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5日,是我國出兵朝鮮抗美援朝戰爭70週年紀念日。我出生於1950年10月,正是我國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之時。1969年2月,我參軍入伍來到陸軍第十二軍三十四師一〇一步兵團。當兵18年中,我在連營基層呆的時間不長,倒有15年是在團、師司、政機關工作,並於1984年任命為該團政治處主任。因此,有較多機會接觸團、師、軍三級軍史,並較深入地研究、瞭解了上甘嶺戰役的相關情況。
上甘嶺戰役,先由十五軍擔任防禦任務。十多天後,由於炮火猛烈,戰鬥慘烈,十五軍一線兵力傷亡較大。志願軍總部隨即命令十二軍接替防禦任務。經數百次頑強戰鬥,我軍陣地巍然屹立,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上甘嶺之戰(美國稱之為“鐵三角戰役”),舉世矚目。從1952年10月14日凌晨3點,戰鬥在597.9和537.7兩高地打響,到12月13日537.7高地陣地完全恢復和鞏固,前後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在這區區3.7平方公里的一隅之地,敵我雙方共投入兵力10多萬人,其中美軍投入了美七師、美第187空降團、南朝鮮二師、南朝鮮九師以及加拿大步兵營、菲律賓營、哥倫比亞營、衣索比亞營、阿比西尼亞營等多國部隊七萬餘人。前後出動了飛機3000餘架次,投擲各式航空炸彈5000餘投,使用105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300多門,發射炮彈190餘萬發(上甘嶺陣地上最多的一天,以每秒6發的罕見密度落彈30多萬發),先後發動了900多次地面進攻,最後以傷亡25490人的慘痛代價而不得不鳴金收兵。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哀嘆:想不到鐵三角戰役,成了美軍的“凡爾登”。自此,美國軍人把中國軍隊視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美國軍人認為:只有擊敗過另一個強國部隊的軍隊,才堪稱世界強軍)。
美國西點軍校的作戰演習室裡,至今仍放著上甘嶺戰役的沙盤。對該役,美軍曾進行過數千次的電腦模擬戰,但至今仍弄不明白:上甘嶺為什麼久攻不下?中國的血肉之軀為什麼能對抗美軍武裝到牙齒的機械化部隊?
那麼,我軍之所以能在上甘嶺戰役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其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五、六十年過去了,現在回顧歷史,總結成功的主要經驗至少有以下四條:一是各級指揮員頭腦清、決心大、戰法活,指揮得當;二是一線指戰士具有英勇頑強、不屈不撓、敢打敢拼、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部隊有高昂計程車氣;三是步炮協同密切,我軍火炮雖然數量少、口徑小,但打得準、打得狠、打得及時;還有一條就是戰前在一線陣地構築了比較堅固的坑道,得以在猛烈地炮火之下,有效地儲存了必要的有生力量,即使表面陣地被敵軍一時佔領,我軍也能在夜間發起反擊奪回陣地,以致出現了世界戰爭史上獨有的晝敵夜我、陣地共存的奇觀,直至最後被我軍牢牢地控制。
上甘嶺戰鬥打響前,我軍為何能預先打出部分坑道用於藏兵囤物?這得從中共中央為志願軍確定的堅守防禦的作戰方針說起。
1950年10月19日開始,我百萬志願軍陸續分批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線。從10月25日,40軍在溫井首戰南朝鮮六師、39軍在雲山打美軍騎兵一師、42軍在黃草嶺阻擊美軍 第十軍開始,志願軍先後發起了五次戰役。到1951年6月中旬,敵我雙方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形成了戰略相持局面。雙方轉入戰略防禦後,都在正面構築了較為完整的防禦陣地體系。為適應戰爭和戰場形勢的新變化,在9月召開的志願軍黨委擴大會上,彭德懷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陣地攻堅與陣地防禦”的作戰思想。上報中共中央後,中央肯定了這一作戰思想,10月份明確提出了“持久的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
為貫徹執行這一作戰方針,志願軍司令部提出:在強大的敵人炮火面前,只有儲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1951年秋,志願軍司令部對各部隊的工事構築提出要求,號召前線各部隊大力開展築城運動,要求“主要工事最好是隧道式的,厚度要達5米以上”。
部隊投入築城運動後,開始時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掘開式”防禦工事的構築法:先挖一個掘開式掩體,再架上木料,覆蓋石塊、泥土,配之以垂壕、射擊掩體,形成野戰工事體系。為對付美軍強大的炮火,我軍構築的防禦工事的堅固程度,都大大超過了蘇軍《野戰築城規範》的要求,往往是一層木料一層泥石,再一層木料一層泥石,層層上疊,有的多達七層。但是,即便如此,也抗不住敵軍重型炸彈和大口徑炮彈的襲擊,指戰員含辛茹苦幾天才修建起來的工事,不需一支菸功夫就被敵軍炮火摧毀,並造成不少傷亡。
當時,十二軍奉命在金城一線組織防禦。指戰員針對掘開式掩蓋工事不能有效抗擊敵火襲擊,就召開軍事民主會,發動大家動腦筋想辦法。有的就提出:為何不學習傳說中的土行孫往地裡鑽的辦法呢?於是,開始在交通壕前沿壁上挖貓耳洞,挖深挖好後再將相鄰的兩個以小洞打通相連,形成小隧道。這種馬蹄形的小隧道,有進出口,活動方便,能抗住敵人炮火襲擊,又節省材料。1951年11月,十二軍35師七連和四連所挖的兩個掩蔽部,經受住了敵人重磅炮火的襲擊。這件事,引起上級首長的重視。十二軍立即發出指示,要求連以上陣地都要構築坑道。於是,各部隊呈現出一派構築地下長城的壯觀景象。
當時,三十四師是十二軍第二梯隊,其築城地域在唐峨山、烽火山、丁山一帶。其一○一團二營駐守的丁山,由於長期處於敵人炮火的嚴重封鎖之下,不要說林木炸沒了,就是山上的岩石也被炸得剝離斑白。
為了使全營坑道施工少走路,二營營長王明山、教導員王民善兩人研究後,決定成立兩個打坑道試驗小組:一個是四連肖國強小組,另一個是五連李國玉小組。
四連六班副班長肖國強帶領4名戰士,奉命到北側山腰打通一條42米的坑道。他們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中連續奮戰兩晝夜,但挖出的洞還待不下他們四個人。這樣下去,萬難按時完成任務。肖國強就琢磨如何苦幹加巧幹,當他隨手抓起一團雪在岩石的一個平面上擦時,岩石立即顯現出幾條細小的石縫。肖國強一拍大腿:有了!山石再堅硬,但也有縫隙,我們就先用大錘猛擊有縫的地方,震松後用鎬撬。如此一來,工效明顯提高。
經過連續奮戰,他們硬是用十字鐵鎬把坑道挖進了9米深。這時,上級配發了從祖國趕運來的鋼釺、鐵錘、炸藥、導火索,肖國強就開始摸索爆破作業的技術難題。不久,選眼、掌釺、打眼、裝藥、點炮、排煙、排啞炮等一系列爆破作業的技術難題,都被一一掌握。但是,配發的導火索一炮平均只給一米,這給施工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肖國強經過反覆試驗,成功地用擦槍布做成油稔子,接到導火索上,保證了爆破人員的安全。
經過28天的苦戰,他們提前32天打通了這條42米長的坑道,創造出日挖青石坑道1.5米的好成績。為前線施工部隊樹起了一槓紅旗。肖國強因此榮立一等功,並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穿山英雄”的稱號。
一○一團五連李國玉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了“二級穿山英雄”,並榮立一等功。他在施工中總結出將石頭分為難易不同的8種類型,分別採用不同挖掘方法。他還從實戰出發,讓坑道拐彎,挖成蛇形坑道,從而更利於有效地儲存自己。李國玉小組提前6天完成了一條33米的蛇形堅石坑道。
為了推廣他們的經驗,十二軍及時組織全軍連以上幹部到一○一團陣地召開了“築城工作現場會”,參觀見學坑道作業的方法和經驗。不久,志願軍副司令員陳賡親臨視察,充分肯定了一○一團的經驗。為此,志願軍司令部組織了全軍各部隊前往一○一團陣地參觀見學。由此,一○一團坑道作業的方法和經驗,由十二軍很快推廣到整個志願軍。
自此,志願軍百萬部隊憑鎬頭、鐵錘、鋼釺,奮戰數十日,在整個防禦前沿挖掘坑道1000餘公里,配套塹壕6000餘公里,地堡數千個,從而使包括上甘嶺在內的250公里防禦前線,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地下長城。
1952年9月,一○一團在金城前線,依託坑道堅守“618”陣地54晝夜,與敵激烈作戰反覆爭奪197次,以小的代價殲敵3950名。該團七連榮立集體一等功。而在上甘嶺戰役中,15軍和12軍依託坑道輪換作戰60晝夜,打退敵人進攻900餘次,在3.7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區殲敵“聯合國軍”25490人,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範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六日
金華市稅務局退休幹部 楊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