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工業水平比歐美列強差遠了。日本陸軍的輕武器十分落後,除了幾種輕,重機槍外,沒有自動武器,而美軍、德軍,英軍,蘇軍都有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甚至連中國的國軍嫡系和部分也裝備了不少先進的歐洲產自動武器。

1935年,日本陸軍在實戰中領教中國軍隊衝鋒槍的威力後,方才開始試製衝鋒槍。當時是由中央工業公司的南部槍械廠具體負責這一工作,試製人員將其稱為南部式衝鋒槍,其彈匣可放50發子彈。彈匣呈弧線形,插在槍的左面,為弧形。隨著試製工作的進展,彈匣逐漸被移至左側面並呈水平狀,相仿於德國的MP18衝鋒槍,這是為了臥射時更方便,這一設計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最後該槍於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紀年2600年,所以起了百式衝鋒槍的名稱,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百式衝鋒槍為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量產的衝鋒槍。

百式衝鋒槍共分為前期型、後期型和摺疊槍托型三種,產量分別是1000、1萬和數百支。百式衝鋒槍全長900毫米,槍管長280毫米,槍重4.2公斤,射速達到了每分鐘700發,使用8mm南部子彈,可以使用30發或發裝彈的彈匣,有效射擊120米,最大射擊距離600米。百式衝鋒槍的三種型號均裝有雙腳架,其準星是切線型的,從50-600米之間,每50米的射程為一個刻度。後期槍身下不再裝有刺刀柄,而是直接裝在槍頭部位,準星也變得更為簡潔並予以固定,雙腳架也被取消了。與此同時,彈匣也變得更加結實,當然因此也就無法與早期的衝鋒槍互換。這種後期槍型也稱為實戰型,主要是為了使生產工序更簡單。最後的摺疊槍托型是將早期的槍托在衝鋒槍的結構後端形成摺頁式,主要配備空降部隊和駐太平洋部隊。

百式衝鋒槍槍身外附有散熱孔,還安裝了刺刀。這在其他國家的衝鋒槍中是很罕見的。國際上設計衝鋒槍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通過密集的火力給敵人以威懾,但日本陸軍卻對白刃戰有著特別的執著,往往在戰鬥的最後階段拚刺刀。戰術思想落後的日本人認為:步槍打得比衝鋒槍準,寧可保證步槍和彈藥的品質,也不浪費寶貴資源造衝鋒槍。另外,生產力有限,無法大量的製造衝鋒槍和彈藥。這使得百式衝鋒槍一直沒有列為步兵標準武器。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C-4:安全性極強的口香糖炸藥,越戰中被美軍士兵用來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