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海軍建設一直是弱項,就連軍事將領也承認海軍並沒有做好準備打一場世界大戰,著名的潛艇狼群戰術也是開戰後才真正成熟的,德軍不僅缺乏大型水面戰艦,而且嚴重缺乏航空母艦,無法為艦隊提供實時的空中掩護。
齊柏林號航母
德國早就意識到了戰艦的空缺,在1933年就開始進行航母探索,1936年開始建造第一艘航母“齊柏林”號,可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完成。在設計之初,德國工程師參考了他國航母技術,加上德國在艦體設計上的經驗,齊柏林號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建造完工服役,那麼它在二戰航母中能算得上是頂級航母嗎?
飛機才是航母的撒手鐗評價一艘航母戰鬥力的重要標準就是它的戰機作戰效率,航母能否及時釋放足夠的戰機作戰,這對於海戰很關鍵,這就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艦載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第一,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只有航母擁有足夠的艦載機,才可能保證充沛的作戰能力,二戰後期日軍航母就是因為缺乏艦載機,導致多艘航母其實戰鬥力並沒達到設計標準,間接影響了作戰能力。齊柏林號滿載排水量3.1萬噸,在二戰也算是大型航母了,以太平洋戰區的標準來看,怎麼也會攜帶50~70架戰機,然而考慮到齊柏林號未來的戰區以北大西洋為主,這裡海況複雜,為了保證航母的適航性,載機只有戰鬥機12架,俯衝轟炸機30架。
僅42架的載機量,並且艦載機品種不夠,缺少魚雷攻擊機,實際上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的作戰任務太重,任務強度高,對飛行員和飛機來說都很容易疲憊。另外它的對手是皇家海軍,僅僅戰列艦就有幾十艘,還有幾十艘航母,圍追“俾斯麥”號的時候就出動了數倍的戰艦,如果是圍堵齊柏林號,要出動的艦隊規模估計更大,無論如何也是難逃一劫的。
飛機生產車間
第二,艦載機的效能影響戰鬥力。有足夠數量的戰機以及釋放戰機的能力,還要考慮戰機本身具備何種程度的戰鬥力。德國為齊柏林號準備的俯衝轟炸機為JU87C,這是一種從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改進而來的艦載機。斯圖卡本身的飛行效能並不太好,速度較慢,有足夠戰鬥機掩護的時候能夠發揮作用,反之則是戰鬥機的盤中餐,並且斯圖卡的載彈能力等算不上特別優秀,只能算是一種中等轟炸機吧。
戰鬥機為ME-109T型戰鬥機,這種陸基飛機改進而來的戰鬥機作戰能力還不錯,能夠和英國的“管鼻燕”、“螢火蟲”等戰鬥機一戰,但是比不上美軍後期的戰鬥機,也屬於及格水平。
劍魚式魚雷轟炸機
總的來說齊柏林號航母的艦載機數量稍有欠缺,艦載機的品質算不上優秀,作戰能力當然更算不上頂級。
航母的生存能力同樣重要二戰中有多艘航母被一擊致命,也有不少的航母重傷修復如初,人們總結出一些規律,航母也是要有裝甲保護,還要裝備足夠的防空火炮,這樣能夠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
齊柏林號航母
齊柏林號航母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裝甲保護,不僅船體水密隔艙等和戰列艦差不多,能夠承受多枚魚雷的攻擊,而且還採用裝甲甲板,厚度為60毫米,可以說抗打擊能力屬於優秀一類。
在火炮佈置上,齊柏林號設定了8座雙聯裝150毫米主炮,用來進行炮戰;防空武器為6座雙聯裝105毫米高射炮、11座雙管37毫米高射炮,另外還有28門單管20毫米機炮,防空火力雖然比不上後期美軍航母,但是也足夠密集了,具備了遠中近三層防護。不過齊柏林的火炮佈置有問題,150毫米主炮本身就多餘,射界還很窄,105毫米高射炮也差不多,作戰靈活度不夠。
齊柏林號航母
以齊柏林號的裝甲和火炮來說,它的抗打擊能力應該算得上優秀,這一點在後來它的殘骸被用來做測試一事就能看得出。
生不逢時的齊柏林號齊柏林號航母是為二戰而生,然而二戰德國海軍水面艦艇卻沒有太多發揮的餘地,不僅沒有能力像一戰那樣進行艦隊決戰,連衝出英軍的海上封鎖線都比較難。當德國決定擴充潛艇部隊的時候,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就放緩了,齊柏林這樣的航母不僅浪費資源,還不實用,最終被放棄。二戰後已經完成85%的齊柏林被拖走當成了靶船,用來測試如何擊沉航母。
-
1 #
-
2 #
德國航空母艦的戰機配備水平要比英國高出一大截,1941年以後,更有fw 190但一多用途戰鬥機配備的設想,也是領先世界,無奈戰爭爆發後,國力無法支撐
-
3 #
除了浪費資源送人頭沒有任何作用
-
4 #
除了噸位和航速一無是處...不看航速的話航空戰能力還不如獨角獸
-
5 #
齊柏林完工載機至少65架以上,那麼大的機庫你以為真的只能帶42架?未完工這鍋應該雷德爾背,戈林是全力支援的,艦載機都給你造出來了,海軍自己要先搞戰列艦。
齊柏林完工載機至少60架以上,它主要參考的是赤誠號的圖紙,設計比英國航母強。如果德國海軍決心購買日本艦載機並引進相關艦載技術(應該沒問題日本不會拒絕),其戰鬥力將大大超過英國航母並且快速服役。如果俾斯麥和歐根親王有一艘航母伴隨,那最後結果可能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