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於1972年1月7日,駕駛強-5甲飛機,成功地投擲了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使這次核試驗獲得圓滿結果。
氫彈,也被稱作熱核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氫彈的殺傷破壞因素與原子彈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
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TNT當量,氫彈的威力則可大至幾千萬噸級TNT當量,其爆炸達到的溫度約為100億度,亦即太陽中心溫度的1000倍。
就其原理來說,現在大多數氫彈並不是“純淨”的聚變核武器,確切的說,它們應該叫“三相彈”,裂變引發聚變,聚變釋放出的中子誘發出更劇烈的裂變即所謂的“裂變-聚變-裂變”。
正因如此,它才具有了空前絕後的威力。
1949年9月蘇聯的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使美國大為震驚,從便於戰略考慮必須製造出威力更大的炸彈。
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研製氫彈。
1951年5月,氫彈原理試驗準備工作就序,試驗彈代號“喬治”,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試驗場進行。極其笨重(達62噸)的試驗裝置放在60餘米的鋼架上,裝置以液態氘作為核聚變原料,並有冷卻系統使氘處於極低溫。試驗證明爆炸威力大大超過原子彈。
1952年11月1日又一個氫彈試驗裝置“常春藤麥克”在太平洋的埃內韋塔克環礁上爆炸。該裝置高6米,直徑為1.8米,重達65噸,看上去像個大暖瓶,爆炸威力達10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廣島型原子彈的500倍。“常春藤麥克”體積比一輛載重汽車還大,它必須裝有笨重的製冷系統,這樣的裝置飛機、導彈都無法運載,沒有什麼實戰價值。
1953年8月,蘇聯宣佈氫彈試驗成功,當量40萬噸。其方案是採用鋰的一種同位素鋰─6和氘的化合物──氘化鋰作核燃料。氘化鋰是固體,不需冷卻壓縮,製作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便於運載。這種氫彈稱為“乾式”氫彈,所以蘇聯是第一個成功把氫彈實用化的國家。
1954年,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在比基尼島試驗成功。
隨後英國(1957年5月15日)擁有氫彈。
中國於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進行氫彈原理試驗,當量30萬噸。
1967年6月17日由飛機空投的330萬噸當量的氫彈試驗獲得成功。
1971年12月30日,在中國西部靶場作實用氫彈的投擲試驗,由於掛彈推離線構出了故障,三次均未投下,因而強--5甲不得不帶氫彈返場著陸。
1972年1月7日,在充分優化和訓練純熟條件下,中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強--5甲飛機,成功地投擲了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使這次核試驗獲得圓滿結果。
包括氫彈在內的“兩彈一星”鑄就了共和國的核盾牌,奠定了中國國防安全體系的基石。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全面的封鎖和打壓,多次對我實施核威脅。
“兩彈一星”為中國戰略核力量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裝備保障,促進了中國戰略威懾體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