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仍然是當今世界無可替代的戰略大殺器,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科技水平的象徵和體現。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盛大閱兵式上,中國向世界展示了7個型號導彈方隊,其中5種核武器,充分展示了我們保衛國家安全的手段、能力和氣魄。
2019年,有核國家在涉核問題上大都保持了理性立場,國際核形勢沒有發生顛覆性動盪。但隨著美國退出美俄《中導條約》並聲稱希望儘快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使世界核形勢前景增大了變數,致使世界發展導彈核武器的制約因素消弱,已在客觀上促進了世界核軍備競賽的加劇。
一、2019年世界核形勢回顧與特點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0月20日報道:美軍內部調查問卷表明,美軍半數以上官兵認為世界可能會爆發核戰爭,美軍有可能與俄羅斯或其他國家使用核武器作戰,這個思維動向值得關注。
2019年世界核形勢呈現八個鮮明特點:
一是發展導彈核武器的束縛被解脫。8月2日,美國單方宣佈退出1987年12月8日與俄羅斯簽署《中導條約》。該條約規定雙方銷燬射程為500--5500公里的陸基導彈,並不再試驗、生產和部署。很快,美國8月18日在加州發射了射程為500公里的陸基戰斧巡航導彈,並稱還將試射陸基中程彈道導彈。俄羅斯8月24日也發射了“輕舟”和“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俄11月26日宣佈將從12月初開始部署具有變軌滑翔效能的“先鋒”高超音速洲際導彈。《中導條約》雖是美俄簽署,但對各自盟國都有一定約束力,該條約被廢除,標誌著對導彈核武器發展的束縛已經解脫。
二是核武器實戰化程序加速。今年世界範圍的涉核軍事演習一直不斷,演習中雖然沒有使用核武器,但都檢驗和鍛鍊了核發射平臺及武器系統。美核軍演:10月18日,美軍戰略司令部、北美防空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展開了一系列核軍事演習,包括年度“指揮與控制”演習、“環球雷霆”演習、“警惕之盾-20”演習等。美菲軍演:4月1日至12日,美國與菲律賓組織了第35次“肩並肩2019”演習,美海軍陸戰隊“黃蜂”兩棲攻擊艦和F-35B戰機參加,武器平臺均具核發射能力。美韓軍演:8月5日至8日,美韓舉行聯合軍演:用4天以模擬方式演練危機應對的指揮與決策;用14天以應對半島作戰時的指揮和行動。俄羅斯軍演:10月15-17日俄舉行“雷霆-2019”核戰演習,發射16枚洲際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俄稱這次演習為“蘇聯解體後最大規模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演習”;11月29日,俄軍發射了“白楊M”洲際導彈。印度軍演:11月16日,印戰略部隊在綜合試驗場進行了“烈火2”射程為2千公里的導彈夜間發射。德國軍演:在其西部部署美國B61型核彈的基地,10月中旬舉行了“堅定正午”核戰爭模擬演習,檢驗了核條件下運送核武器的指揮和操作,有核作戰能力的轟炸機參加了軍演。
三是美國企圖把中國推向核鬥爭的風口浪尖。美國在退出《中導條約》前後多次宣告中,提出要中國參加核裁軍活動,要求中國增大核透明度。11月25日《華盛頓時報》美國防情報局羅伯特·阿什利局長提出,“中國2019年度測試和訓練中發射的彈道導彈數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真不知道這樣荒謬的結論是怎樣統計和計算出來的?這樣罔顧事實是想把世界核軍備競賽的起因嫁禍中國。
四是反導武器迅速發展。反導武器的研發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六代。當前反導武器最先進的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印度等,在2019年度都加大了反導武器研發的投資力度,並在相關的偵察、引導、毀傷方式及攔截高度上不斷進行改進。目前處於領先地位的主要型號:愛國者、薩德、標準3、S-400、S-500、“箭”式、“大地系列”等。世界年內試射反導導彈60餘枚,與之相配套的偵察預警、跟蹤監視能力也逐步全球化。俄軍事入口網站總編輯德米特里·科涅夫稱,俄在10月中旬的軍演中重點檢驗了反導系統。他認為在戰爭中必須首先摧毀對手的反導系統,己方的核導彈才能有效突防。反導技術的改進也有力推進了隱形技術和新材料的同步發展。
五是東北亞核形勢依然嚴峻。2019年2月27、28日,金正恩和特朗普在越南會面不歡而散,接下來兩國紛爭不斷:北韓進行了多次戰術導彈試射,美國也重啟了美韓軍演。12月7日和13日,北韓在其西海衛星發射場進行了兩次“非常重大的試驗”,稱“將改變北韓戰略地位”。我分析應是進行了大功率火箭發動機試驗,該型發動機將用做洲際導彈的運載火箭;北韓媒體近稱,“對朝美談判停滯不前逐漸失去信心”;北韓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星12月7日談到,“無核化不再是與美國談判的議題”。朝美關係正在持續惡化。
六是伊核問題又生變數。自美國2018年5月單方退出伊核協議後,作為反制,伊朗已先後分三個階段終止履行協議條款;11月6日,伊朗啟動第四階段應對舉措,將2千公斤六氟化鈾材料運抵福爾多核設施,並開始向多臺IR-6型離心機加註氣體,11月9日濃縮鈾達到4.2%丰度值;同時開始研製新型離心機,成功後將比當前使用的離心機提速10倍。這種變化使伊朗遭受美國軍事打擊、甚至戰術核打擊的危險性上升。
七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核汙染地。今年以來,相關科學家和記者等對世界核事故發生地進行了多次考察。三裡島: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裡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大量洩漏,使15萬人被迫撤離,該地至今仍是一片廢墟,長滿了荒草。切爾諾貝利:1986年4月26日,當時屬於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劇烈爆炸,造成七級核洩漏,導致一座百萬人口城市消失。33年過去了,3月29日記者們在這裡看到:雖然放射性物質劑量有所下降,但核心區域濃度仍然很高,被廢棄的城市一片荒蕪。福島:2011年3月12日,世界最大核電站、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由於地震原因引發放射性物質的洩漏並造成嚴重火災,使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汙染,320萬人受到核輻射。八年多過去了,該地基本還是無人區。事實說明,核洩漏可對地球環境帶來巨大和長期汙染,同時也警示世人必須高度重視核安全和必須慎重決策使用核武器。
八是美國與歐盟及亞太盟國關係正在分化。美國近年推出的“美國第一”戰略,已不同程度的得罪著昔日盟友,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世界核動向。12月5日,路透社報道,美國的前十大貿易伙伴今年來已有九個與其發生“摩擦”。歐洲: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21日接受英國《經濟學人》採訪時說,“北約已經腦死亡,美國和北約盟國之間,在戰略決策上毫無任何方式的協調合作,完全沒有”。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與特朗普吵過架。北約:美國11月底明確將大幅削弱對北約軍費投入,引起相關盟國的極大不滿。亞太:韓美11月舉行第11次《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談判,美國獅子大張口,要求南韓將防務費提高5倍達到47億美元,還讓日、韓承擔美國在其他區域的軍事費用,此舉遭到了日韓當局及社會的強烈不滿,南韓已明確拒絕。美與昔日盟國的分化,將直接影響其核武器部署企圖。
二、對新一年國際核形勢的展望及預測今後一個時期,世界核形勢將呈現五個特徵及趨勢。
(一)美俄世界超級核大國的地位不會改變
(二)進一步強化核力量建設
10月30日,美國發布了《2020年美國軍事力量指數》報告,稱“核武器發展取得顯著改進,核部隊戰備水平從‘及格’上升至‘強’的水平”,美國核武器發展的預算已大幅提升。同時該報告稱“中國和俄羅斯已成為美國面臨的最強海外威脅,且兩國仍在持續提高各自的作戰能力”,發展核武器、核力量的針對性更加明確。俄羅斯在2019年大幅提升了對新型核武器的研製投入,戰略導彈部隊武器裝備更新率達到了82%。其他有核國家、核門檻國家都在加緊研發效能更加先進的核武器,核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加強。
(三)進一步優化提升核武器效能
從技術、材料和工藝上提高核武器的作戰效能及毀傷效果,重點是六個方面。
一是縮短反應時間。發達國家核武器反應時間已達到1--3分鐘,主要是通過加強戒備程度、減少測試專案、提高系統自動化和智慧化以及增強武器待機水平等;優化作戰環節,含情報偵察、判斷決策、下達命令、操作發射等。
二是低當量和小型化。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附帶毀傷,提高核武器的實用性和機動能力。通過減少核材料用量、研發爆炸威力在幾十噸至幾百噸TNT當量的戰術核武器;通過使用高能推進劑,使用輕型材料使核武器尺寸更小、重量更輕。
三是提高突防能力。2019年重點是從改變核武器外部形狀、使用隱形塗料、釋放電子干擾、增強抗干擾能力、實行變軌滑翔等技術對現役核武器進行更新改造,或在新型核武器研發中使用這些新技術和新材料。
四是發展高動能。通過在飛行末段瞬時加速,或在戰鬥部設定小型火箭發動機,形成巨大動能和衝擊力,對處於地下、堅固工事和厚鋼板下的目標實施摧毀性打擊,以其巨大的衝擊波摧毀敵指揮機構、資訊樞紐中心和戰機庫等。
五是降低核汙染。發達國家正在努力發展中子彈、貧鈾彈等所謂低汙染和號稱零汙染核武。但現實表明,要做到零汙染並非易事。通過對以往核洩漏地域的測量,這些地域的核放射衰變看似濃度低了,但持續時間更長了。
六是降低命中誤差。導彈核武器在飛行中會遇到多種複雜因素,如資訊情報誤差、測試和裝定誤差、飛行中遇到的大風和氣流影響等,目前發達國家遠端和洲際導彈核武器的命中誤差正在實現百米以內。
(四)進一步拓展發射平臺
除了繼續發展陸基核武器之外,相關國家更加重視發展海基、空基、潛基甚至在太空的核作戰平臺,以提高核武器打擊的隱蔽性、突然性和有效性。目前美俄擁有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武器發射平臺,英國是海基核力量,法國擁有海空平臺。以色列正在由陸基向海基和潛基發展,2019年1月,以海軍總司令艾利·莎爾維特宣佈,正在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基爾霍瓦茲·德意志造船廠建造的以色列海軍第三艘“海豚-2”級潛艇被命名為“龍”號,可採用獨立空氣推進技術並可發射核彈頭。
(五)進一步拓寬部署範圍
美國宣佈退出《中導條約》幾天後,其防長馬克·埃斯珀就表示“希望儘快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導”。但其盟國澳洲、南韓和菲律賓很快就表示不考慮在本國部署美中程導彈。另據媒體報道,委內瑞拉官員8月中旬訪俄,簽署了一系列防務協議,俄官員稱不排除在委內瑞拉和其他拉美國家部署巡航導彈,這些型號的導彈都可以運載核戰斗部。
三、關於應對戰略的思考核大國不斷研發新型核武器、發展核力量、拓展核部署,已經對世界和平、穩定及戰略平衡帶來了巨大沖擊,也必將對中國帶來重大安全威脅。對於急劇動盪的國際核形勢,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果斷應對。
(一)正確引導關注和跟蹤國際核形勢
組織了解核武器、熟悉核問題並有家國情懷的專家關注和分析國際核動向,適時向有關方面提供可靠諮詢;對涉核資訊在媒體過度炒作,不能任由所謂專家故意誇大國家核力量而為西方渲染的“中國威脅論”提供話柄,也不能肆意矮化國家核能力而使人民失去信心。
(二)深入理解、堅決支援國家核政策
牢記我們“發展核武器是為了最終消滅核武器”、“不首先使用”和在核力量上“永遠不與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的基本核政策;堅持在核軍控領域不參與大國主導的各種所謂透明、核查、裁軍及涉核活動。
(三)認清可能受到的核威脅
2019年美國軍費為7200億美元,約為俄羅斯12倍;雖然俄核武器數量略大於美國,但其綜合國力、發展潛力及核戒備程度均不及美國。從國家性質、社會制度、根本利益、戰略目標及對華政策方面綜合考量,我們更應警惕來自美國的核威脅。
(四)有針對性的發展中國核力量
針對未來可能的核對手,縝密論證中國核武器發展、核力量數量規模,搞好目標整編、部署調整和新型核武器研發;及時把最新科技成果運用於核領域;在外交和軍事上準備多種應對預案,確保有效維護國家核安全。
(五)務實搞好相應訓練和演習
以高度的核憂患意識,認清面臨的嚴峻核形勢,設定逼真、嚴酷的核戰爭背景實施訓練和演習,熟悉核殺傷機理,掌握防護知識。特別在指揮通訊、戰場環境、協同配合、戰役機動、各項保障等環節上,絕不搞花式表演,真正從難、從嚴、從未來實戰需要訓練部隊,不斷增強全民防核能力。
楊承軍:火箭軍參謀部退休研究員。教授,軍事運籌學博導,大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核戰略專家,核軍控專家,導彈技術專家,首席軍事理論專家。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智庫高階研究員;國家城市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全軍軍事學學科評議專家,裝備理論專家,《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戰略》終審專家,軍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