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剛剛和我們復交的吉里巴斯1979年建國,是個相當年輕的國家,說他是小國也不過分,因為他的領土連島嶼都稱不上,幾乎都是低平的環礁,人口也只有十一萬人。說大呢,也不離譜,這是世界上唯一個領土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東西和赤道南北的國家。

吉里巴斯最大的一個環礁就是首府所在的塔拉瓦島,這裡在太平洋戰爭戰史裡赫赫有名。這是美軍第一次在登陸作戰中遭遇頑強抵抗的地方,也是日軍採取「玉碎」手段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代表性戰場之一。

1943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之後,美軍算是踩穩了腳步,開始研擬反攻計劃。一條路線由麥克阿瑟將軍帶領,從澳洲北上,通過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菲律賓、臺灣、沖繩抵達日本。另外一支部隊則由尼米茲將軍帶領,從夏威夷出發,準備通過現在的吉里巴斯、馬紹爾、塞班島、天寧島、關島,進擊日本本土。

美軍選定的第一個攻擊地點,就是塔拉瓦島。這是美軍陸戰隊首次在日軍防禦措施完備的基地實施奪島。日軍的吉里巴斯指揮官柴崎惠次在島上築有堅固的半地下室碉堡,率領近5000名帝國武士駐守,他曾經誇口美軍就算有一百萬大軍,打一百年也無法奪取塔拉瓦。

1943年11月21日,經歷過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美軍陸戰隊第二師啟動登陸作戰,日軍的火力網讓登陸的美軍備受威脅。七十四小時的作戰,登陸的一萬八千六百名美軍中,死傷者達到三千四百名,「塔拉瓦的恐怖」絕非隨便說說。看過任何一個參與過的老兵回憶,或是看看當時留下的珍貴紀錄片,都會感覺到當年的戰場震撼。

為了奪島,美軍調來了戰艦「馬里蘭」號,以艦炮強力轟擊日軍基地,造成日軍重大的損傷,柴崎惠次將軍本人也在巡視前線時被炮彈擊中喪生。由於美軍佔了優勢,日軍最後的困獸之鬥,就是「萬歲突擊」。意指全軍在火力網中向敵軍採取衝鋒,以肉搏戰爭取最後勝利機會。

日軍的「戰陣訓」當中,有不受生擒屈辱之類的說法,在部隊訓練時長官多再三叮嚀,這是美軍總無法理解的事。只是這樣的作戰方式既不科學、也無法成功。每每當日軍決定採取「萬歲衝鋒」時,早就已經兵疲馬困,離開戰壕陣地失去掩護,暴露在美軍源源不絕的補給線和火力網前面,無異是自取死路。也因此日軍總在最後關頭因為「萬歲衝鋒」全滅,媒體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典故,稱之為「玉碎」。

畫家藤田嗣治,曾經在「阿圖島的玉碎」作品前,向每一位觀賞者敬禮。他在戰爭期間的作品備受爭議,被認為是支援軍方的帝國主義者。「玉碎」以為激勵士氣,掩飾戰爭失利的做法,顯然是軍方所授意。

因為「玉碎」實在太"美","美"得容不下一點差池。因此曾經發生明明已經「全滅」,結果卻有少部分生還者時,軍方會尷尬地派遣存活下來的士兵參與更危險的作戰,以求犧牲。這種典型的「不解決問題,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做法,在「玉碎」的故事中是經常發生的尷尬。

塔拉瓦戰役中,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被俘人數僅有個位數。沙灘上五位俘虜垂頭喪氣的照片,至今仍是太平洋戰爭的典藏畫面之一。其實,這五個人很可能就是塔拉瓦戰役唯五個活下來的日本兵。塔拉瓦戰役雖然犧牲巨大,但沒有如柴崎說的要打一百年,事實上不到一百小時就結束。美軍站穩陣腳,準備繼續往馬紹爾群島進擊。

「塔拉瓦玉碎」並不是第一場玉碎戰爭,也沒有像阿圖島那樣,被藤田嗣治這樣的名畫家紀錄,但卻實是很早期的玉碎戰爭。美軍搶佔了塔拉瓦機場,也讓後來的作戰有更多順利進展的機會,一路往日本挺進,讓日本本土備受威脅。吉里巴斯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地位由此可見。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世界上唯一服役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中國89式自行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