故事,歷史上不乏以少敵多的戰例,但相差如此懸殊確屬罕見。然而,查了一下資料,筆者發現阿三還真沒吹牛,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場戰鬥,就是1897年9月12日的薩拉加希之戰。這場戰鬥對於中國人比較陌生,但在印度卻是家喻戶曉,可以比肩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溫泉關之戰,堪稱印度版斯巴達勇士。

為了更好地觀賞這部影片,筆者惡補了下相關的背景知識。薩拉加希之戰源於19世紀末英屬印度和阿富汗之間的邊境衝突,1897年9月,阿富汗部族武裝糾集萬人意圖進攻英軍的三座邊境堡壘:洛克哈特堡、古利斯坦堡和薩拉加希堡,其中薩拉加希只是一個小型堡壘,充當前兩座堡壘的訊號中轉站(傳遞訊號的方式是本片的一個亮點,賣個關子,下文詳表),守軍僅有21人,而洛堡和古堡的駐軍也不過百餘人。阿富汗人的計劃是先攻取薩拉加希,切斷兩堡聯絡,再各個擊破,在9月12日天黑前拿下全部目標。以如此龐大的兵力優勢,勝利似乎輕而易舉。然而,由伊沙爾·辛格中士指揮的薩拉加希守軍表現出異常頑強的鬥志,死死拖住進攻者八九個小時,21名錫克士兵最終全部陣亡,為援軍抵達爭取了時間,挫敗了阿富汗人的進攻。這場戰鬥被錫克人視為戰場神蹟,廣為傳頌,而現代印度也將此戰作為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的典範大力宣傳。

19世紀英國與阿富汗之間的戰爭即使對於國內軍史愛好者而言,也是相當冷門的,如果不是因為這部影片,薩拉加希之戰恐怕也鮮有人知曉。雖然《凱薩里》難免帶有印度特色主旋律影片的理想化色彩、誇張手法和歌舞元素,但還是讓筆者感覺耳目一新,尤其是片中對於當時英印陸軍錫克部隊的服裝和武器裝備的表現十分引人注目,其中有三件出場的裝備特別引起了筆者的濃厚興趣,在觀影后收集了資料略作研究,下面就分享一二。

殺敵神器:步槍

21人對抗上萬人,按照一般的邏輯,這些錫克士兵個個都是蘭博式的人物,人手一挺州長標配加特林機槍,以一當百。然而,這不是《第一滴血》和《終結者》,19世紀末也沒有能手持的火神炮。在《凱薩里》片中,殺傷力最強的武器是早期型馬克沁水冷式機槍,在影片開頭阿富汗人攻擊古利斯坦堡的戰鬥中漏過一臉,但是薩拉加希堡並沒有配備這等大殺器,守軍用於抵抗如潮敵軍的主要武器僅僅是步槍而已,還是裝一發打一發的老式步槍!

筆者對古典槍械不是很熟悉,最初沒能識別出具體型號,但這種步槍的操作方式和片中表現出的強大威力(頗為神化)還是令人側目的。與大家熟知的栓動步槍不同,錫克士兵手中的步槍沒有槍栓,而是通過槍托下方的彎型槓桿完成開膛動作,這與美國內戰時期出現的斯賓塞連發步槍相似,而且其裝彈方式也很獨特,由機匣上方將槍彈壓入槍膛,一次只能裝填一發。現在看來這種單發步槍早已過時,但片中頗為神奇,威力奇大,中者立斃,射程超遠,主角伊沙爾中士利用順風狙殺敵方劊子手,目測距離超過2000米!更有甚者,伊沙爾將單筒望遠鏡直接綁在槍身上充當狙擊步槍,將子彈直接射入敵方狙擊手的步槍槍膛內,導致目標槍毀人亡,估計很多現代步槍都打不出這樣的效果。

筆者按圖索驥,確定了這種步槍的身份,即英國馬蒂尼-亨利步槍,而它在歷史上確實是一款傳奇武器。馬蒂尼-亨利步槍是英國陸軍第一種專門研發的後膛裝填來複槍,自1871年列裝後,在英國陸軍及其殖民地軍隊中服役長達三十年,被廣泛應用於19世紀後半葉大英帝國的殖民征服戰爭。即便進入20世紀,馬蒂尼-亨利步槍仍被世界各地不同的武裝組織所使用,甚至在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中還出現在塔利班的軍火庫內,這樣算來其服役生涯超過130年!

馬蒂尼-亨利步槍雖然是英國陸軍的制式步槍,但它並非英國人發明的,其原型是美國槍械設計師亨利·皮博迪在1862年發明的一款採用起落式槍機的單發步槍,並申請了專利。1866年,居住在瑞士的奧地籍工程師弗里德里希·馮·馬蒂尼對皮博迪的步槍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堅固且射速更快。馬蒂尼攜帶新槍參加了1867年英國陸軍新型步槍選型,一舉中標,由皇家兵工廠批量製造,經過改進後於1871年7月正式列裝,以兩位設計師的姓氏命名為馬蒂尼-亨利步槍,在服役生涯中衍生出多種改型,同時也被土耳其和羅馬尼亞引進,最特別的是阿富汗當地的槍匠也大量仿製,甚至連原廠徽標也一併複製,當然品質與原裝貨存在差距。據估計,馬蒂尼-亨利步槍及其仿製品的產量可能高達100萬支!

馬蒂尼-亨利步槍空槍重3.83公斤,長1245毫米,槍管長度844毫米,最初的口徑為0.577英寸(14.66毫米),發射多種型別的金屬彈殼槍彈,槍口初速400米/秒,有效射程370米,最大射程1700米,射速達12發/分,而在訓練有素的士兵手中甚至可達20發/分。馬蒂尼-亨利步槍堅固耐用,動作可靠,威力精度頗佳,服役後深受英軍信任。不過,隨著更先進的彈倉式步槍的問世,單發裝填的馬蒂尼-亨利步槍於1889年停產,但是直到一戰結束才徹底從英軍中退役。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陸軍早在1888年就列裝了李-梅特福德彈倉式栓動步槍,逐步淘汰了馬蒂尼-亨利步槍,但是出於對殖民地部隊的防範,駐防印度西北邊境的錫克部隊依然使用停產的馬蒂尼-亨利步槍。不過,在薩拉加希之戰中,堡壘守衛者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這支老式步槍的威力,給予進攻者重大殺傷。

通訊神器:日光鏡

前文提到,薩拉加希堡是作為兩座堡壘之間的訊號中轉站存在的,其實洛克哈特堡和古利斯坦堡相距並不遠,但受到地形阻隔,無法相互看到,因此才在兩地之間的薩拉加希建立訊號站,協助傳遞訊息。在19世紀末無線電還屬於高精尖技術,英印陸軍邊防哨所也沒有裝備電臺電話這種先進通訊工具,但他們使用一種古老而有效的通訊媒介:日光,而各個堡壘之間用於通訊的工具就是日光訊號反射器。

相信很多朋友在兒時都玩過用鏡子或其他反光物反射Sunny晃人眼睛的把戲,而《凱薩里》片中登場的日光訊號反射器的工作原理與之相近,是通過轉動鏡面或遮擋光線發出閃光訊號,以達到傳遞資訊的目的。其實這種方法古已有之,現在也依然被廣泛採用,比如遇險時利用鏡子反光傳送求救訊號等等。近代作為通訊工具使用的日光訊號器是由德國數學家卡爾·高斯在1821年發明的,並在19世紀下半葉作為無線電普及之前一種非常有效的通訊器材被廣泛應用於軍事方面,一度是很多國家軍隊的制式裝備,英國和澳洲軍隊直到20世紀60年代仍將其列為標準裝備,在巴基斯坦軍隊中甚至使用到1975年。

日光反射訊號器的核心部件其實就是兩面鏡子,多為圓形,直徑在38毫米到305毫米之間,也有更大的尺寸,其具體形制有很多種,最普遍的是將兩面鏡子安裝在可旋轉的支座上,下設三腳架,其中一面為發信鏡,用於傳送閃光訊號,另一面為反光鏡,用於發信方背對太陽時將Sunny反射到發信鏡上。在使用時,利用訊號器上的準星對準受信方,轉動鏡面或利用遮光板間斷遮擋光線,按照摩爾斯碼傳送閃光訊號。受信方通過目視或望遠鏡識別訊號,進行解讀,從而實現訊息傳遞。

日光反射訊號器有很多優勢:首先,它不需要任何固定設施,攜帶便利,使用方便;其次,通訊保密性好,反射的光束很窄,發散範圍很小,方向性好,只有處在光束反射路線上才能接收到完整的資訊;最後,通訊距離遠,傳信速度快,根據光照條件、空氣透光度、鏡面尺寸、地球曲率、通訊地點相對高度等因素的影響,日光反射訊號器的最大通訊距離通常在32~80公里,而利用日光反射器完成通訊的最遠記錄是295公里,是1894年9月17日由美國陸軍通訊兵部隊創造的,而光的傳播速度也賦予了日光反射器高效的傳信速度。當然,日光反射訊號器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要有太陽,是不是想起《中國產凌凌漆》裡達文西的太陽能手電筒了?

在《凱薩里》表現的薩拉加希之戰中,日光反射訊號器是一件非常博人眼球的裝備。在薩拉加希堡堅守到最後的古穆赫列兵就是一位訊號兵,負責操作日光訊號器傳遞資訊,實際上關於這場戰鬥為數不多的現場資訊幾乎都是他通過閃光訊號傳送給相鄰堡壘的,而他發出的最後一條訊息是"請允許收起訊號器"。除了日光訊號器本身,片中古穆赫使用的收信解碼工具也很有看點。在接到資訊後,古穆赫從一個木盒裡依次取出帶有字母的活字,將其排列到一個長條木槽中,然後蘸上印泥,將資訊印在紙上,恰如現場版活字印刷,這個歷史細節的還原真的相當贊。

信仰神器:錫克環刃

《凱薩里》片中有一樣東西第一眼就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那就是錫克士兵那碩大頭巾上的金屬圓環。起初,筆者以為那只是一個頭飾而已,後來發現錫克士兵對圓環非常重視,就算取下掛在牆上也要雙手合十膜拜,到了影片最後高潮階段,這個圓環才顯出真實用途:主角伊沙爾中士右手緊握燒紅的長劍,左手握持圓環,與阿富汗人展開近身肉搏,而那個圓環外沿開有鋒刃,被擊中的人頓時皮開肉綻,鮮血橫流。原來這個圓環是一件近戰武器!

通過查閱資料,筆者得知這個圓環是印度次大陸特有的一種異形兵器環刃,英語稱為Chakram(查克拉姆),也稱為飛輪、輪刃、戰輪、圓月輪等,是不是很有詩意,卻是一件殺人利器。環刃據說起源於古印度教的法輪,是一種投擲武器,也可用於砍殺。典型的環刃是一個輕薄的金屬圓環,重量為150~500克,直徑10~30釐米,圓環外沿打磨得鋒利無比,吹毛立斷,在使用時將圓環套在手指或手腕上,旋轉後向目標丟擲,射程可達40~50米,據說在30米距離上可以切斷2釐米粗的竹子,在近距離的話其力道足以輕鬆削斷對手的手腳,威力相當可觀。當然,要想嫻熟使用此等利器也非易事,需要長久的訓練和高超的技巧。

環刃主要有三種形制,第一種是半環或大半環開刃,未開刃的部分作為手柄用於握持,可投可砍;第二種是360度開刃,但在圓環內側另有手柄可供握持;第三種是360度開刃又沒有手柄的形式,這種環刃無法赤手握持,主要用於投擲。那麼為什麼錫克士兵要將環刃佩戴在頭巾之上呢?這還要從錫克人的歷史談起。

錫克人是居住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區信奉錫克教的民族,具有深厚的尚武傳統。錫克男子以戰鬥為榮,自尊心極強,人人裹頭巾、蓄長鬚、帶鐵鐲、佩短劍,名字中都帶有"辛格",意為獅子,表明要像獅子一樣勇猛作戰。19世紀初,錫克人曾驅逐了阿富汗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了錫克帝國。1842年至1849年,英國通過兩次錫克戰爭征服了錫克帝國,這是印度次大陸上最後被英國吞併的邦國。在戰爭中,錫克戰士的英勇善戰令英軍印象深刻,此後開始大量招募錫克人進入殖民地部隊服役,錫克部隊和來自尼泊爾山區的廓爾喀部隊成為英屬印度陸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部分。

在錫克帝國的軍隊中有一支被稱為"無畏者"的精銳部隊,起初是作為錫克教領袖和宗教場所的護衛武裝,創建於17世紀末,其成員自幼從軍,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武藝高強,意志堅定,作戰勇猛,視死如歸,後來發展成為錫克帝國的軍事精英貴族。"無畏者"部隊在戰場上身穿藍衣,頭戴獨有的圓錐形尖頂頭巾,非常有辨識度,而且"無畏者"們熱衷於使用冷兵器進行近戰,最特殊的是他們會在尖頂頭巾上套上不同直徑的環刃,可以隨時取用,堪稱一個戴在頭上的武器庫,這副裝扮成為"無畏者"部隊的標誌。當然,隨著進入熱兵器時代,環刃的實戰價值大為降低,而英印陸軍的錫克士兵們將環刃戴在頭巾上,更多出於對前輩勇武傳統的緬懷,也是一種彰顯尚武精神的行為。

《凱薩里》片中錫克士兵頭上的環刃總體感覺更像是裝飾物,雖然最終男主角也將其當作近戰武器,但如果平日就把如此鋒利的凶器戴在頭上,會不會太危險了呢?而且,有資料記載,錫克戰士最偏愛使用第三種形制的環刃,而那種是無法握持的,所以伊沙爾中士最後使用環刃肉搏可能算是個小BUG吧。

最新評論
  • 1 #

    薩拉加西之戰中的二十一人都被追授軍團榮譽勳章,這在英軍軍史上也僅此一次。另外此戰能拖如此之久的主要原因是地形。該處易守難攻,二面為不可攀爬之懸崖,一面雖可攀爬,但由於能攀爬的面既小又陡,所以只能容少數人攀登,並且速度很慢,很少人就能防守(英軍事後的報告中分析,據該處遺留彈殼分析,側面只有2人防守)。而剩下正面是一條狹窄的山樑,只容2~3人並行。防守方就是步槍集火,都能給攻方以重創。還有一點是由於知道堡壘中守軍人數少,穆斯林一開始沒準備梯子等攻城器具,擠在門邊,被打了活靶。此外還有錫克族的尚武不畏死的精神和武器及指揮等原因這些次要因素。總之,這次戰鬥完完全全是一次由於準備不充分而遭遇攻擊失敗的典型。不過電影裡對細節描寫的真實性的確是國內神劇所比不了的。

  • 2 #

    3個人擊潰了一個炮兵團。“敵人被我三人包圍,不投降竟然還敢反抗”

  • 3 #

    看劇的時候仔細看敵軍的槍,李恩菲爾德都出現了

  • 4 #

    真厲害,為啥卻被中國軍隊打得啊啊叫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捷報!戰鬥力爆表的新一代梟龍誕生,有實力擊敗蘇-30MKI和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