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導彈與反導系統是一對天生的“矛盾體”,但由於導彈打擊處於主動位置,因此,二者的“對抗”中導彈打擊一直處於主導地位。目前全球範圍內效能最好的幾款防空、反導系統,所使用的反導導彈最大飛行速度也就在10馬赫左右,如美國的THAAD末端反導導彈飛行速度約6馬赫、以色列的“箭2”反導導彈速度約為7馬赫、俄羅斯的A-135反導系統使用的53T6攔截彈速度約為10馬赫。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 理論上將只要導彈飛行速度超過了攔截彈的最大飛行速度(也就是10馬赫),基本上就完全佔據了主動權。考慮導彈攔截彈的射程以及探測、跟蹤系統的反應時間,其實作為進攻的一方,即使導彈速度只有5馬赫,對於現役所有反導系統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任何一款反導系統都無法保證能夠大概率的攔截。

反導系統是一型技術含量極高的領域,人們最為熟知的反導系統恐怕就是美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2002年改為GMD,即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和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中“戰區高空區域防禦,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簡稱THAAD系統的知名度最高。THAAD系統是隸屬美國陸軍的一款高效能反導系統,射程可達300公里以上、射高可達180公里,攔截彈最大飛行速度大2000米/秒(約6馬赫),主要針對射程在3500-5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即便是THAAD這樣的“高大上”攔截系統,在2000年前進行了12次攔截試驗中僅成功了3次,如果攔截的是實彈的話恐怕成功率還會更低!

反導之所以如此困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應為來襲導彈的飛行速度太快,對於反導系統的探測跟蹤以及攔截彈的精度都極端苛刻。以現有各國裝備的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其射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末端打擊速度在20馬赫以上,這樣的飛行速度超過任何一款攔截彈,如果以相對30馬赫的速度飛行,哪怕只偏差0.01秒,那麼相對位置就會偏差100米!因此,想要準確擊中來襲導彈,不僅要攔截彈飛行速度足夠快,還需要跟蹤系統能夠精確的鎖定目標並指引攔截彈精準命中。雖然目前包括THAAD、標準III等攔截彈在內都已經裝備自導系統,但是不論何種導引方式都需要反應時間,在“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反導過程中,些微的延遲都將會之間影響攔截結果。

在應對超高速的來襲目標時,現有攔截系統主要開始通過精確預測來襲導彈的飛行軌跡的方式進行“迎頭攔截”,這樣的攔截方式對於飛行軌跡相對單一的彈道導彈來說還有些用處(不考慮中、末端的機動),但是如果面對的是具有一定機動效能的來襲目標,就是其飛行速度低於10馬赫,現有的反導系統也難以攔截。對付具有機動能力的高速來襲目標,要求攔截彈一定要用於高於來襲目標的機動能力,就像防空導彈打擊飛機一樣,在發現目標機動後,防空導彈必須要以更加迅速的機動能力提前導彈飛機將要抵達的位置才能保證擊中,反導也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來襲導彈的機動能力要比飛行強的多,而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也將以量級形式增加。

對於攻擊速度的重要性,很多喜愛武俠小說的朋友肯定對一句話特別熟悉,那就是“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這句武俠小說中的經典臺詞用在現代武器裝備方面也同樣適用,何況還有一句“最好的方式就是進攻”,超高的速度以及處於主動地位的導彈,想要成功攔截所需要的難度可比來襲導彈高出一個層次,也就是在同樣的技術背景下,10馬赫的攔截導彈攔截10馬赫的來襲目標,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浴血塔拉瓦,「全員玉碎」,就在吉里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