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為兵器命名,從古至今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愛好,而一把神兵利刃也往往擁有著非同尋常的大名。但隨著武器的製造從手工打造轉向工業化量產,為流水線上走下的每一件武器命名變得不再現實。

不過即便如此,為武器賦予一個型號之外的名稱仍作為傳統保留至今。相比數字和字母構成的型號,一個生動而形象的名稱不僅更加令人喜愛,也更容易辨認身份以免混淆。

F-22“猛禽”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但對於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用不同語言命名的各式武器裝備,想要將它們的名稱用中文“信達雅”地翻譯出來,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其中一些甚至被誤解、錯用到了今天。雖然有些詞不達意,但也成了約定俗成的稱號。如果改成“正確”翻譯,反而沒人認得了。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這些被叫錯名字的經典武器。

P-51“Mustang”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彈匣”還是“彈夾”?分清其實很容易

作為一個常見的誤區,“彈匣”和“彈夾”不分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這兩個詞的讀音相似,也往往被人認為是同一種東西。不過實際上,彈匣和彈夾的結構、原理和用途都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樣式的AKM彈匣 (圖源:sadefensejournal)

“彈匣”在英語中稱作“magazine”,詞根源於阿拉伯語中的“倉庫”,用在軍事上一般指代彈藥庫,而彈匣也正是槍的“彈藥庫”,將子彈包裹在彈匣裡,並輔助槍支完成裝填。需要注意的是,“magazine”包括了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即為現代漢語中的“彈匣”,後者漢語中一般稱作“彈倉”。

5.45mm步槍彈的彈夾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而彈夾在英語中為“clip”,正是“夾子”之意,也稱彈橋或橋夾。事實上,彈夾只是一個夾持著多枚子彈或炮彈的夾子,結構很簡單,子彈直接暴露在外面,一般不參與供彈。使用時彈夾不會進入槍炮內,只是用來將子彈壓進彈倉,但也有少數槍炮需要彈夾的配合才能正常發射。

“漢陽造”使用的漏夾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彈夾叫做“漏夾(en-bloc clip)”,直譯為“整體式彈夾”。漏夾使用時會整個裝入槍的彈倉內,並最終和彈殼一起彈出槍外,可以視為彈匣與彈夾的中間狀態。像著名的“漢陽造”、M1加蘭德步槍都使用漏夾裝填。但漏夾因為結構複雜、可靠性差,因此早早的就被淘汰了。

使用彈夾裝填的40mm博福斯炮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散彈槍”是錯誤讀法?其實並不一定!

無論是電影、遊戲還是其他作品中,霰彈槍往往都是那些“美式硬漢”的標誌性武器,而這種不需要精確瞄準,還能“一打一片”的武器也收穫了很多的擁簇者。但這種武器究竟該叫“霰(xiàn)彈槍”還是“散(sǎn)彈槍”,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其實無論是霰彈槍還是散彈槍,都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詞,和很多漢語詞彙一樣來源自日語。在日語中,“shotgun”被稱為“散弾銃”,雖然也有“霰弾銃”的寫法,但極少使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日語中無論是“散弾銃”還是“霰弾銃”,都讀作“さんだんじゅう(sandanjū)”,可以視為是一個詞。

日語中的漢字雖然源自中國,但讀音和中文往往存在一定區別,例如“霰”在中文裡自古以來就讀作“xiàn”,而不存在日語中“さん(san)”的讀法。在1979年版的《現代漢語小詞典》中,“霰”被標註為多音字,只在軍事用語中讀作“sǎn”,如霰(sǎn)彈槍、榴霰(sǎn)彈,可見這一詞彙實際上源於日語。

霰彈槍也是奧運會射擊運動使用的槍支之一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但隨著現代漢語的讀音簡化,“霰”也取消了“sǎn”的讀音,一律讀作“xiàn”。而霰(sǎn)彈槍也隨之改為“霰(xiàn)彈槍”。雖然和原讀音偏的有點遠,但“霰(xiàn)”作為一種類似冰雹的天氣現象,用來形容這種“一打一大片”的武器似乎也說得過去。而港澳臺地區一直取的是“散彈槍”寫法,讀音也維持不變。

遊戲《Battlefield 4》中的QBS-09霰彈槍

有趣的是,我軍目前唯一正式列裝的霰彈槍——QBS-09霰彈槍的命名遵循的是1987年的《全軍武器裝備命名規定》。在這一規定頒發時,“霰彈槍”的讀音仍舊未變。儘管規定全文並未公開,但結合其他武器的公開名稱,末位字母通常為武器種類的漢語拼音,按照這一規則,“S”即“霰(sǎn)彈槍”的縮寫。

使用QBS-09霰彈槍的解放軍戰士 (圖源:中國軍網)

不過2012年,我軍頒佈了全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命名規定》,取代了1987年的《全軍武器裝備命名規定》。但這一《規定》並未全部公開,而2012年後我軍也沒有列裝新型霰彈槍,因此我軍的命名規則有沒有根據現代漢語進行更新,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統一叫“噴子” 就沒有爭議了…… (圖源:CS:GO)

“我蔑視戰爭的艱辛”。

諾曼底戰役中的“厭戰”號戰列艦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厭戰”號戰列艦(HMS Warspite)是英國皇家海軍最負盛名的戰艦之一。這位“可敬的老女士”自1915年服役以來,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歷大小惡戰無數,轉戰於北海、印度洋和地中海,立下了累累戰功,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傳奇戰艦。

英勇級核潛艇“厭戰”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Warspite”一詞最早誕生於伊麗莎白時代,作為艦名繼承至今,已經沿用了八代。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Warspite”一詞被翻譯成了“厭戰”,並廣為流傳,成為了正式名稱。實際上,“Warspite”和“厭戰”的意思完全是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

遊戲《艦隊collection》中的厭戰

“Warspite”是一個合成詞,“war”即為戰爭,而“spite”則指代“惡意、怨恨”。從字面意義上,“厭戰”這個翻譯似乎勉強說得過去。但仔細想想就會覺得不對勁——怎麼會有“厭惡戰爭”的戰艦存在呢?

事實上,從厭戰的艦銘斜體Belli dura despicio 斜體(我蔑視戰鬥的艱辛)上,我們也能夠看出些許端倪。作為戰艦的名稱,“Warspite”指代的並非是“厭惡戰鬥”,而是“蔑視戰鬥”,象徵著勇猛無畏,是勇氣和頑強的象徵。而這位老女士的一生,也無愧於這個傳奇之名。

限於篇幅限制,這些被叫錯名字的武器我們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你們覺得哪一種武器的名字最好聽、最霸氣、最有趣、最有意境、最有故事呢?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最新評論
  • 1 #

    電磁彈射,一次起飛兩架次!局座,怎麼看啊?

  • 2 #

    我不管散彈槍還是霰彈槍,我就叫噴子

  • 3 #

    只要飛機被擊中,拉的都是帶哨的風。

  • 4 #

    AK47還是阿卡(讀音)47呢?

  • 5 #

    企業號,其實應該翻譯成進取號

  • 6 #

    叫錯名字的最有名應該還是“企業”號,按照美國海軍典籍,船名的含義應當為“進取”號。enterprise這個詞用做船名已經有很長曆史了,可以追溯到風帆戰艦時代,那時enterprise這個詞還沒有“企業”這個含義,而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這個詞才被商業界用去

  • 7 #

    霰彈槍恐是最古老的槍械之一!民間俗稱兔子槍!單發,不可連擊!槍膛裝填黑火藥與鐵砂粒!打一槍填裝一次!現在已消失多年!

  • 8 #

    張老怎麼不介紹一下第一艘核潛艇的名字呢,明明是(舟工)魚,硬被叫成了鸚鵡螺,只是這兩種的英文讀法一致,所以翻譯錯了。因為美國潛艇此前都是用魚命名的。

  • 9 #

    請解釋一下迫擊炮,第一個字讀音太奇怪了,方言?

  • 10 #

    我以為,普天下只有我一人錯用學原來徒弟還在後面

  • 11 #

    最喜歡局座講解軍事知識,通俗易懂

  • 12 #

    美國的雄貓號戰機雖說沒叫錯,但我第一遍聽見100%認為是“熊貓”,如果不看漢字根本想不到

  • 13 #

    雖然我買了不少您的書,像《規範海洋》和《走向深藍》之類的,但是我還是感覺房兵或者李莉的說話更靠譜一些,甚至是尹卓也要好一點,不知道為什麼?

  • 14 #

    那厭戰號該叫蔑戰號?

  • 15 #

    整個盒子的叫彈匣,不是整個盒子的叫彈夾。

  • 16 #

    大家都知道你炒股厲害

  • 17 #

    企業號航母英文Enterprise,還有一個意思是奮進,進取。同名的太空梭就翻譯成了奮進號。感覺奮進才是這船命名的原意吧。

  • 18 #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應該叫“通用直接攻擊彈藥”,“聯合攻擊戰鬥機”也一樣。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太慘了!美國在中東的殘局還沒有收拾完,阿富汗那邊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