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日,“雷鳥”正式成立於美國東部亞利桑那州的盧卡空軍基地。當時,北韓戰爭即將結束,美國空軍為了炫耀自己的空中力量,掩飾其在北韓戰爭空中作戰的不理想戰果,並向世人重新證實F-84G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先進效能以及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水平,決定成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並正式命名為“雷鳥”(Thunderbirds)。
“雷鳥”是印第安人傳說中的一種巨大神鳥,這種巨鳥的翅膀拍擊時能產生雷鳴,眼睛飛快地眨動時能產生閃電,爪子上帶有非常尖銳的利箭。雷鳥產生的雷鳴電閃象徵著在與惡鷹搏鬥,善良與邪惡之間爆發著大戰,還象徵著戰勝邪惡,保持和平。從外形來看,“雷鳥”和雄鷹差不多,通常用紅、白、藍三種顏色繪製。因此,“雷鳥”飛行表演隊的標誌是一隻用紅、白、藍三種顏色繪製的“雷鳥”,並把紅、白、藍三色噴塗在飛行表演隊的飛機上:機頭部為紅、白、藍三種顏色組成,機身配色以白為主,機翼由藍色、白色組成,尾翼為白色配紅色邊,尾翼的兩面各有13顆藍色的星。
“雷鳥”飛行表演隊一共使用過六種型號的表演飛機。成立初期使用的表演機是F-84“雷電噴氣”(Thunderjet)式飛機。1956年6月換裝為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F-100“超佩刀”(Super Sabre)式,成為世界上第一支超音速飛行表演隊,大本營也從盧卡移至美國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一的內華達州的內利斯基地。1964年初,換裝為F-105“雷公”(Thunderchief)式戰鬥轟炸機,由於技術上的缺陷,僅表演了6場,就停止使用了,不得不又重新使用F-100。
1969年,換裝為著名的F-4“鬼怪”(Phantom)式兩倍音速重型戰鬥機,該型機作戰效能甚佳,在越戰中名聲顯赫,但噪音較大;不太適合於表演,所以在1973年11月被T-38A“禽爪”(Talon)高效能教練機所取代,該機的一大特色是噪音小。1976年5月5日,在慶祝美國建國200週年的慶典活動中,“雷鳥”飛行表演隊完成了它的第2000場正式飛行表演。1982年,“雷鳥”飛行表演隊換裝了世界上最先進的F-16“戰隼”(Fighting Falcon)式戰鬥機,一直使用至今。
就像美國大兵的足跡一樣,“雷鳥”飛行表演隊出訪的國家和地區之多大概是世界第一。至今航跡遍及美國五十個州和世界50多個國家,累計表演3000多個場次,觀眾達2億多人次。1987年,“雷鳥”飛行表演隊曾隨美國空軍部長一同訪問過中國。
1987年,“雷鳥”飛行表演隊曾隨美國空軍部長一同訪問過中國
美國空軍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力量,美國人也試圖使代表著美國空軍形象的“雷鳥”飛行表演隊也處處高人一籌。“雷鳥”飛行表演隊經常採用“菱形”、“鍥形”、“一字”等編隊隊形,表演動作驚險刺激,令人目不暇接。其中4機“菱形”編隊為“雷鳥”的絕技,頭尾相銜,機翼相接,令人驚歎,充分體現了“雷鳥”作為世界一流飛行表演隊的魅力。但是往往事與願違,“雷鳥”也有沉痛的往事。
T-38A
1982年1月28日,天空晴朗,當天9時35分,“雷鳥”飛行表演隊的4架T-38A表演機從盧卡基地升空,呼嘯著飛往內華達州的印第安普林斯靶場上空,並從那裡開始預定的特技飛行訓練。駕駛飛機的是該表演隊的4名頂級飛行員,帶隊長機是洛裡少校,他的飛行時間已經累計達到3325小時。該編隊在順利完成菱形筋斗、編隊飛行兩個科目之後,9時45分按照原計劃轉入最後一個科目:密集橫隊筋斗。
當時4架飛機以小間距集體向上拉起,呈大圓孤上升、倒轉,這一切都還正常。但是,當機群越過圓弧頂點向下俯衝時,洛裡的長機突然出現異常,他沒能按計劃把機頭拉起,而是幾乎垂直扎向地面,其他3機也都一同紮了下去。在觸地前的瞬間,所有飛機都拼命想拉起,但為時已晚,4號機率先以機尾觸地,3、2、1號機接連栽向地面。一陣炸雷般的爆炸聲之後,黃色的沙漠中燃起了一團大火,飛行員無一跳傘。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事故調查組都無法查詢到事故的原因,後來在飛機的殘骸中發現了疑點。
當時洛裡的68-8156號座機平尾的上偏角只有7度,遠未到17度的極限,而如果洛裡要將飛機拉起,平尾的上偏角要遠大於17度。後來經過檢查,發現該機的連線平尾的聯動機構和操縱裝置已經損壞,很明顯是飛行員大力操縱造成的,專家推測,到洛裡的1號機升到筋斗頂點時,很可能機內有小鉚釘或者是其他異物滑到了平尾的操縱機構裡並卡在某處,導致其功能失靈,使平尾偏轉到7度無法再動。洛裡在發現情況後拼力拉桿,但是已經無濟於事,更不幸的是,他在這時忘記了向編隊發出指令,導致整個編隊全軍覆沒。
(喜歡請加關注!世界著名飛行表演隊的事故還有《義大利“三色箭”的悲慘開放日》、《日本“藍色衝擊波”的致命一秒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