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進入80年代,中國與眾多西方國家建立起廣泛的外交、經貿聯絡,中國利用這段“蜜月期”,引進了許多武器裝備。這些裝備有的至今仍在部隊服役,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很低調,曝光率不高,但影響深遠。小編將通過幾篇文章,對80年代“蜜月期”中國引進的西方武器裝備予以系統介紹,以饗讀者。

奧地利|GHN 45型45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

現在,要問中國軍工最靚麗的名片是什麼,很多人會回答:無人機、火箭炮;可在20年前,要問同樣的問題,軍迷一定會回答: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997年,中國155自行火炮開啟科威特市場,之後又拿下了沙特、阿爾及利亞的訂單。就是這樣一門優秀的自行火炮,居然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原因很簡單,更先進的還在後面,那就是52倍口徑的PLZ-05型155毫米加榴炮。說到這裡,細心的軍迷不禁會問:中國火炮為什麼這麼牛?中國長期仿製、生產蘇式火炮,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世界火炮工廠”?自衛反擊戰不是用的152、130,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155?這一切都得從80年代“蜜月期”,中國引進的155加榴炮講起。

中國產“新”炮,生不逢時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從蘇聯引進了M-46 130與M-47 152加農炮技術,中國產59式130毫米加農炮順利定型並裝備部隊,與66式152毫米加榴炮一起,成為中國制式裝備,並佔據軍炮主力位置近50年。相較於130加農炮,152加農炮的研發道路十分坎坷。早在1958年,中國就開始了152加農炮的仿製、研發工作,但因火炮過於笨重、缺少重型牽引車輛作罷;之後,中國開始新一代152加農炮研製,進展並不順利,又經歷了三上兩下,終於在1986年設計定型,命名為86式152毫米加農炮,前後歷時27年,152加農炮專案成為名副其實的“長鬍子專案”(還有2個,懂的不妨留言聊聊)。

在老山參戰的86式152毫米加農炮,此炮尚未定型,屬戰場試驗

86式152毫米加農炮是當時中國自行研製的射程最遠(30千米),威力最大(彈丸重48千克),炮身最長(8.06米)的大口徑火炮。該炮許多部件與66式152毫米加榴炮相同,解決了30.57升藥室與53.7倍身管適配問題,創造性地使用了單室衝擊式炮口制退器與焊接鋼藥筒,1988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炮曾在老山前線試用,憑藉遠射程、大威力迅速打啞了越軍所有火炮,獲得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1983年,該炮在正式定型、裝備我軍前,先通過了外貿鑑定,併成功出口中東某國(應該是伊拉克,數百門炮+近20萬發彈,國內二手炮直接拉走),為中國換來了寶貴的外匯。

雖然在當時,86式155毫米加農炮是一款新裝備,但設計思想還停留在50、60年代,從效能上看,它已經不“新”了。70年代末,西方大門開啟後,中國堅持兩條腿走路,派員考察了西方155加榴炮,被其效能打動,決定淘汰單純的加農炮,155加榴炮+122榴彈炮將構成未來的火力支援體系。當時,中國看上的155炮就是加拿大國際空間研究公司(以下簡稱S公司)生產的CG-45型45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設計師是大名鼎鼎的布林博士。

布林博士(左四)與他的火箭炮彈

繞道引進,曲折發展

1981年,布林博士訪問中國,拜訪華東工學院(現南京理工大學)等軍工企業、院校,並向有關人員表示:願意向中國銷售GC-45及相關技術。在當時,布林博士領導研發的這門GC-45型155加榴炮,引領了45倍口徑155火炮發展的潮流,配套的全膛底排彈也屬於新技術。在長期軍事封鎖後能了解到西方先進技術,機會十分難得;在當時的條件下,該火炮系統報價也十分理想。

但也有反對的聲音:如該炮火線高,更適合高大的西方人;引進西方標準火炮,長期沿用的蘇聯裝備、訓練體系需要修改;老炮彈庫存大,新炮彈加工難度大,射擊精度差並不高等。經過反覆討論,相關部門定下了“不反對,不列裝,不出錢”的基調。但在72式新85高炮總師李洪昌和107火箭炮總師楊蔭桐的主張下,兵器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前身,後拆分為兵器工業集團和兵器裝備集團)決定自費同國外公司聯絡,進口該炮。

受國際影響,中國並未直接從加拿大S公司引進CG-45,而是繞道奧地利(與英國L7型105毫米坦克炮一樣),1982年從VA公司(奧鋼盟Voestalpine AG),購進2門授權生產的GHN-45,並從其他渠道購進了相關各型炮彈。經過靶場測試,肯定了該炮的技術優勢,並派出專家組對該炮的生產環節進行考察。1983年9月,楊尚昆和張愛萍觀看該炮操炮展示後,同意引進相關技術。經過一系列談判,1984年2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批准引進布林博士的全套技術,並將155毫米作為我軍重型火炮的標準口徑。

1985年,兵器部與布林博士創辦的S公司談判引進155毫米火炮事宜;1985年9月22日,該專案正式獲批,這一專案也被稱為922工程,除火炮實物外,922工程還引進了數條生產線,並派出400餘人的研討班,向火炮專家布林博士、內彈道專家薩摩菲爾德教授、外彈道專家莫非博士等西方領軍人物拜師學藝,學到了西方在火炮設計、定型、實驗上的相關技術,這些人日後成為中國火炮行業的強力支柱。

雖然軍方對155加榴炮並不感冒,但引進合同已經簽訂,引進回來的武器裝備不裝備部隊,勢必造成巨大浪費。為破解這一難題,兵器部將該炮作為閱兵裝備上報,裝備方陣清單獲批後,軍方隨即採購了20門中國產155加榴炮,為整個155火炮引進和中國產化注入一劑強心針,並提供了資金保障。該炮也就是後來的PLL-01式,即中國產GHN-45(縮小了炮室),外貿型被稱為W88/89式。

中國PLL-01式155毫米加榴炮

系出名門,彈藥革命

火炮在設計時,藥室容積與身管長度需保持在合適比例。70年代,西方國家著手研發下一代火炮,在確定新型155加榴炮的藥室容積為23升之後,美、英、法、西德等國先後提出身管長度從45倍口徑到58倍口徑不等的數種方案。由於技術難度最小,加上布林博士天才的設計能力,45倍口徑方案才在70年代末首先成熟起來,這就是CG-45型155毫米加榴炮。

為提升火炮效能,特別是最大射程,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大藥室容積,使火炮在不增大膛壓的情況下,提高初速,但代價是火藥燃燒不充分,炮口火焰大、膛壓高,彈丸出膛後張動加劇,精度下降,炮管燒蝕加重,壽命低;二是使用新型彈藥,優化氣動外形,這就是底凹彈與底排彈。底凹彈由英國src公司首創,它沒有傳統彈丸中部的圓柱形過渡,彈體成兩頭拉長的弧線形結構,看上去形似兩頭尖尖的棗核,因此稱為棗核彈。

與普通炮彈相比,棗核彈長徑比更大(1:5提高到1:7-8),重心靠前,具有非常好的氣動特性,可以減少30%的空氣阻力,射程可增加10%。底排彈就是在非棗核彈的底部加裝藥柱,彈丸飛行過程中,通過燃燒底排藥柱向彈底低壓區域補充燃氣,降低彈體前後壓力差,,即渦阻。目前,中國的155毫米火炮就採用了遠端全膛底排榴彈。80年代初,這種新式彈藥並不成熟。由於缺少圓柱部,彈丸膛內運動不平穩,射擊精度不好;彈體上加裝了舵片,加工也很困難;改變彈丸外形並增加底部凹陷後,裝藥量減少,威力就有明顯降低。

常規152彈丸與藥筒

經過長期試驗和研究,科研人員發現80年代隨922工程引進的圖紙、資料並不完美,甚至存在不少錯誤。為將引進的155炮技術發揮最大潛力,必須排除問題,自力更生。軍工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到1989年時,中國產棗核彈打靶,精度已經超過原裝產品。 1990年,長期與中東國家保持緊密關係的布林博士遇刺身亡,與其深化合作再無可能。令人欣喜的是,至80年代末,922工程引進的相關技術已被吃透,並與從英國引進的電渣重熔、液壓自緊裝置、超高功率電爐和技術結合起來,國內已經能夠生產出全套品質過硬的155火炮和彈藥。

青出於藍,走向世界

雖然有了閱兵方陣的20門訂單墊底,但軍方並未提出追加155牽引火炮訂單。為了維持155炮生產線,軍工企業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1988年秋天,在某射擊場舉辦的北京國際防務展上,外貿型155毫米加榴炮(W88式)迎來首秀,155毫米牽引火炮的表現給科威特國防部的官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威特,世界第四大儲油國。科威特北部,強鄰伊拉克隊其石油資源虎視眈眈。作為中東強國,伊拉克對新式武器裝備有著敏銳的嗅覺,薩達姆本人與布林博士交談甚歡,伊拉克也是早期列裝GC-45的幾個國家之一。為在地面與伊拉克火炮抗衡,購入新型155毫米火炮勢在必行,與GC-45系出同源的中國新型155毫米加榴炮屬於重點考察物件。

中國產45倍155近親,南非G5、G6也被推向國際市場

但是,海灣戰爭的爆發,讓這一切都不得不暫停。海灣戰爭後,美國乘勢推銷其M109自行加榴炮,雖然已經物是人非,中國軍工人不甘心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繼續向科威特推銷外貿型155毫米火炮。此時,參與國際競爭的已經不再是155毫米牽引火炮,而是PLZ-45自行加榴炮,除此,還有與之配套的偵察車、彈藥運輸車等。最終,經過多方努力,PLZ-45自行加榴炮(全套系統)在1997年成功出口科威特,後又出口沙特、阿爾及利亞,數量超過200門,超過德國Pzh-2000的銷量。

PLZ-45型自行加榴炮及彈藥,宣傳海報

炮彈方面,97年第一次出口時,就隨炮售出底凹彈與底排彈7萬多枚;2000年之後,155炮彈總銷量超過50萬枚。客觀來講,中國火炮和炮彈暢銷國際市場,必須感謝80年代引進西方45倍口徑新型火炮的決定。90年代,西方國家還在大量使用39倍,並潛心研發52倍口徑155加榴炮。中國PLZ-45、南非G-5、G-6等火炮憑藉身管(45>39倍)與棗核彈帶來的射程優勢,大舉佔領市場。

從80年代開始,中國發展了39倍、45倍口徑和52倍口徑三個系列的155毫米火炮,吸收東西方優勢,形成了一個口徑、兩種膛線、三種炮管長度、四個平臺的完整155毫米火炮體系,成為世界上155火炮品種最多的國家。現在AH-4型155毫米超輕榴彈炮與SH-15型155毫米卡車炮已成為新的明星產品,AH-4出口即被用於實戰,SH-11“大八輪”自行火炮更是帶著訂單誕生。中國雖然在卡車炮領域起步較晚,但到目前,已研發了十多種卡車炮,型號數量幾乎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總和。

SH-11“大八輪”自行火炮誕生就不擔心銷售

謹慎換裝,世界領先

雖然90年代中國就出口了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但新型155加榴炮遲遲不見裝備部隊,直到2015年設計定型,開始量產至今。其實,1991年中國就立項研發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系統,並確定了逐步以155毫米火炮取代現役裝備的“以一代三(130、152、122)”的中、長期換代發展思路。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統設計之初就具有前瞻性,目標就是21世紀的頭20、30年仍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該專案的研製起點高於美國M109A6和俄羅斯2S19,居世界領先水平的德國Pzh-2000對華封鎖,只能立足國內基礎研製,和同期在研的其他引進技術專案相比,難度相對更大。

Pzh-2000至今仍是國際標杆

PLZ-05與PLZ-45相比變化非常大,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借鑑俄式裝備,設計雙層自動裝彈機,與PLZ-45的半自動裝彈機相比,射速更高。二是採用圓柱彈,為應對飛行阻力的增加,同時控制膛壓,PLZ-05採用了更長的52倍身管,其最大膛壓低於GC-45,彈丸初速卻高於CG-45,最大射程與之相當或超越(配合新型全膛底排彈,PLZ-05最大射程超過50公里,發射新型火箭增程底排彈時,最大射程可達70公里);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提高了20%(底凹彈提高20%,底排彈提高24%),身管壽命超過1000發。

三是延續傳統,使用藥筒裝藥。該炮總師接受媒體採訪時,驕傲的表示,PLZ-05自行火炮效能僅次於德國Pzh-2000(無視南韓K-9,中國火炮80、90年代闖蕩中東時南韓還不知道在幹啥呢),考慮到價格,小編認為完全可以接受。回顧這段歷史,小編感慨,80年代引進西方155毫米45倍加榴炮技術,以及相關的特種鋼冶煉、火炮加工技術,讓中國在經歷幾十年的封閉後,突然就站上了巨人的肩膀,並幸運地抓住了90年代末、本世紀初國際火炮市場的機遇,讓中國火炮走向世界,為包括155在內的新型火炮研發注入動力。中國成為世界火炮強國,既是時代的機緣,也要感謝老一代軍工人的執著與智慧,向他們致敬!

05式自行加榴炮發射底排增程炮彈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空軍背後捅刀子,哈梅內伊誓言報復,伊朗升起紅旗釋放明確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