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的數量直接決定戰機的產量,作為飛機的心臟,它更是被譽為"工業之花"。能否獨立自主的研製生產航空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
中國雖然在航空領域近年來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在看到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不足。
中國航空發動機製造的落後,嚴重製約了中國各款新型戰機的裝備,此外長期以來國外發動機對國家安全也構成了巨大威脅,因此航空發動機成為中國在未來發展道路上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不久前俄羅斯方面公佈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一共從俄羅斯進口了近五百臺D-30KP-2渦扇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主要適用於運20,轟6等大型飛機。
為了解決被人卡脖子的問題,中國也在不斷做出努力。
WS-18型航空發動機,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仿製D-30KP-2渦扇發動機的最新產品。
2015年1月9日,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官網刊登了一篇名為《公司某型號發動機研製試飛圓滿完成》文章,描述了該公司在2014年12月6日成功試飛某型發動機的訊息。許多媒體紛紛猜測這很有可能是渦扇-18(WS-18)發動機試飛成功的訊息。隨著WS-18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中國網民紛紛讚歎道這是中國航發的又一里程碑,其研製成功可以讓中國的運輸機和轟炸機擺脫多年來的"心臟病"。
WS-18型航空發動機與D-30KP-2發動機相比,中國的材料技術領域比俄羅斯有明顯優勢,因此WS-18發動機的效能方面要略優於D-30KP-2。
此外也有訊息傳出WS-18發動機後續還有改進型,如果中國的轟六K戰機裝備此發動機後,其航程進一步增加,可以抵達印度、日本、關島等戰略要地,如配備中國產巡航導彈轟六K的戰力將進一步提升。
航空發動機行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高壁壘等特點,對於中國來說,在此領域依然還是追趕者。
在中國收購了馬達西奇公司後,曾讓很多軍迷興奮不已。但對於中國而言,馬達西奇公司留給我們的只有經驗,和技術厚度,想要獲得更多,實際已然不允許。
在美俄的聯合絞殺下,馬達西奇公司早已成為一個空殼,其在國際航發領域的市場份額早已微乎其微,但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我們所緊缺的也正是馬達西奇這樣公司的設計經驗,如果我們能在短時間吃透馬達西奇的歷史遺產資料,相信中國的航發設計將迎來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