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T-34危機中的應急產物

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動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的侵略作戰行動,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迅速入侵蘇聯。戰爭初期,德軍一路勢如破竹。而蘇聯方面則由於對德軍的侵略軍勢有著嚴重的預估不足,再加上當時蘇軍自己的後勤也難以維繼。導致基輔,斯摩稜斯克等重要城市相繼失陷,大量蘇軍部隊和裝備成建制被俘。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德軍就在前線遇到了強大的對手,這就是蘇聯的T-34坦克。T-34坦克擁有一門76mm火炮,45毫米的傾斜裝甲,不論是機動性,火力還是防護都十分均衡。而當時德國投入到巴巴羅薩計劃中的裝甲部隊中,多半仍然是二號坦克,35T坦克這樣的輕型車輛,以及少量裝備37mm坦克炮的三號坦克和裝備短管火炮的四號坦克,這些坦克對付T-34是十分吃力的。而當時德軍主要裝備的37mm反坦克炮,更是獲得了一個“敲門磚”的綽號,所向披靡的德軍遇到了一個大麻煩,這就是“T-34危機”。

德軍當時主要的反坦克武器37mm反坦克炮面對T-34時十分的無力

T-34危機對德軍裝甲發展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遇到T-34坦克之前,德軍設計的坦克清一色都使用了垂直裝甲的設計。即便是虎式坦克,其整體佈局也只能算是三號和四號的放大版。遭遇T-34坦克後,德軍坦克的設計全部都開始採用傾斜裝甲的佈置,例如豹式,虎王以及沒來得及量產的E系列,可見T-34對德軍的坦克設計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而經典的豹式坦克,就是德國應對T-34危機的直接產物。

戰爭初期,作為一種寶貴物資,繳獲的T-34一般會被德國統一修繕後自行裝備

遭遇到T-34坦克後,德軍驚異於這種坦克強大的效能,古德里安專門派遣了一個名為“戰車委員會(Panzerkommission)”的調查團對T-34坦克進行評估。隨後德國全面推翻了之前的20噸坦克計劃(胎死腹中的VK2001專案),因為當時德軍研製的新型坦克完全無法對蘇聯的T-34造成威脅。1941年11月,戴姆勒賓士和MAN公司接到了德國陸軍兵器局的訂單,該專案代號VK3002,旨在設計一種能夠與T-34抗衡的中型坦克,噸位在30噸到35噸左右,設計期限為4個月。

全面模仿還是另闢蹊徑,這是一個問題

1942年1月,就在設計任務剛剛提交不久後,戴姆勒賓士和MAN公司就相繼提交了設計方案。其中戴姆勒賓士的方案稱為VK3002(DB),該坦克其實就是T-34的翻版,底盤設計完全照搬T-34的佈局,使用柴油發動機、驅動輪後置以及克里斯蒂懸掛的設計也是完全照抄T-34,為了保持35噸以下的車重,該坦克搭載了一門60倍徑75mm火炮。

VK3002(DB)僅生產了一輛底盤,還沒有裝配完成

而MAN公司提交的設計方案稱為VK3002(MAN),相較於戴姆勒賓士的方案,該設計則相對較為保守,仍舊保留了德式坦克的設計風格。高大的車體,邁巴赫700匹馬力汽油發動機,仍舊使用扭杆懸掛的設計,搭載的是一門70倍徑75mm火炮,由於其超長的身管,穿甲能力甚至比虎式坦克的88mm坦克炮更勝一籌,而且其精度更高。兩個廠商的設計方案都很有特點,戴姆勒賓士的設計方案易於生產,但是其效能指標有所不足。而MAN公司的設計方案效能強大,但其重量嚴重超標,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資源和工時。

剛開始,希特勒更傾向於戴姆勒賓士方案,不過最終德軍還是選擇了MAN公司的設計方案。德軍最終敲定VK3002(MAN)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VK3002(DB)過於強調可生產性,導致其效能指標不足。VK3002(DB)更適合消耗戰,但是並不適合德軍強調的閃擊戰,德軍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快速突破的坦克。VK3002(DB)的外形輪廓與T-34極為相似,在戰場上辨識度低,容易引起友軍誤傷。當時德軍對新坦克的需求極為迫切,VK3002(MAN)能直接使用萊茵金屬公司此前為虎式設計的H2型炮塔,而VK3002(DB)的炮塔卻需要專門設計生產。德國缺乏製造柴油發動機的稀有金屬。

最終,基於上述幾點因素,德國陸軍兵器局於1942年5月14日正式批准使用MAN公司的設計方案,並定名為V號坦克。

豹變前夜,VK3002樣車概略

正在進行爬坡測試的VK3002(MAN)V1號樣車,該車輛並沒有安裝炮塔

1942年9月,MAN公司的VK3002(MAN)V1號樣車製造完成,該車輛僅僅作為一個行走實驗平臺,在德國陸軍兵器局六科手中接受各種測試工作。該車輛的正面首上裝甲厚度比量產型黑豹坦克薄20mm,僅有60mm,但是該車的整車重量仍嚴重超標,值得注意的是,該樣車從始至終都沒有安裝炮塔。

1942年9月底到10月初,MAN公司又生產出了VK3002(MAN)V2號樣車,這輛車才搭載了一個試製型的炮塔。咱們先來說說這個炮塔的來龍去脈,早在1941年7月,德國陸軍兵器局就命令萊茵金屬公司研製一種穿甲能力與克虜伯公司的56倍徑88mm坦克炮相當的主炮,剛開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是一門L/6075mm主炮,然而這門主炮的穿甲能力不盡如人意。隨後,萊茵金屬公司將主炮的倍改為徑L/70,又專門為其設計了一個炮塔。

虎式H2坦克的木質模型,其炮塔設計沿用到了後來的豹式坦克上

1942年2月,德國陸軍兵器局下令,將新炮塔安裝在虎式坦克上,其計劃是,在1943年3月前,生產線上的前100輛虎式坦克搭載我們常見的炮塔和88mm主炮,自第101輛開始搭載新型炮塔,這種計劃型號被稱為虎式H2型。不過,在MAN公司推出VK3002(MAN)方案後,德軍又決定由VK3002(MAN)方案搭載這種75mm主炮,最終,在1942年7月15日,德軍決定終止虎式H2專案。

而這款為虎式設計的炮塔和主炮,自然而然就被VK3002(MAN)方案繼承了,VK 3002(MAN)的炮塔基本上繼承了虎式H2專案的整體結構,但是其側面裝甲傾斜角度更高,同時炮塔左側增設以弧形裝甲,用來容納車長觀察塔,相比量產版本,V2號樣車的炮塔正面裝甲僅有80mm,而且V2號樣車使用的炮口制退器是雷速一四號G型坦克的圓形單孔制退器。

此外,VK3002(MAN)V1號樣車和V2號樣車的裝甲焊接方式都採用了直接連線,並沒有像後來的量產型豹式坦克那樣採用咬合連線。同時,兩輛樣車的驅動輪設計也與後來的量產型號截然不同,倒是與此前的虎式坦克較為類似。

窩彈區之殤

雖然VK3002(MAN)方案並沒有照搬T-34坦克的設計,但是其仍舊深受T-34坦克的影響,從其大角度傾斜的首上裝甲就可以看出。此外,萊茵金屬在設計VK3002(MAN)的炮塔的時候,也受到了T-34坦克的影響,安裝了一個大大的弧形炮盾。然而這種設計完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照搬。

T-34由於是前置炮塔,規避了窩彈區,而豹式坦克和虎王坦克初期型都有嚴重的窩彈區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來說,T-34坦克早期確實使用了圓弧形的炮塔正面裝甲,這種裝甲的防護效能也確實比較優良,然而德國人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敵方炮彈擊中弧形炮盾的下半部分時,會發生跳彈,從而直接擊穿脆弱的車體頂裝甲,而豹式坦克的炮塔與車體的連線處造成一處脆弱的窩彈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豹式坦克都一直在頂著這個明顯的弱點參與戰鬥,直到豹式G型才逐漸換上沒有窩彈區的新型炮盾。

為什麼T-34沒有這個弱點呢?因為T-34的整體佈局就是炮塔前置,其炮塔前緣與首上裝甲頂部齊平,即便敵方炮彈擊中炮塔正面的弧形裝甲發生跳彈,其跳彈方向正對的也是T-34坦克堅固的首上裝甲,所以T-34坦克的窩彈區缺陷並沒有那麼明顯。德國人雖然照搬了這一設計,卻忽視了窩彈區的問題,而且不僅是豹式坦克,德國人引以為傲的虎王坦克也出現了相同的問題,前50輛虎王坦克安裝的保時捷炮塔就有一個明顯的窩彈區,直到換裝亨舍爾炮塔這一問題才得到解決(其實這兩種炮塔都是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為方便區分,這裡仍然將其稱之為保時捷炮塔和亨舍爾炮塔)。

產量與單車品質,坦克設計的取捨哲學

黑豹坦克的效能令人印象深刻,其防護效能優良,機動性也非常不錯,同時那門穿甲能力極強的75mm坦克炮也擊毀了盟軍的無數裝甲車輛。事實上,一直到1944年,黑豹坦克在面對蘇軍強大的JS-2重型坦克時,仍然不落下風,直到今天,黑豹坦克都常常被評為二戰德國最優秀的坦克。但是這都是建立在該坦克複雜的工藝和高昂的生產成本上的。這樣不計成本的強調單車品質,確實能夠在閃電戰中佔得先機。

雖然黑豹坦克的整體效能十分強大,但是其產量相比蘇聯坦克卻有著巨大的差距

然而黑豹坦克開始服役的時候,德軍已經輸掉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希特勒這才意識到,德國嗎,面對的這個蘇聯與此前的西歐國家截然不同,是無法一口吞下的。黑豹D型首次參戰已經是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了。這時德國的情況已經急轉直下了,此前德國盲目樂觀,導致武器生產鬆懈,直到1943年之前,德國工人仍然實行8小時工作制。反觀蘇聯,為了應對全面戰爭實行24小時三班倒生產,而且徵召大量女性和未成年人進入工廠和生產線,在這種情況下,僅T-34坦克在戰爭時期的總產量就達5萬輛以上,超過了德軍生產的所有坦克和突擊炮數量的總和,這仗還怎麼打?

另一方面,T-34之所以產量如此巨大,並非是因為工時比豹式坦克短,這其實是一些軍事愛好者的誤區。之所以T-34的產量如此驚人,得益於其良好的生產性。在戰爭期間,T-34大量使用鑄造件替代焊接部件,甚至使用過土坯鑄造炮塔這種極其粗陋的生產方式。這使得T-34坦克能夠使用許多簡陋的裝置和非熟練工人就能夠生產,正因如此,戰爭時期蘇軍的坦克產量才能夠如此驚人,在近乎10倍與自己的對手面前,黑豹坦克只能算是一個不成功的模仿者。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快來看,這個登陸艦支隊舉辦15歲生日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