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

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們一起看看他們背後有著怎樣不凡的人生。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在那個特殊年代,黃旭華與他從事的工作都是祕密。作為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彷彿將“驚濤駭浪”的功勳“深潛”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

圖為工作中的黃旭華(左一)(新華網發)

“深潛”報國三十年

“從一開始參與研製核潛艇,我就知道這將是一輩子的事業。”黃旭華說。

1926年,黃旭華出生在廣東汕尾。上小學時,正值抗戰時期,家鄉飽受日本飛機的轟炸。海邊少年就此立下報國之願。

高中畢業後,黃旭華同時收到中央大學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錄取通知。在海邊長大的黃旭華選擇了造船。

新中國成立初期,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核威懾。

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製核潛艇。黃旭華有幸成為這一研製團隊人員之一。

執行任務前,黃旭華於1957年元旦回到闊別許久的老家。63歲的母親再三囑咐道:“工作穩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但是,此後30年時間,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

1986年底,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再次回到廣東老家,見到93歲的老母。他眼含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年,母親收到他寄來的一本《文匯月刊》,看到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裡有“他的愛人李世英”等字眼,黃旭華的9個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質。

與對家人隱姓埋名相比,黃旭華的愛人李世英承擔了更大壓力。忙時,黃旭華一年中有10個月不在家。結婚8年後結束兩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麼的。

“他生活簡單隨性,出去理髮都嫌麻煩。後來,我買了理髮工具學會理髮,給他剪了幾十年。”李世英說。

圖為黃旭華近照(新華網發)

攻堅克難鑄重器

核潛艇,是集海底核電站、海底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

“當時,我們只搞過幾年蘇式仿製潛艇,核潛艇和潛艇有著根本區別,核潛艇什麼模樣,大家都沒見過,對內部結構更是一無所知。”黃旭華回憶說。

在開始探索核潛艇艇體線型方案時,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艇型。最終他選擇了最先進、也是難度最大的水滴線型艇體。

美國為建造同類型核潛艇,先是建了一艘常規動力水滴型潛艇,後把核動力裝到水滴型潛艇上。

黃旭華通過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風洞試驗,取得了豐富的試驗資料,為論證艇體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堅實基礎。“計算資料,當時還沒有手搖計算機,我們初期只能依靠算盤。每一組數字由兩組人計算,答案相同才能通過。常常為了一個數據會日夜不停地計算。”黃旭華回憶說。

核潛艇技術複雜,配套系統和裝置成千上萬。為了在艇內合理佈置數以萬計的裝置、儀表、附件,黃旭華不斷調整、修改、完善,讓艇內100多公里長的電纜、管道各就其位,為縮短建造工期打下堅實基礎。

用最“土”的辦法來解決最尖端的技術問題,是黃旭華和他的團隊克難攻堅的法寶。

除了用算盤計算資料,他們還採取用秤稱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裝置都要過秤,安裝中的邊角餘料也要一一過秤。幾年的建造過程,天天如此,使核潛艇下水後的數值和設計值幾乎吻合……

正是這種精神,激勵黃旭華團隊一步到位,將核動力和水滴艇體相結合,研製出中國水滴型核動力潛艇。

圖為黃旭華與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起(新華網發)

終生奉獻不言悔

核潛艇戰鬥力的關鍵在於極限深潛。然而,極限深潛試驗的風險性非常高。美國曾有一艘核潛艇在深潛試驗中沉沒,這場災難悲劇被寫進了人類歷史。

在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中,黃旭華親自上艇參與試驗,成為當時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所有的裝置材料沒有一個是進口的,都是我們自己造的。開展極限深潛試驗,並沒有絕對的安全保證。我總擔心還有哪些疏忽的地方。為了穩定大家情緒,我決定和大家一起深潛。”黃旭華說。

核潛艇載著黃旭華和100多名參試人員,一米一米地下潛。

“在極限深度,一塊撲克牌大小的鋼板承受的壓力是一噸多,100多米的艇體,任何一塊鋼板不合格、一條焊縫有問題、一個閥門封閉不足,都可能導致艇毀人亡。”巨大的海水壓力壓迫艇體發出“咔嗒”的聲音,驚心動魄。

黃旭華鎮定自若,了解資料後,指揮繼續下潛,直至突破此前紀錄。在此深度,核潛艇的耐壓性和系統安全可靠,全艇裝置運轉正常。

新紀錄誕生,全艇沸騰了!黃旭華抑制不住內心的欣喜和激動,即興賦詩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正是憑著這樣的奉獻精神,黃旭華和團隊於1970年研製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各項效能均超過美國1954年的第一艘核潛艇。建造週期之短,在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1970年12月26日,當凝結了成千上萬研製人員心血的龐然大物順利下水,黃旭華禁不住熱淚長流。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偉大誓言,新中國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

幾十年來,黃旭華言傳身教,培養和選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才。他常用“三面鏡子”來勉勵年輕人:一是放大鏡——跟蹤追尋有效線索;二是顯微鏡——看清內容和實質性;三是照妖鏡——去偽存真,為我所用。

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科學研究永無止境。黃旭華寄語青年一代,高精尖是買不來、求不來的,只能立足國內、自力更生。他希望年輕人勤於奮鬥,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國氣象預報事業“泰斗”曾慶存

1935年曾慶存出生在廣東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一次,他的父親曾明耀在挑肥途中遇見小學校長,校長說:“家中有幾個孩子?都多大年紀?一定要讓孩子讀書。”父親隨即將曾慶存的哥哥曾慶豐送入了小學。由於父母每日在田間勞作,年幼的曾慶存在家中無人照顧,哥哥便帶著他一起上學堂聽課。

中國功績卓著的科學大家曾慶存,就以這樣一種非正規的身份開始了自己的學生生涯。

家貧少年立大志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急需氣象科學人才。1952年,曾慶存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服從國家需要,被分配學氣象專業。

“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1954年的一場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麥凍死了,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糧食產量。如果能提前預判天氣,做好防範,肯定能減不少損失。我從小在田裡長大,捱過餓,深有體會。”

20世紀50年代,即將畢業的曾慶存到中央氣象臺實習,看到氣象預報員們由於缺少精確計算,做天氣預報往往只能定性分析判斷,憑經驗做預報,心裡沒把握。

“那時我就下決心要研究客觀定量的數值天氣預報,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增加人們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

1957年底至1961年初,曾慶存被選拔派遣至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師從國際著名氣象學家——前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基別爾。在前蘇聯學習期間,他研究提出的“半隱式差分法”,成為世界上首個用原始方程直接進行實際天氣預報的方法,隨即被用於實際天氣預報業務,沿用至今。

1961年,曾慶存在前蘇聯科學院獲副博士學位後旋即回國:“真實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心潮澎湃,我要向朝思暮唸的祖國表明心跡,絕不辜負國家的培養,一定要在氣象科學領域踏上世界最高峰。”

學成回國的曾慶存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氣象研究室工作。

矢志不渝攻難題

曾慶存畢業回國後,集中精力研究大氣和地球流體力學以及數值天氣預報中的基礎理論問題。

“這在當時看來是十分抽象和脫離實際的,但後來證明這對數值預報進一步的發展極為重要的。”他說。

曾慶存在數值天氣預報與地球流體力學的數學物理基礎理論研究中有開創性、系統性貢獻,並對數值天氣和氣候預測模式的研製與計算地球流體力學進行了開創性研究。

資料圖片:曾慶存研究手稿。中科院大氣物理所供圖

1970年,曾慶存再次服從國家需要,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緊急調任作為衛星氣象總體組的技術負責人。

“當時生活困難重重,我自己生病,還要經常奔波出差。兄長重病要動大手術,需要照顧和護理;妻子和幼子被我託寄在十分貧困的農村老家……為了專心搞科研,這些確實都無暇顧及……”當被問到六十載科研生涯可有遺憾時,這位84歲的老者多次提及未能照顧家人,飽經風霜的面龐上是凝固的沉默,令人動容,卻又很難讀懂。

終於,曾慶存解決了大氣紅外遙感的基礎理論問題,利用一年時間寫出了《大氣紅外遙測原理》一書,於1974年出版。該書是當時國際上第一本系統講述衛星大氣紅外遙感定量理論的專著。他提出的求解“遙感方程”的“反演演算法”,已成為世界各主要衛星資料處理和服務中心的主要演算法。

地球系統模式是當今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問題研究的制高點。曾慶存是建立中國地球系統模式的主要倡導者、領導者,並參與具體設計和研製。2011年中科院提出以研製中國地球系統模式為首要任務並帶動地球科學數值模擬研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2016年獲國家批准,曾慶存是該專案的創導者和科學總指導。

曾慶存的科研工作碩果累累,熠熠生輝。他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兩項,何樑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五項和傑出成就獎一項,2014年被美國氣象學會授予其最高榮譽——榮譽會員,2016年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授予該組織的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IMO Prize)。

團結一心渡時艱

1984年,49歲的曾慶存挑起了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的大梁,擔任所長。彼時,中國基礎研究正處於極其困窘的境地。大氣物理所缺乏科研經費,沒有科研大樓,實驗室簡陋,研究生沒有自習室,桌子就像小學教室一樣擁擠,沒錢買資料、更新裝置,生活條件更不必說……加之當時體制改革帶來的劇烈變化,大氣物理所人心渙散。

“那真是大氣物理所相當困難的時期。”曾慶存回憶說。

“科學家精神是什麼?為國,為民,為科學。”在困境中,曾慶存提出問題,並以身作則做出回答。

1984年11月,剛剛上任數月的曾慶存就提交了大氣物理所“辦所方針和改革設想”,提出長遠目標是把大氣物理所辦成“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研究所”,成為“中國的一個高水平的大氣科學研究中心,對國內外開放,在世界大氣科學發展中做出貢獻”。

曾慶存擔任大氣物理所所長9年,期間,在中科院建設的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有兩個是大氣科學方面的,即大氣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大氣科學理論研究並不比國外差多少,差就差在計算機”,“研究所就算當掉褲子也要買大型計算機!”在曾慶存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大氣物理所引進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計算機,用於大氣科學研究。

1987年大氣所向第三世界科學院(現稱“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申請、1991年成立了“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成為“中國科學院(CAS)—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優秀中心”和“南方科技促進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優秀科學中心”,該中心正式接收外國博士生。後又以此為基礎,成立了CAS—TWAS—WMO國際氣候論壇,已成為CAS與TWAS有關氣候變化研究的品牌論壇。

曾慶存帶領大氣物理所開創了新的輝煌,他創立和領導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短短几年便在國際上頗有名氣,成為中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中堅力量。

“我們氣象事業整體上是世界一流的,沒必要自卑,不要自我否定,我希望搞研究的人也要很好地聯絡實際,除了向外國學習,也要向國內的實際、中國的氣象人員學習,從實際中找出研究的問題。希望我們的青年人很好地繼承這個傳統。我自己是一個氣象科研領域的‘老戰士’,願意為真理、為人民、為國家、為黨奉獻一切。我希望我們後一輩也這麼做。”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什麼?共包括哪些獎項?一圖了解↓

科技進步是國家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強大推動力,這得益於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學家將畢生心血投入到國家各項科研事業當中。

有哪些科學家登上過中國科技界的最高領獎臺?看圖,一起了解↓

這是一個國家對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禮讚

也是一個民族對科技追求的最佳註解

他們,是中國科技屆最亮的星!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伊朗離邁過紅線只差一步!以色列急向美求購新戰機,比F35更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