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18年12月,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釋出《重獲海上優勢:大國競爭下的美海軍航母艦載機聯隊轉型》報告,分析當前戰略與作戰環境,提出圍繞“大國競爭”,以中俄威脅為牽引的艦載機聯隊轉型建設思路,重點發展無人作戰飛機執行防禦性防空、情報監視偵察任務,發展F/A-XX執行進攻性防空任務,發展航程比MQ-25A更大的無人加油機,發展新型電子戰飛機和消耗性電子戰無人機深入敵防區內遂行精準電子戰任務等具體建議。

“大國競爭”背景下的挑戰

蘇聯解體後,美國轉向應對地區熱點問題和恐怖主義,但軍力建設失去主要對手。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12月、2018年1月相繼釋出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防務戰略》,提出重回“大國競爭”,聚焦中俄威脅,這一戰略方針貫穿於此後釋出的其他戰略。

冷戰結束至今,儘管軍事衝突地點依舊是美國本土以外位置,但應對威脅的方式已改變:此前,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戰爭中,美國均能在對手得手後出兵扭轉局勢;而目前在應對中俄時,一旦中俄得手,美軍幾乎沒有扭轉勝負的可能或將付出巨大代價,必須第一時間出兵干涉。

美海軍方面,面臨空中、導彈和水下攻擊幾類主要威脅。以空中和導彈威脅為例,中俄擁有數量龐大、效能先進的空射和陸基反艦導彈,而美海軍航母打擊群配置約314個垂髮系統,假設全部裝載海麻雀防空導彈,數量為1256枚,但美海軍可能在1天中需要攔截近2000枚導彈,單次飽和攻擊時的導彈數量可能達到640枚,迫使美軍用於防空的艦載/機載武器數量增多,進攻性武器數量減少,而美海軍在應對飽和攻擊後,必須返回附近基地進行彈藥再裝載;另一方面,中俄反艦導彈射程多在500海里左右,部分型號達到1000~2000海里,直接限制了美海軍的前沿部署。

航母艦載機聯隊能力短板與未來建設重點

按照美海軍355艘造艦計劃,航母數量將由當前11艘增加至12艘,航母數量決定了艦載機聯隊的規模基本不變,可能由當前9個增至10個,艦載機聯隊的職能也不會發生改變:第一,參與在大國附近進行的大規模海上控制和兵力投送;第二,在小規模遠端任務中支援其他攻擊平臺,例如,在衝突地附近沒有機場或機場不可用情況下,艦載機抵近執行打擊、電子戰、ISR任務,或為轟炸機護航;第三,參與針對地區大國的全面軍事行動,航母可抵近衝突地,頻繁出動飛機,補充或替代無法從該地區基地起降參加作戰的陸基戰鬥機。

在應對未來衝突時,艦載機聯隊缺乏足夠的航程,無法在防區外遂行打擊;缺乏對抗環境作戰所需的隱身特性;缺乏擊敗敵方平臺和系統所需的ISR網路、電磁戰和反潛戰等專用功能裝備。為此,美海軍需要調整裝備建設方向。

防空反導和情報監視偵察 在與中俄衝突時,為解決其反艦巡航導彈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射程不斷增加(未來普遍達到1000海里)的問題,戰鬥機將部署到距航母1000海里以外的位置,執行遠端防空任務,在敵方陸基平臺/艦艇/飛機發射反艦巡航導彈和對陸巡航導彈之前發起攻擊,或執行早期預警,為近中程防空提供資訊輸入。

F-14戰鬥機退役後,美海軍航空兵即已喪失遠端防空能力,儘管現役F/A-18E/F(實際作戰半徑350~400海里)、F-35(作戰半徑600海里)可在距航母1000海里的位置執行12小時的防禦性防空任務,但需要在就位期間頻繁加油,且考驗飛行員生理極限。

理想情況下,防禦性防空任務持續時間為12小時以上,重點是在航母打擊群最外圍開展巡邏偵察任務,一旦發現敵方轟炸機或陸基發射裝置存在發射反艦導彈和對陸攻擊導彈的威脅時,遂行早期預警和打擊。鑑於該項任務對飛機航程的特殊要求,無人作戰飛機適合執行此類任務。

為將導彈威脅降低至最低,除無人作戰飛機執行遠端防禦性防空和情報監視偵察任務外,現役F/A-18E/F、F-35、E-2D適合執行中程防空任務,攔截抵近航母的反艦導彈;在垂髮系統數量一定的前提下,水面艦可通過裝載改進型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1個垂髮系統可裝載4枚),即確保了近程防空任務,也確保不減少反艦/反潛/對陸打擊武器數量(1個垂髮系統僅可裝載1枚)。

水面戰和對陸攻擊 美國水面艦船或潛艇受自身垂直髮射系統或魚雷艙容量的限制,大部分水面戰和對陸攻擊能力需由艦載機聯隊提供。在與中俄衝突時,中俄艦船可能會在距離俄羅斯或中國領土範圍內500海里處進行作戰,以保持處於其岸基感測器和飛機的能力範圍內,出於安全考慮,美航母部署在距離中俄海岸線1000~2000海里位置,由艦載機前出執行水面戰和對陸攻擊任務,而這種遠端水面戰和對陸攻擊要求遠超出現役艦載機效能和飛行員生理極限。

圍繞中俄進行的水面戰和對陸攻擊行動,需要一型長航程、高機動性、高生存性的飛機,該飛機可無人駕駛,或像冷戰時期的A-3攻擊機那樣配備多名飛行員,並具備空中受油能力。

反潛戰 中俄潛艇正在開展現代化建設,數量和效能水平不斷提升,在被美海軍艦載/機載主動聲吶、無源拖曳陣聲吶或聲吶浮標發現之前,具備發射反艦導彈的能力。一方面,中俄潛艇導彈射程超過250海里,部分型號導彈射程到達1000海里,超出MH-60R直升機的搜潛半徑。此外,P-8A海上巡邏機由客機改裝而來,隱身性、機動性和生存性較差,易被防空力量攔截。

美海軍暫無發展艦載反潛飛機的計劃,當前和未來反潛戰的重點是通過使用分散式無人系統實施遠端、廣域反潛探測,隨後,由艦載機和水面艦向敵潛艇位置快速投送武器,壓制其行動,而非擊沉敵潛艇。具體包括:第一,通過艦載機將可靠聲學路徑系統(TRAPS)垂直部署在交通要道的海底監聽潛艇,搜尋區域是一個半徑為數十海里的圓錐體,在不更換電池的情況下工作數月或更長時間;第二,通過海上獵人等大型無人水面艇拖曳低頻主動聲吶探測敵方潛艇,探測範圍可達到30海里以上,如果與其他平臺上的接收陣列相結合,低頻主動聲吶可進行廣域雙基地或多基地探測,也可通過使用高功率主動聲吶迫使敵方潛艇改變方向,阻止執行預期任務;第三,利用無人潛航器形成多基地探測系統,一艘無人潛航器搭載聲源發出訊號,一個或多個接收浮標偵聽回聲來搜尋敵方潛艇,然後,由接收無人水下航行器通過視距資料鏈將敵情報告傳輸給海軍部隊。

美海軍計劃2021年開始升級EA-18G電子攻擊機

進攻性防空作戰和電子戰 為摧毀高價值港口、機場、感測器與指控設施,美軍需要進攻性防空飛機和電子戰飛機為艦載機和轟炸機護航,打擊敵防空系統,干擾敵方飛機、防空雷達與武器系統。

在A-6攻擊機、F-14戰鬥機退役後,美海軍部署了F/A-18戰鬥攻擊機,兼顧制空和對陸打擊職能。儘管海軍為現役F/A-18E/F配置了多個副油箱,並採用夥伴加油方式提升航程,但F/A-18E/F在攻擊遠距離目標時效率並不高,又面臨2040年退役的風險。

EA-18G電子戰飛機主要在敵防空導彈射程外對防空雷達遂行干擾和欺騙,隨著地空導彈和空空導彈射程增加,無源感測器射程增加及準確性提高,從防空射程外干擾感測器和通訊所需的功率將會超過EA-18G可支援的功率,且由F/A-18F發展而來的EA-18G電子戰飛機不具備隱身性。

進攻性防空的最終目的是確保己方力量(陸基轟炸機、對陸攻擊機)能夠順利投送,這要求進攻性飛機能夠削弱敵方預警機、壓制防空系統以及與敵方防禦性防空飛機交戰。具體而言,為陸基轟炸機護航要求進攻性飛機具備大航程,與敵方防禦性防空飛機交戰要求進攻性飛機配備空空導彈並具備高機動性,而掃清敵方預警機,需要配備遠端空空導彈。美海軍正在論證F/A-XX,強調機動性與大航程,隱身性次之,可能同時兼顧進攻性防空和防禦性防空任務,並基於現役成熟型號開發,以在2030年前部署。

美海軍計劃2021年開始升級EA-18G電子攻擊機,將配置“下一代干擾機”,2030年代開展壽期延長計劃,並預計在2040年代退役。因此,美海軍需要新型電子戰飛機。與EA-18G不同,鑑於敵方地空/空空導彈射程的增加,傳統的遠端防區外干擾將不再適用,新型電子戰飛機將深入防區遂行近程電子戰任務。美海軍需要一型強調隱身突防和大航程的飛機,該飛機可由無人作戰飛機或F/A-XX改型而來,並整合EA-18G的電子戰載荷。與此同時,海軍需要發展消耗性電子戰無人機,即便新型電子戰飛機被對手拒止在防區外,可布放消耗性電子戰無人機,深入目標區域遂行干擾、誘騙、情報監視偵察、通訊中繼任務。

美航母艦載機聯隊未來編成

美國海軍航母當前典型配置為44架F/A-18E/F戰鬥攻擊機、5架EA-18G電子戰飛機、4架E-2D預警機、11架MH-60R/S直升機。其中,F/A-18E/F服役壽期已過半,儘管已啟動“服役壽期延長計劃”,但2040年極可能退出現役;EA-18G、E-2D、MH-60R/S尚處於批量部署階段;F-35C戰鬥機於2019年服役,MQ-25A無人加油機預計將於2025年前後服役,F/A-XX戰鬥攻擊機尚處於論證階段。綜合美海軍面臨挑戰和研發採辦計劃,美國航母在2040年的典型配置可能包括多種方案。

MQ-25A無人加油機預計將於2025年前後服役

方案一 10架F-35戰鬥機、10架F/A-XX戰鬥攻擊機、18架遠端無人作戰飛機、6架電子戰無人作戰飛機、6架E-2D預警機、12架無人加油機、11架MH-60R/S直升機、2架海軍陸戰隊遠征無人機(MUX),規模75架。

該方案強調遠端作戰能力,滿足“大國競爭”對海軍航空兵的任務需求,其中,遠端無人作戰飛機主要執行防禦性防空反導、情報監視偵察任務;F/A-XX主要執行進攻性防空任務,打擊敵方的防空力量,護航己方轟炸機抵近;電子戰無人作戰飛機用於替代EA-18G,深入敵方防空空域遂行電子戰;無人加油機除包含MQ-25A無人加油機外,因航程需要,還包括無人作戰飛機的改型機;海軍陸戰隊遠征無人機(MUX)主要是配合“分散式殺傷”概念,在小型艦隊無E-2D預警機支援情況下,由MUX遂行預警任務,並可在MH-60R無法抵達情況下,執行反潛作戰任務。

方案二 20架F-35戰鬥機、8架F/A-18E/F戰鬥攻擊機、10架F/A-XX戰鬥攻擊機、6架EA-18G電子戰飛機、6架E-2D預警機、12架無人加油機、11架MH-60R/S直升機,規模73架。

該方案與美海軍當前的研發採辦計劃高度吻合,強調建設高烈度、極端環境下的航空裝備體系,即大批量部署F-35,逐步退役F/A-18E/F,由F/A-XX執行進攻性防空和防禦性防空任務。儘管具備較遠的作戰航程和火力投送能力,但艦隊情報監視偵察力量不足,可能需要陸基和天基系統支援。

方案三 20架F-35戰鬥機、6架F/A-18E/F或F/A-XX戰鬥攻擊機、12架遠端無人作戰飛機、6架EA-18G電子戰飛機、6架E-2D預警機、12架無人加油機、11架MH-60R/S直升機,規模73架。

該方案兼顧了當前研發採辦計劃和未來作戰需求,保持F-35戰鬥機的正常採辦部署,退役老舊的F/A-18E/F戰鬥攻擊機,通過部署遠端無人作戰飛機執行防禦性防空和情報監視偵察等任務,由數量有限的F/A-XX承擔進攻性防空任務,航空裝備體系的核心戰鬥力依舊是藉助F-35執行中程防空任務。

結 語

圍繞與中俄的直接對抗,美國海軍航空兵必定作出相關調整:第一,將縮短戰鬥響應時間,甚至是“先發制人”,要求海軍航空兵時刻處於戰備狀態,並日常部署於最可能交戰的海域;第二,調整裝備建設思路,重點補足遠端打擊能力、防區內電子戰能力、艦載空中加油能力短板,現役裝備很難通過升級實現,這需要發展新型飛機;第三,調整作戰概念,反潛戰將更多的依賴無人系統擴充套件探潛範圍,電子戰將由遠端干擾轉為近程干擾,頻譜更寬、干擾更加精準,預警將更加分散化,除傳統的E-2D預警機外,遠端無人作戰飛機、消耗性無人機、岸基MQ-4C無人機、海軍陸戰隊遠征無人機將開展早期偵察,擴大預警範圍。儘管美國海軍航空兵作出上述調整也面臨時間、成本等多項挑戰,但作為美國全球機動的核心力量,其別無選擇,必須適時調整。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胖五”發射成功,他們卻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