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軍工以精密著稱,在火炮上著名的88毫米火炮系列讓盟軍坦克聞風喪膽,口徑稍小的70倍徑75毫米炮也是經典的“坦克開罐器”,後期更是推出了128毫米口徑坦克炮,在這款火炮面前,任何一種大規模投入使用的盟軍坦克都無法抵擋。儘管德國火炮如此優秀,但是二戰最強的火炮卻不是德國人設計製造的,而是英國的QF32磅炮。
3.7英寸高炮
二戰英國的火炮口徑普遍偏小(戰艦除外),二戰初期不管是坦克主炮還是步兵反坦克炮,都採用2磅炮(40毫米口徑),此時德軍也普遍採用37毫米口徑炮,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但是隨著德軍將坦克火力提升至50、75毫米之後,英軍卻在6磅炮(57毫米口徑)上裹足不前,快到二戰中期才推出著名的17磅炮。究其原因,主要是英國在火炮彈藥上的技術優勢。二戰時英國將海軍戰艦上的穿甲彈技術用於火炮,在二戰中開出了兩種彈藥流派,一種是椎膛炮,另一種是脫殼穿甲彈的前身,兩種彈藥流派都有著不錯的穿甲能力,一時之間難以分出高低。
QF2磅炮
隨著時間的推進,英國逐漸發現椎膛炮的實用性較差,無法滿足戰場的實際需求,於是專心研發脫殼穿甲彈,最早的成品就是17磅炮,不過為了應對未來升級的坦克裝甲,1942年英國就提出了17磅炮的繼任者--QF32磅炮。
英國最初打算髮展一門55磅炮(123毫米口徑),但是經過論證,這樣大的火炮口徑不僅會帶來十分沉重的炮身,而且穿甲能力提升有限,實戰效果很差。經過反覆的論證,英國最終放棄了椎膛炮和55磅炮,選擇了3.7英寸(94毫米)口徑,並將17磅炮的彈藥經驗借鑑過來。
泥濘中的6磅炮
當時英國有3.7英寸大口徑防空炮,這種火炮本身彈道效能優異,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反坦克功能,具備改裝成專業反坦克炮的條件,在北非戰場上,確實有英軍用它來反坦克作戰。3.7英寸防空炮本身穿甲效能就很優異了,發射普通穿甲彈,可在200米外擊穿30°斜角放置的139毫米鋼裝甲,940米外可擊穿114毫米鋼裝甲,僅這組資料就已經強於早期的88炮了。最初英國人認為3.7英寸火炮的30磅炮彈反坦克能力不足,將彈藥重量升級到37磅,並造出樣炮EX1,在1944年的測試中發現,37磅炮彈效果並不突出,最後將重量下降到32磅,最終QF32磅炮被定型。
3.7英寸炮
QF32磅炮在發射 APCBC/T Mk.3彈藥時,在0距離上能夠擊穿30°放置的178毫米鋼裝甲,在940米外能夠擊穿158毫米,發射另外一種高速穿甲彈時,相應的資料為245毫米和216毫米。
鼠式超重型坦克
英軍還有一種代號“花瓣”的APDS炮彈,也就是一種與現代脫殼穿甲彈十分接近的彈藥,發射時彈藥能夠達到1539米每秒的初速度,測試中能夠輕鬆擊穿100碼外呈50°、45°、40°放置的200毫米均質鋼裝甲,換算成垂直鋼裝甲穿深則為311毫米,已經接近正式的第一代脫殼穿甲彈了。
如此優異的效能已經將同時期大部分火炮甩在身後,第一款裝備此炮的坦克為“土龜”重型突擊坦克(更多的稱它為坦克殲擊車),二戰末期德軍研製“鼠”式超重型坦克,雖然“鼠”式的防護能力堪稱頂級,但是在QF32磅炮面前並沒有什麼優勢,只有被擊穿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