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開始後,廣州軍區55軍163師奉命從廣西友誼關方向出擊,攻佔同登地區,殲滅據守該地的越軍。經過5天的激烈戰鬥,489團7連和487團2營先後於21日上午和23日上午,奪取了同登地區越軍核心陣地鬼屯炮臺和探某,取得殲敵1000餘人的戰果。

在我軍分別圍殲鬼屯炮臺和探某的守敵時,巴羅、那和地區的越軍沒有動靜。為了查清該地區之敵的行動跡象,163師命令488團轉告師偵察連到上述地區進行搜尋偵察。488團副團長奉命指揮已在該團執行戰鬥任務的師偵察連和團偵察排,在該團第3連的掩護下,於2月23日11時,從昆漂東南無名高地出發,沿硃卷東側衝溝向巴羅地區前進。

當偵察分隊本隊進至探壟東南側附近窪地,先頭到達巴羅西側公路時,是中午11時30分,就在這個時候,部隊突然遭到巴羅、波孟、417高地越軍火力的三面夾擊。頓時,部隊建制發生混亂,各自就地隱蔽。副團長當即一方面將此情況向團指揮所報告,一面指揮師偵察連第3排迅速奪佔417高地東北側長形高地。但由於敵人火力猛烈,攻擊未能奏效。

11時40分,163師鑑於地形對我不利且敵人火力猛烈,命令488團指揮偵察分隊立即撤回。但是由於遭到敵人火力壓制,偵察分隊回撤困難。12時左右,在我炮火壓制下,敵人火力逐漸減弱,偵察分隊在第3連掩護下正要按原路返回,又遭到巴羅之敵火力側射,難以行動。為了擺脫被動,偵察分隊組織了兩次攻擊,至14時攻佔了巴羅北側高地的南側突出部,殲敵一個班,並擊退敵人約一個排兵力的反衝擊。

17時30分,巴羅北側高地再次遭到敵人炮擊,副團長負傷,兩瓦電臺被擊毀,和師、團的通訊聯絡中斷。18時,488團又令第8連進至巴羅北側高地,接應偵察分隊回撤。一直到深夜24時,偵察分隊才回到我方陣地。這次偵察行動,共傷亡62人,其中偵察分隊51人,前去接應的步兵連隊11人。這是一次得不償失的戰鬥行動,暴露出許多問題,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訓:

沒有認真領會上級意圖,未能正確下達任務。師給該團的任務是,派偵察分隊向巴羅、那和方向偵察,查明當面之敵行動跡象。如敵逃跑,即斷敵退路。團參謀長沒有弄明白上級通知精神,竟然將“查明敵有無逃跑跡象”,臆斷為“敵要逃跑”,進而又說“敵已逃跑”,並向在該團的副師長報告。當時在第3營(師偵察連和團偵察排當時也在第3營陣地上)的副師長聽到報告後,也未加核實分析,即召集師偵察科副科長(隨同師偵察連行動)、師偵察連長、團特務連長傳達任務說:當面之敵已逃跑,你們要迅速跑步前進,插到巴羅、那和一線,斷敵退路,捕捉俘虜。

師下達的任務,本來主要是查明敵之行動跡象,但向下傳達一次變一個樣,先是“如敵逃跑"變成了“敵要逃跑”,然後又變成了“敵已逃跑”,把主要任務查明敵情變成了斷敵退路。結果因為理解任務上的錯誤,指揮上的莽撞,吃了個不小的虧。

行動倉促,缺乏計劃和準備。團接到命令後,各級指揮員擔心敵人跑掉,只要求分隊行動越快越好,但對於如何快,怎麼保證完成任務,卻缺乏認真研究。行動前不僅沒有考慮到偵察分隊連續執行任務後,當日4時才回來的實際情況,而且連分析敵情和組織幹部看地形這些必不可少的指揮工作也沒有進行,當然更談不上擬製偵察方案了。配屬的電臺還沒有來到,掩護分隊還沒有到位,就匆忙出發,碰到意外情況,又束手無策。這次偵察分隊的活動,均在我師團炮兵火力有效射程之內,可是當偵察分隊遭敵伏擊時,我炮兵火力未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支援,原因就是事先沒有組織步炮協同。結果遇到敵情倉促應戰,指揮失措,協同失調,不但未完成任務,而且造成了嚴重傷亡。

幹部軍事素質差,組織指揮能力低。接敵運動,既不派尖兵搜尋,也不組織互相掩護,交替前進,而是一路縱隊,沿一條溝谷運動。在遭敵火力突然襲擊時,不是迅速查明情況,組織部隊展開,沉著應戰,而是建制混亂,對分隊失去有效的指揮,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不善於總結經驗,研究敵人戰術特點。在攻殲同登之敵的戰鬥中,本來已發現越軍狡詐,善於集火近戰,慣用突然襲擊,有些部隊已經吃過虧,可是仍未引起重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指揮上不研究敵人戰術,行動上不適應敵人特點,戰鬥就難以取得勝利。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22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志願軍十大戰鬥英雄,誰的事蹟最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