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參考訊息報道,近日,日本學者撰文,稱中國持續在陸海空、太空和網路空間彰顯軍事實力。這位學者更多的是從太空、資訊、網路等新質作戰力量角度分析,值得我們思考。

2019年國慶閱兵,除了引人注意的東風41、巨浪2、東風17、東風26等明星裝備,還有4個資訊作戰方隊,凸顯了解放軍獲得網路空間作戰優勢的能力,以網路為基礎,綜合運用物聯網、大資料管理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這是未來資訊化向智慧化作戰過渡的前提。

盤點中國航母和潛艇未來發展趨勢,指出2021年很可能啟動建造第三艘中國產航母,預計到2030年前將擁有四艘航母戰鬥部,當之無愧成為全球第二強海軍力量。只是第三艘航母是否能上核動力和電磁彈射,值得期待。對於潛艇,我們越來越前出印度洋,加之航母戰鬥群,解放軍海軍對於南亞、中東和非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裡,人民海軍就跟隨保衛到哪裡,這是我們發展的目標,未來必將不只一個“吉布地”海外基地。

對於解放軍在太空和網路領域的作戰能力,軍改後成立了戰略支援部隊,這是一支神祕的高科技新質作戰力量。中國2020年將建成30顆以上衛星組網的北斗三號系統,全球定位精度10m以內,擺脫對GPS依賴。北斗決定的時空基準是任何一型裝備作戰運用的前提和基礎,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未來作戰,太空將首當其衝,沒有“眼睛”“耳朵”等作戰支援,現代資訊化戰爭將無從打起,所以美軍十分關心太空衛星設施的保護。網路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美軍發動對伊朗核反應堆的“震網”行動,讓我們認識到網路戰的強大殺傷力。因此,在太空和網路新戰場,我們必須搶佔制高點。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射程5000公里,核常兼備,能打航母:東風26遠端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