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坦克自從出現以來,一直是攻城掠寨的“神器”,厚重的裝甲保護了乘員,凶猛的火力消滅了敵人,但是無論是二戰時蘇軍的T-34-85,還是美軍的M4“謝爾曼”,炮管都是光溜溜的,德國的“虎式”也就多了一個炮口制退器。但是,現在的坦克炮管上都有一個鼓包凸起,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鼓包實際上是一種炮管抽菸裝置,為抽出發射時炮膛內的火藥氣體殘留,減少戰鬥室內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濃度,從而保護乘員免受汙染氣體的侵害。

無論是T-34-85、“謝爾曼”、還是“虎式"這些二戰坦克都沒有這種裝置,當時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僅有換氣扇為其內部提供通風。坦克說白了就是一個鐵罐子,3、4個大漢擠在狹小的空間中,光是汗臭味和機油味就夠受了。

但是在戰鬥時,開炮射擊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這東西會和人體內的負責氧氣運輸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人體窒息,其次是大量的氨氣,會嚴重刺激人的眼睛和鼻腔黏膜,效果接近於催淚瓦斯。而這所有的廢氣全部會堆積在狹窄的乘員艙內,全部指望那一部小小的換氣扇。

二戰中在前線的坦克兵在駕駛坦克戰鬥幾十分鐘後,往往都會被廢氣薰的滿頭油漬,暈暈乎乎。美國陸軍早在1943年就對該問題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如果坦克內部廢氣濃度達到5%,人員開始出現中毒現象,達到20%,基本喪失戰鬥力,人在充滿廢氣的坦克裡最多可以堅持9分鐘。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發明了這一炮膛抽氣裝置。最早出現在了美製T26A1”潘興“坦克上。這種裝置的構造原理很簡單,它在坦克炮管上鑽小孔,安裝閉氣裝置和噴嘴,然後用一個套筒箍住。套筒和炮管形成了一個密封的蓄氣室。但是坦克炮的炮管對於自身的強度要求很高,也就讓鑽孔工作變得很難,對於機械加工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搞不好影響炮管強度,輕則影響射擊精度,重則炸膛車毀人亡也很有可能。

所以最早出現的炮膛抽菸裝置都是靠近炮口的,因為這裡的炮管厚度更薄,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加工難度。例如5對負重輪的59式坦克就是如此。隨著科技的進步,加工工藝越來越好,這種裝置的位置也就越來越靠後了,因為越靠後,抽菸效果就越好。

除此之外,特立獨行的”高盧雄雞“法國,在其生產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上採用了特別的吹起裝置,將廢氣從炮口吹出去!採用同樣原理的還有美製MK45型艦炮了。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脣亡齒寒!俄羅斯大批援助將隨時運往伊朗,上百枚新導彈支援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