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天帆一號”太陽帆

12月27日夜間,“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跨越了一項關鍵的里程碑。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就在“胖五”成功發射的前一天,中國航天還宣佈達成了另一項關鍵成就,戰略意義不亞於“胖五”的成功。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在12月26日宣佈,該所研製的“天帆一號”太陽帆,搭載長沙天儀研究院的“瀟湘一號07”衛星(8月31日搭載“快舟一號甲”型火箭在酒泉成功發射),在軌成功驗證了多項太陽帆關鍵技術。

“天帆一號”展開的示意圖

太陽帆技術——駛向星辰大海的風帆

“天帆一號”太陽帆進行第一次在軌技術試驗,標誌著中國正式涉足這個關鍵航天技術領域。“瀟湘一號07”衛星,是一顆重量僅有2千克的微小衛星,但它驗證的“天帆一號”太陽帆,卻代表未來太空飛行的一項核心技術。

現有的太空飛行,仍以化學火箭為主流推進方式,離子火箭也在發展。但這兩種推進方式都有嚴重弱點,化學火箭需要大量的燃料,無力進行長期飛行,離子火箭則推力微小,目前僅能用於衛星的姿態調整。然而,太陽帆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可實現長期太空飛行,而且能達成理論上的極高速度。

太陽帆,顧名思義,就是依靠太Sunny的“光壓”推動航天器的“帆”實現宇宙飛行。太陽的光壓看似力量不大,但卻能持續作用於“太陽帆”,使航天器獲得不間斷的加速度。此外,太陽還會不斷吹出大量帶電粒子流,即“太陽風”,加大對太陽帆的光壓推力。

太陽帆飛船

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上,正常太Sunny在一平方米太陽帆上產生的推力等於0.9達因(令1克的物體產生1釐米/秒^2的加速度的力為1達因),不到一隻螞蟻的重量。但如果太陽帆製作的足夠大,直徑增加到300米,面積則為70686平方米,那麼光壓提供的推力就可達0.034噸。提供的加速度就可使0.5噸的航天器在200多天內飛抵火星。若太陽帆的直徑增至2000米,那麼光壓提供的1.5噸推力就能推動20噸的航天器在400天內送到火星。

太陽帆的另一個優勢,就是飛行距離越遠,速度越快。以木星為例,太陽帆飛船理論上最快在2年內就可以飛抵,土星的話也只要3.3年,天王星是5.8年,海王星是8.5年,速度比從前的“旅行者2號”快得多。

這種推進技術提供的未來展望,對行星際宇宙飛行是極具吸引力的。太陽帆的可使用範圍,幾乎遍及太陽系各個角落,從太陽附近一直遠至海王星外的彗星雲。有分析指出,未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旅行,太陽帆將成為核心推進方式。

日本“伊卡洛斯”號太陽帆試驗飛船

美俄日歐都雖已研製太陽帆多年,但中國已能平起平坐

從上世紀起,西方和俄羅斯都展開了太陽帆的研究,並在光帆材料和空間展開等技術上進行了大量試驗。

人類最早進入太空的太陽帆,是2001年和2004年美國聯合俄羅斯試驗的“宇宙一號”,但兩次試驗都遭到失敗。2004年8月,日本也首次試驗了自己的原始太陽帆,但僅僅是測試部署機制,並沒有試驗推進技術。

2010年5月21日,日本航空航天局發射了第一顆真正的太陽帆飛船——“伊卡洛斯”號(起飛重量315千克)。這艘飛船在飛往金星的途中,進行了空間展開和操控試驗,並首次實現了太Sunny壓的推力試驗。經過六個月推進試驗,太陽帆最終實現了100米/秒的速度增量。

“伊卡洛斯”號的太陽帆展開

“伊卡洛斯”號採用了一個對角旋轉的方形帆,尺寸為14x14米(196平方米),由厚度為7.5微米的聚醯亞胺薄片製成。這種聚醯亞胺薄片的品質僅有每平方米10克。太陽帆內部還嵌有薄膜太陽能電池。

同年11月19日,美國也成功了發射第一個太陽帆——“奈米帆D2”。航天器重量不到4.5千克,太陽帆尺寸只有9.3平方米。美國方面稱,太陽帆在試驗期間作為被動脫軌裝置的使用產生了“大量資料”。

目前,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歐洲已展開多個太陽帆相關的開發專案,但成功次數寥寥無幾,整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從效果來看,多年前的日本的“伊卡洛斯”號仍是最為成功的一個。

太陽帆存在著多個技術難點:首先,太陽帆的製作需要極輕質的特殊材料,而且要能高效地將光壓轉化為動能,而不是熱能;其次,需要攻克太陽帆的空間展開技術,要將摺疊收縮於幾公斤小盒子內的太陽帆,充分展開為幾十平米甚至幾百平米的完整狀態;另外,太陽帆的空間姿態控制也是極為重要的,選擇準確的角度以獲得最大的“迎風”效率。

中國的“天帆一號”太陽帆,在技術上也屬於初期的起步狀態,但這是“從零到一”的關鍵一步。邁開了這第一步,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基本和西方“平起平坐”了。(作者:陶慕劍)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投彈前通知日本撤離,撒下6300萬傳單說了啥?為啥沒人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