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大口徑坦克炮,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蘇聯。的確,早在二戰時期,蘇聯人就把152毫米火炮搬上坦克,製造了威名赫赫的KV-2重型火炮。由於152毫米的火炮口徑大、威力強,因此有不少軍迷將其戲稱為"眾生平等炮",意思是152炮面前人人平等。與此同時,"152神教"也陡然興起。實際上,不光蘇聯人曾經對152炮抱有極大的熱情,就連美國人也曾是"152神教"的狂熱信徒,至少有三款美製坦克上安裝過152毫米火炮。
被C-130運輸機投放至地面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
上個世紀60年,美軍開始研製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由於當時正值冷戰時期,美軍要求研製一款火力凶猛,且能在開展初期通過大中型運輸機運往歐洲戰場的坦克。因此,"謝里登"坦克對於火力和重量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了能夠進行空投,"謝里登"坦克使用了當時罕見的鋁合金車體。儘管整車重量被降到了16噸,可以使用C-130運輸機進行空運,但車體的防護水平也極具下降。而在火力方面,"謝里登"破天荒的使用了一門M81型火炮/導彈兩用火炮,口徑為6英寸(152毫米)。與常規的152毫米口徑火炮不同,M81型火炮的身管長度只有18倍徑,由於身管太短,美軍選擇依靠"橡樹棍"炮射導彈來彌補射程上的不足。
正在發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
作為冷戰期間美軍研製的一款炮射導彈,"橡樹棍"的最大射程可達3000米,最大破甲深度為500毫米,可以輕鬆擊穿當時蘇軍當時主力坦克的主裝甲。然而,由於"橡樹棍"的飛行速度太慢(僅200米/秒),且精度難以保證,美軍士兵對這款炮射導彈並不"感冒"。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M409E5式多用途破甲彈和M625殺傷榴彈更受部隊歡迎。這主要是因為前者既能用來打擊坦克裝甲車輛,還能靠還附帶得破片殺傷無防護目標。而後者則是反步兵"神器",內部藏有上萬枚鋼製小箭頭。所覆蓋之處當真是箭如雨下、非死即傷,殺傷力非常恐怖。
同樣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軍還製造過一款裝備152毫米主炮的主戰坦克,它就是M60A2"星際戰艦"主戰坦克。作為M60系列裡唯一不叫"巴頓"的主戰坦克,M60A2的研製初衷是為了進一步加強主戰坦克的遠距離火力。該坦克由M60A1改進而成,主要裝備了一門M162式152毫米火炮/導彈兩用炮。該炮從50年代末開始研製,60年代初期研製成功,最初口徑為140毫米,後改為152.4毫米。與前文寫到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一樣,M60A2"星際戰艦"坦克主要也是使用"橡樹棍"炮射導彈。不過,M60A2上的炮控系統、瞄準系統以及電子裝置要比"謝里登"更完善一些,當坦克進行進時,炮長和車長可使用各自的瞄準鏡在穩定狀態下獨立瞄準和射擊,這一點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
下面登場的這種主戰坦克,很可能是冷戰期間最先進的主戰坦克計劃之一。為了對抗蘇聯的"鋼鐵洪流",美國和聯邦德國於1963年8月共同簽訂了"20世紀70年代主戰坦克研製計劃"協定。其中,美國的研製代號為MBT-70,而聯邦德國的研製代號為Kpz.70。同年12月,世界上兩個頂尖級坦克研發國家制定了七個針對MBT-70/ Kpz.70主要指標,其中就包括使用152毫米火炮/導彈兩用炮、裝備、採用液氣懸掛裝置等等。可以這樣說,該坦克把20世紀60年代所有坦克能用的新技術全部堆砌上了。為的就是依靠己方坦克的品質優勢,來壓倒蘇聯坦克的數量優勢。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MBT-70/ Kpz.70最大的亮點在152毫米火炮/導彈兩用炮上,而專案的失敗起始點也是在這門炮上。與M551"謝里登"和M60A2"星際戰艦"類似,MBT-70/ Kpz.70的樣車上安裝了一門XM150型炮彈/導彈兩用火炮,不過,這門炮的身管長度比M551和M60A2上的都要長一些(XM150為4 353毫米、M81為2 870毫米、M162為2670毫米),各項效能也相有所提高。不過,聯邦德國方面堅持採用120毫米,而美方則堅持使用炮彈/導彈兩用火炮。再加上其他一些問題,雙方最終分道揚鑣。事實證明,聯邦德國的堅持是正確的,"豹2"系列主戰坦克最終發展成了一代名車,而叱吒"海灣戰爭"的M1系列主戰坦克最終也迴歸了傳統坦克炮的路線。至此,美軍的152毫米火炮/導彈兩用炮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