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隨著美國F-35的正式上艦,航母艦載機也邁入了四代機的行列,我們現有的殲-15已經無法對抗F-35C了,四代機上艦已經成為了必然,而我們只有兩款四代機,一款是殲-20,一款就是FC-31了,本文不比較他們誰適合上艦,只談論如果是FC-31上艦需要改進的方向。

改進型已經試飛,但是它的訊息倒是很少報道出來。

“鶻鷹”的外形設計類似F-22和F-35的混合體,採用了傳統的兩側進氣道和常規氣動佈局,按照相似動力與外形的飛機估算其基本重量在12噸左右,進行上艦的必要改進後增重約在1.5噸左右。而其現在裝備的RD-93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8.3噸,兩臺一共16.6噸,所有“鶻鷹”上艦首要解決的就是動力問題,總推力不能低於18噸,要不然就算勉強上艦,效能也會很慘。

除了動力,“鶻鷹”還差了一個側彈倉,現在露面的兩架都沒有側彈艙,想要加上難度不小,要不就像“肥電”一樣加個鼓包來解決,要不然就只能從機體內部想辦法。現在露面的“鶻鷹”主起落架和F-22類似,都是直柱結構前向收起,想要改進倒是有一個參照機:“鷹獅”NG,其在保持機身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在機翼根部增加保形邊條艙,將主起落架艙從機身內移到機身邊條內部。

改進型的“鷹獅”NG腹部有兩個過載掛點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增大機身邊條段的寬度,“鶻鷹”要上艦,增大翼面積是必然的,可以在增大翼面積的同時加寬邊條段,讓起落架可以收到機身邊條段的位置,不擠佔機內空間,還能有足夠的空間設定一個側彈艙。

F-35的邊條艙很寬,足夠容納起落架和側彈艙,省下的機內空間可以多裝燃油來增加續航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改進方向-多用途性!“超級蟲”為什麼能擠掉“雄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F-18的多用途性比F-14優秀太多。“鶻鷹”要增加多用途性,首先就是改變主彈艙的深度,現在的深度明顯是空優機的配置,看看F-22的彈艙深度,再看看F-35的彈艙深度。雖然我們的艦載機首要任務是防空,但是有了不用和沒有是兩碼事,我們也需要艦載機隱形突防後扔下個大炸彈解決對手。

“鶻鷹”想要改為艦載機,最好的機會就是利用自己的小規格和隱形的優勢,依靠003航母建造的機遇獲取機會,如果等到海軍用殲-15建立了系統的作戰體系後,那時候就不一定看上“鶻鷹”這款中型機了,“鶻鷹”想作為艦載機需要改進的東西太多,相對於單機作戰效能要求高的海軍,空軍的市場更可期待,也有更大的空間可以爭取。

海軍艦載機是以殲-15為依託建立起來的。

相信會有人說,空軍已經有了殲-20了,還有FC-31的一席之地嗎?還真有!可以針對空軍中型戰鬥機的需求去改進,與殲-20替換殲-11系列相同,以殲-10換代後繼發展型的意圖為主,適度照顧艦載機的裝備需求,那麼將有更大的機會佔據規模更大的空軍市場,並依託空軍的維護體系向海軍裝備推進。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東風41有多貴?發射一枚一艘054A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