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的機械化水平,尤其是日本炮兵部隊的機械化水平,不僅遠遠低於當時的美國、德國和蘇聯等機械化作戰強國,甚至和德國在東線戰場的僕從國軍隊相比,也處於較低的水平。

二戰日本炮兵的機械化水平不高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一系列的原因都有關,首先是日本列島本身的資源有限,因此耗費鋼鐵資源較大的機械化炮兵部隊並不是當時日軍炮兵建設的主流。其次是日軍本身作戰理念的影響,雖然日本也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一戰中參戰較多的主要是日本海軍,而不是日本陸軍,導致日軍沒有及時認識到建設機械化炮兵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中,參戰的歐美各國都逐漸體會到了機械化炮兵對比傳統炮兵部隊存在巨大的優勢。一些行動比較快的國家,如當時的法國,直接在一戰就開始研製自行火炮,建設自己的機械化炮兵部隊。而當時遠在東方的日本陸軍,卻未能及時體會到這種變化。

一戰時法國研製並裝備的自行火炮

蘇聯和日本在諾門坎之間爆發的衝突,是刺激日軍建設機械化炮兵部隊的直接原因。在諾門坎衝突中,蘇軍的火炮在射程上普遍比日軍火炮射程高2公里-3公里,這導致日軍炮兵部隊需要冒著蘇軍火炮前進相當長一段距離,才能夠發動反擊,機動作戰困難,作戰效率較低。

在諾門坎衝突結束之後,日本方面在1939年9月份就召開了對諾門坎衝突的反思會議。在會議上,日軍認為日軍炮兵部隊在諾門坎衝突中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炮兵作戰理念和炮兵作戰裝備都偏落後,並在會議上就接下來日本炮兵的建設提了三條重要提議:1、需要強化炮兵火力,特別是需要加強大口徑火炮和遠端火炮的建設;2、需要建設能夠對敵炮兵陣地後方和側翼進行快速打擊的裝甲機動力量;3、加強炮兵與前線作戰單位的情報溝通和通訊能力。

諾門坎衝突被蘇軍繳獲的日本牽引式火炮

在這次會議上制定的這三條關於日軍炮兵部隊建設的重要提議,揭開了日軍機械化炮兵部隊的建設序幕,日本開始正式研究建設機械化炮兵所需要的各種裝備。

日軍的機械化炮兵裝備主要由自行火炮和炮戰車兩種構成,日軍的“自行火炮”實際上就是直接將牽引式火炮裝上坦克底盤改造而成的,和二戰初期德國的“野牛”自行火炮相似。而“炮戰車”除了使用大口徑的榴彈炮之外,其他部分與常規坦克並無差異。

在日軍炮兵部隊的作戰構想中,自行火炮主要用來為前方部隊提供炮火支援,或者和敵人的炮兵部隊進行火炮對射。而炮戰車的定位和蘇聯、德國在二戰時的自行反坦克炮相同,主要負責摧毀敵人的坦克等裝甲作戰車輛,本文主要為各位讀者介紹日軍的自行火炮部分。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日本自行火炮的探路之作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日軍97式中型坦克和90式75毫米野戰炮的結合體,是日本炮兵正式裝備的第一型自行火炮。1式75毫米自行火炮在1941年就已經完成了樣車製造,但是由於日本陸軍的測試和改進時間比較久,一直到1943年,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才正式裝備日軍的炮兵部隊。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

90式75毫米野戰炮本身屬於牽引式火炮,並不適合車載改裝。為了能夠讓90式75毫米野戰炮順利上車,設計師強化了該炮的炮口制退器、縮小了閉鎖機的結構,使得該炮的後坐距離減短,能夠在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盤上正常使用。

為了方便炮手操作,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採用了敞開式戰鬥室設計,只有正前方和車體靠前兩側佈置有護盾,正面裝甲護盾的厚度為50毫米,兩側的小護盾為25毫米。理論上這些護盾能夠抵擋一般的火炮碎片殺傷,但是因為遮蓋面積有限,因此其綜合防護能力並不出色。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總共攜帶3種彈藥,除了用於炮兵作戰的90式普通彈和94式榴彈之外,還攜帶有95式破甲彈,用於在緊急情況下對來襲的敵軍坦克等裝甲目標進行平射打擊,執行部分反裝甲作戰任務。

車組成員基本都暴露在外

總體來說,1式75毫米自行火炮只是解決了當時日軍自行火炮有無的問題,總體效能並不出色。其火炮在水平方向上只能夠左右各移動200毫米,超出這個範圍就得轉動車體調整射界。此外,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盤空間也不足,因此該車最多隻能夠攜帶24枚75毫米炮彈,持續作戰能力差。

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名為100毫米實為105毫米口徑

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和1式75毫米自行火炮一樣,都是以97式中型坦克的裝甲底盤作為自己的載具。主要是用91式100毫米榴彈炮換掉了原來的90式75毫米山炮。

91式100毫米榴彈炮(實際為105毫米)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91式100毫米榴彈炮的口徑並不是100毫米,而是105毫米。91式榴彈炮是法國施耐德公司105毫米榴彈炮的日本本土版本,因為當時日本是以“十釐輕榴彈炮”的專案名稱進行招標的,因此91式105毫米榴彈炮就頂著100毫米的名頭出現了。為了防止讀者混淆,本文統一將該炮簡稱為“91式榴彈炮”。

軍博收藏的91式榴彈炮

日本選擇91式榴彈炮作為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的火炮,是因為該炮的炮彈重量較重,作為牽引式火炮使用起來較為費勁,於是就將該炮搬上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盤,作為重型自行火炮使用。

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和原來的1式75毫米自行火炮一樣,在車體正前方和側面都有裝甲防護板。但是其裝甲板的厚度分別為25毫米和12毫米,比1式75毫米自行火炮防護還要弱。這麼設計的原因是97式中型坦克的承載力有限,在搭載了91式榴彈炮之後,需要在其他部分進行減重,防止重量超標。

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

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能夠攜帶16枚炮彈,理論上的最大射程能達到11公里。不過在實際使用中,日軍的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從來沒有達到11公里的最大射程。原因是最大射程時91式榴彈炮要使用最大的1號裝藥,發射時自行火炮的前部底盤會竄起越半米高,還會震壞車內的無線電通訊裝置,因此實際使用中不會使用射程最遠的1號裝藥。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仍然使用97式中型坦克的裝甲底盤,火炮則改成了38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本來日軍打算為新型自行火炮裝備效能更好的96式榴彈炮,但是97式坦克的底盤無法承受更重的96式榴彈炮,加上日本炮兵部隊正在逐漸用96式榴彈炮替換掉老式的38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於是新型自行火炮的載炮就選中了38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38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的實際效能並不令日軍滿意,除了38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本身的效能有限之外,在上車之後,38式重型榴彈炮的左右移動距離只有各70毫米左右,在實戰中需要頻繁轉動車體調整射界。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的車體防護稍好一些,除了25毫米的前裝甲板和20毫米的側裝甲板之外,車體頂部也敷設有裝甲板,車組成員的防護水平總算是得到了一定提升。

頂部有簡單的裝甲板

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誕生時日本國內軍工產業的產能已經大幅縮水,部分重要零部件甚至是手工建造生產的,因此其總產量很小,僅有25輛,其首批4輛在菲律賓戰役中全部損失,基本上沒有形成像樣的戰績。

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二戰日本口徑最大的自行火炮

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是二戰時期日本生產的,口徑最大的自行火炮,主要由4式全履帶裝甲輸送車和3式300毫米重型迫擊炮組成。

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

該炮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在美軍登陸時,在中近距離上對美軍的灘頭陣地進行火力壓制。因為3式300毫米迫擊炮的重量實在太大,因此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的仰角是固定的,恆定在50度,左右射界各7度。

該炮炮身仰角是固定的

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射程的調整主要依靠迫擊炮彈的藥包來調整,因為威力夠大,因此日軍並不要求該炮能夠實現精確射擊,只要能夠大致覆蓋灘頭陣地即可。為了進一步提升該炮的射程,日軍還專門為其研製了一款帶尾翼的火箭增程迫擊炮彈。

可見其裝彈機及滑軌

4式300毫米重型自走迫擊炮的裝填流程很有意思,因為3式300毫米重型榴彈炮是一種前膛迫擊炮,炮彈需要從炮口進行裝填。因此在發射前,需要先將迫擊炮底板嵌入地面固定住,然後再由一部起重機將迫擊炮彈放到裝彈機上。裝彈機通過滑軌與炮身保持齊平,可以像普通迫擊炮那樣進行炮彈裝填。

後記——受限於裝甲底盤的無用掙扎

二戰時日軍炮兵的自行火炮,其效能大多因其裝甲底盤的不足,而無法使用效能更強的火炮作為載炮。最典型的就是97式中型坦克,因其承載力有限,除了1式75毫米自行火炮外,其他幾款以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盤作為載具的自行火炮,要麼不能使用威力更大的長身管型號,要麼攜彈量太少,影響了持續作戰能力。

97式中型坦克底盤效能有限

總體來說,還是因為二戰時日本在裝甲車輛研發能力的貧弱,導致沒有合適的裝甲底盤可供自行火炮使用。而同時期的蘇聯和德國,則擁有諸如T-34中型坦克底盤等優秀的裝甲底盤可供改裝,這才是二戰時日軍炮兵機械化失敗的根本原因。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長征五號跟它比就是弟弟,新921火箭是啥樣的?中國人的登月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