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朝鮮戰爭,就繞不開“史密斯特遣隊”。作為第一支入朝作戰的美軍部隊,他們打響了“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的第一槍。然而,在戰後出版的老兵回憶錄中,很少提到“史密斯特遣隊”。
米勒1950年7月4日擔任“史密斯特遣隊”的炮兵指揮官,所謂“特遣隊”是由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連組成的先頭部隊,他們隸屬於最早入朝的美軍第24師第21團,當天的任務是在平澤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遲滯北朝軍的進攻。
特遣隊以步兵指揮官查理斯.史密斯中校命名,他們有步兵406人,炮兵134人,6門105mm榴彈炮。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時,這些美國大兵還在日本九州的街頭閒逛,6天后史密斯特遣隊作為第一支美軍部隊抵達朝鮮。
史密斯特遣隊抵達朝鮮
7月5日凌晨,史密斯特遣隊在韓國平澤北部的烏山峽谷地帶,精心設定了一塊阻擊陣地。公路穿過狹長型的峽谷谷底,特遣隊的兵力就埋伏在谷口兩側的高地上。這個位置的火力不僅可以覆蓋整個谷底,而且還可以覆蓋附近的鐵路線。
早上7:30分,大雨轉中雨,8輛北朝軍的蘇制T-34坦克出現在谷口。與其說是震驚,不如說是尷尬更為貼切,當他們的炮兵首先對坦克開火後,這些坦克並沒有轉動炮塔還擊,甚至沒有減速,而是繼續以均勻的速度從山谷穿過,似乎無視他們的存在。
炮兵指揮官米勒眼睜睜地看著坦克逐漸逼近步兵陣地,他回憶道:“小夥子們拿起所有的武器,75mm無後坐力炮,2.34英寸巴祖卡火箭筒,從反斜面發射的迫擊炮彈,但他們沒有擊毀任何一輛坦克。坦克爬上他們堅守的山坡,85mm炮和重機槍向他們猛烈開火”。
美軍少尉奧利.康納連續發射了22枚反坦克火箭彈,最近的一枚距離坦克不到20米,除了在坦克上留下白印子外。依然毫無作用。
美軍的巴祖卡火箭筒
米勒繼續回憶:“我急忙命令炮兵換上珍貴的反坦克彈射擊,兩輛坦克停了下來,其中一輛開始冒煙,當我們繼續裝彈時,炮彈卡住了”。
戰後有人評價這時候的美軍:“實際上,他們不懂坦克戰”。對付坦克的最好武器正是坦克,各種大炮,甚至反坦克炮都難以應付坦克,蘇聯已經在二戰歐洲戰場總結出坦克戰的教訓,他們訓練出來的北朝坦克兵,已經熟練掌握了蘇軍的作戰技巧,當然,除此之外,他們還學到了別的。
那輛冒煙的坦克艙蓋突然開啟,三名北朝坦克兵爬了出來,正當美國兵準備抓俘虜時,一名北朝坦克兵徑直向他們衝過來,他端起手裡的波波沙衝鋒槍,當場打死一名美軍機槍射手,他成為朝鮮戰爭中第一名陣亡的美軍。緊接著三名北朝坦克兵也倒在彈雨中。
一輛被擊毀的T34
剩下的坦克穿過步兵陣地,向炮兵陣地衝過來,米勒命令調整射擊角度,幾乎平射第一輛近在咫尺的坦克,坦克踉蹌了一下向右邊轉彎,側面暴露給了美軍。片刻之後,艙蓋裡伸出一隻手,揮舞著一條白色的毛巾。米勒帶著部下接近坦克。突然,坦克裡的人探出身來,端起槍向他們掃射,一顆子彈擊穿了米勒的小腿,士兵們連忙開槍擊斃了這名坦克手。
指揮官負傷,炮兵們出現了慌亂,米勒回憶道:“我傷得不重,簡單包紮了傷口,更多的坦克開過來,有些坦克上搭乘著北朝步兵。我們一些年輕計程車兵開始後退,我連忙召集軍官和士官填補炮位,我們又擊中了兩輛坦克,與此同時,我們的一門炮也被摧毀了,身後的後勤車輛起火燃燒。8輛坦克後面還有25輛,然而他們並沒有停下來,邊開火邊衝過了我們的陣地”。
美軍的炮兵
史密斯特遣隊慶幸坦克沒有停下來全殲他們,與此同時也有一種羞憤,軍官們四處收攏打散計程車兵,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居然沒有一個人檢查炮兵和步兵之間的電話線,也沒有派出聯絡官進行溝通,可悲又有些可笑的事情很快發生了。
谷口再次出現北朝坦克,這次只有三輛,但在它們的身後,浩浩蕩蕩的跟著長達6英里的步兵縱隊,粗略估計至少有5000人,北朝第4師兩個團的主力出現了,他們有的坐著卡車,有的步行,隊伍裡傳出歌聲。他們接近美軍陣地時,有條不紊地展開隊形,三輛坦克抵近美軍陣地500米處開火,掩護步兵發起衝鋒。
史密斯拿起電話呼叫炮火支援,這才發現電話線已經斷了,他又取出無線電報話機呼叫,報話機裡沒有一點聲音,從日本出發的時候,不僅沒有人檢查報話機,連反坦克地雷也忘記在機場了。
上千北朝軍潮水一樣衝向美軍陣地,其餘的快速從兩翼包抄,史密斯打退了第一波的進攻,但很快發現馬上就要陷入重圍,他只好下令撤退。
撤退中的美軍付出了最慘重的傷亡,他們慌不擇路湧進了稻田,雨後的稻田泥濘不堪,三五成群的美軍在機槍和迫擊炮的射擊下成了靶子。撤退迅速演變成了潰散。抬著擔架的美軍一個個被子彈打倒,不得已大約三十多名美軍傷員被扔在稻田裡。他們丟失了所有重灌備,史密斯帶著殘部到達停車場,這才發現所有車輛都已經被摧毀。原來第一波坦克已經斷了他們的退路,把他們留給後面的步兵全殲。
在2005年的採訪中,當記者質疑米勒,為什麼沒有給步兵提供炮火支援時,他解釋道:“通訊出現了嚴重問題,我不清楚發生了什麼,我派出了聯絡官,火力太猛他們無法衝過去。後來我才知道史密斯以為我們已經被坦克殲滅了。他們撤出堅固的工事是個災難,部隊失去了控制,遭受了嚴重傷亡,他們零零散散地撤到我的陣地,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米勒和史密斯的殘部匯合在一起,他們拆掉了大炮上的炮栓和觀測鏡,一起向後方逃去,幸好米勒還有幾輛沒有損壞的車輛,沿途他們蒐羅了大約100名潰兵。第二天終於到達美軍第34團陣地。
此戰美方公佈損失185人,但另一份報告稱倖存250人,史密斯特遣隊出發時540人。
1950年的朝鮮
自此,美軍中出現了一條流傳數十年的諺語:“不要再當史密斯特遣隊”。用來形容缺乏訓練,指揮水平低下,戰前準備不足,而又無視客觀情況,妄自尊大的部隊。
米勒對這種言論非常不滿,他說他的部隊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先後打退10次敵人進攻,在反坦克武器缺乏的情況下勇敢的近距離作戰。他更多地把這次失敗歸因於上層的失誤,對部隊預算的削減,部隊無法裝備更好的武器。
維基百科人物裡史密斯和米勒只有寥寥數語,倒是有朝鮮戰爭第一個陣亡的美軍士兵的詳細事蹟。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史密斯特遣隊的烏山之戰從上層到基層都存在嚴重的失誤,麥克阿瑟認為只要美軍一出現,北朝軍隊就會立刻停止進攻,他甚至認為派出美軍一個師就可以應付北朝軍隊。美軍中的基層軍官則認為北朝軍頂多算準軍事組織,朝鮮被日本統治35年,太平洋上的日軍不過如此。他們的作戰經驗除了游擊隊外,就僅限於中國的內戰。
抵達朝鮮的美軍第24師
普通士兵平均年齡只有21歲,很少有人參加過二戰,駐紮日本的美軍訓練更像是野餐,參戰的命令一下達,各部門立刻陷入混亂,他們將反坦克地雷留在機場,忘記帶無線報話機的電池,米勒的炮兵明知道北朝軍有T34坦克,但只攜帶了少量反坦克炮彈,步兵使用的2.36英寸火箭筒無法摧毀T34坦克,但早在五年前的歐洲戰場,美軍就已經裝備能擊毀德國坦克的3.6英寸巴祖卡火箭筒,但不知什麼原因,沒人提醒也無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