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彼此都繳獲了大量敵人的武器彈藥。這一現象在蘇德戰場表現的尤為明顯,即便是僅僅統計戰利品中坦克、飛機、火炮這些重灌備的數字,那也是數以千計,甚至更多。一般來說,面對如此海量的戰利品,勝利的一方都不會輕易捨棄,而是儘可能的物盡其用。雖然可能在後勤方面存在供應困難,但是當時交戰雙方使用繳獲的敵方武器彈藥確實是司空見慣的。最出名的例子莫過於是德國人使用T-34坦克、波波沙衝鋒槍,以及蘇軍使用“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和MG-42通用機槍。

德國空軍裝備的PC1800型航空炸彈。

但是,在所有的戰利品中,有一種東西卻讓人感到難以處理,這就是航空炸彈。當然,由於其特殊性,這種戰利品相對於繳獲的地面部隊武器彈藥數量要少得多。而且因為技術引數和使用方法不同,即便是繳獲到了,也很難直接掛載到己方飛機上邊。但是,到了1945年,這一切隨著戰爭臨近結束而變得緊迫起來。因為蘇軍在進攻中不斷繳獲大量的德軍航空炸彈。而與此同時,由於蘇軍的後勤補給不及時,很多轟炸機部隊都不能及時得到航空炸彈的補充。所以這些平日裡扔在角落裡的德國航空炸彈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左二就是德國250公斤炸彈。

很快,那些庫存的德國航空炸彈就做了適度修改,以適應蘇聯轟炸機的掛載方式。1945年2月5日,第一批改裝完畢的250公斤德國航空炸彈被掛載到了準備轟炸柯尼斯堡的54架佩-2轟炸機上邊,準備回擲給它們原來的主人。當時,每架佩-2轟炸機除了掛載四枚250公斤德國航空炸彈外,還另外還攜帶有兩枚蘇聯產的50公斤航空炸彈。之所以出現這種混合使用的情況,就像前邊所說的,一來是德國航空炸彈戰利品太多,必須合理使用不能浪費;二來蘇軍自己的航空炸彈確實出現了供應不及時的現象。

佩-2轟炸機正在掛載50公斤炸彈。

這54架佩-2轟炸機組成的機群起飛以後,先後穿過科尼格斯堡南部和庫什科斯特拉弗斯,保持在5000英尺的飛行高度。由於這時的德國戰鬥機部隊已經名存實亡,所以他們很快就飛到了城市上空。這時,駐守在柯尼斯堡德軍的高射炮開始猛烈對空射擊,企圖提前擊落這些攜帶有回擲過來航空炸彈的蘇軍轟炸機。在距離轟炸2公里的地方,蘇軍轟炸機開始急速下降,面對德軍猛烈的防空火力,轟炸機裡邊的成員們都是滿身大汗。很快,蘇軍轟炸機完成投彈,然後向上爬升,最終全部安全返航。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結局悲慘的東德人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