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史以來黃浦江上最大的一艘軍艦,鬧市區出現如此鉅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奇觀,今後幾年反倒會成為上海的定期一景了。萬里之外隔著螢幕我也能感受到075的威嚴雄壯,塢口的江面寬度只有500米,出塢時佔據了一半,滿滿的壓迫感。現場的朋友就說了一個詞“真大”,飛行甲板的高度比071的頂部還要高。
寫前面兩篇的時候075還在船塢裡遮遮掩掩,費了老大力氣從各個角度去解讀,現在廬山真面目大白天下,有種相見恨晚的親切感。蒐羅了網上能找到的所有圖片,加上朋友發過來的,前前後後重新審視一遍,結合跟“美利堅”號的對比談談直觀感受。
飛剪艏的前伸弧度比想象中的小很多,給人的感覺就是船頭比較“鈍”,而且水線以上有一段垂直段,竟隱約有點硫磺島級艦艏下部的影子。這倒不是說它的設計落後或者高速性差,傳遞出來的資訊是沒有刻意外漂加長飛行甲板的長度,控制排水量。美利堅級強化了航空功能,本身已經很長的艦體還有要充分利用甲板長度以支援F-35B短距起飛。
球鼻艏尺寸很大,呈紡錘型,從比例上看比美利堅級的還要大,美利堅級的球鼻艏是直筒的子彈頭型。聯想到中國產航母對“遼寧”艦、055對伯克級的球鼻艏,中國軍艦對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設計也越來越成熟,對改善航海效能有很大幫助。
艦艏飛行甲板下的層高比美利堅級大,側面折線很低,像055那樣接近水面,這樣處理能提高前半部艦體的內部容積。
艦島位置居中:如果不計入艦橋前方細長條的武器平臺,美利堅級的艦橋主體部分大約位於全艦的3/5處,這也是美國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主流設計風格,優先支援航空作業,艦島儘量往後放,騰出甲板停放更多飛機;而西北風級和“戴高樂”號一樣偏向航海能力,艦島非常靠前;075不偏不倚正好在中間,航空航海兼顧。
航空控制室完全突出在艦島外,分上下兩層,視野比美利堅級傳統的六角形塔臺要好得多。而且這個突出的控制室呈倒三角錐型,所有立面都是傾斜的,隱身效果非常好。下層的側窗是一整片的,在中篇的示意圖裡因為看不清楚畫成了兩片。
印象中兩棲攻擊艦裡只有英國的“海洋”號裝有類似的特大號吊車,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後面甲板上攜帶的一套摺疊浮動碼頭吊放到海面上,然後通過艦艉跳板把車輛直接解除安裝到登陸艇上,作為沒有塢艙的一個簡易替代方案。另外說一句,“海洋”號的艦島和煙囪佈局和075相當像,當然隱身效能和雷達電子裝置要差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