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中國高度被他們重新整理

中國的運載火箭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長征"。這個名字寓意著,中國火箭事業起步時像紅軍長征一樣充滿艱難險阻;而火箭研製人員像紅軍將士一樣,一定會攻克難關。

1956年10月8日,中央成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研製火箭導彈;六十多年來,一代代航天人,創造了一系列航天"新高度"的同時,也創造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

2017年4月20日,長征七號遙二任務火箭成功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中國航天事業起步時,沒有電子計算機,科技人員用手搖計算機完成了複雜的彈道計算。

火箭彈道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餘夢倫,進行了兩個月的手搖計算後,右臂整整比以前粗壯了一圈。

加註推進劑,是火箭點火前的關鍵環節。一次加註,需要四五十個工作人員,不斷開啟、關閉各種閥門才能完成。近三十年,長征三號乙火箭一直在沿用了補加兩次推進劑的老流程。火箭設計師朱平平大膽地提出將兩次補加合二為一,這樣做既精簡了對貯箱加壓、洩壓的流程,又減少了推進劑揮發。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一個100次發射用時37年,第二個100次發射用時7年零6個月,第三個100次發射僅用了4年零3個月……新一代"航天人"接過了"長征"的接力棒創造著新的高度。

2018年,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新華社發(樑珂巖攝)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搭載著"東方紅一號",《東方紅》唱響太空。與火箭的研製幾乎同步,1958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581組,負責研究人造衛星。1967年12月,中國第一顆衛星被正式命名為"東方紅"一號。

41歲的孫家棟成為了"東方紅一號"的總體設計負責人,此後他共領導發射了三分之一的中國航天飛行器。

飛天之路上有鮮花和掌聲,也有失敗與挫折。1974年11月5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失敗。孫家棟帶著團隊拿篩子,在沙漠把炸碎的火箭衛星殘骸篩了出來,最終找到了失敗的原因。

1994年,孫家棟被任命為"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工程總設計師。2004年,他成為"北斗第二代導航衛星"工程總設計師。

2007年,第四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生後,衛星的太陽能帆布發生故障,衛星的軌道每天都在下降,如果不調整很有可能墜入大氣層。孫家棟果斷決定為衛星實施點火變軌,衛星成功進入新軌道。

從2000年10月31日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到今年9月23日第47顆和第48顆北斗導航衛星升空,目前中國北斗系統在軌衛星達到33顆,2020年北斗全球系統將如期建設完成。

當被問到"航天精神裡哪一條最重要"時,孫家棟不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

中國高度不斷被"熱愛"與夢想重新整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成為了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測器。

作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一干就是45年,他和同事們完成了《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立項報告》,拉開了中國登月的序幕。

"有多少當年參與'兩彈一星'的科學家,默默無聞奮鬥了一輩子。而我已經能看到夢想在宇宙深處展現的淡淡輪廓。"歐陽自遠看到的夢想已漸漸實現。

2016年9月2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FAST

建設"天眼"的極佳選擇在中國西南的山區裡,從1994年到2005年,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走遍了貴州的上百個窩凼,心無旁騖,為崇山峻嶺間的中國"天眼"燃盡生命。

南仁東(左三)與工程技術人員在位於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施工現場檢查施工進展(2014年12月1日攝)

現在,FAST正緊鑼密鼓地準備向全球天文學家開放,即將開啟高靈敏度觀測的新時代。

探索無止境。2003年,潘建偉萌生了利用衛星開展量子科學實驗的想法。這在當時聽起來像天方夜譚,而且當時國際上也沒有先例。

2016年8月16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遠距離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網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自然》雜誌則評價道:"國際同行們正在努力追趕中國,中國現在顯然是衛星量子通訊的世界領導者。"

回首這些年走過的路,讓潘建偉印象最深的是,國家迅速決策並團隊協作的強大力量,讓"墨子號"能在短短几年內得以上天。"這種協同創新的巨大力量, 將會是未來支撐中國走向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動力。"

"墨子號"科研團隊獲美國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沒有誰會比中國科學家更懂,什麼是甘為人梯、眾志成城。

大型飛機是國際競爭的重要制高點。從1970年中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2013年"運20"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用了四十餘年邁出了第一步。

"大飛機再難也要做!大飛機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是航空工業追求了幾十年的目標,我既便累吐血了,也絲毫沒鬆過勁!從發展的角度上來講,每研製一架飛機,都是在今天的基礎上嚮明天邁進的一大步。"

"運20"五年首飛、八年交付。大飛機研製涉及空氣動力學、材料科學、機械製造、通訊導航等40個大類、200多個技術單元的課題,這是一場"集體考試"。

"攻堅團隊把晚上的時間用起來,把休息的時間用起來,在長達幾年的時間中,沒日沒夜,沒黑沒白。他們沒有計算過用了多少時間,只關注在每一個節點,大家能不能幹出來!不是大家傻不知道累,這就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的家國情懷。"型號總設計師唐長紅相信集體的力量。

2018年11月,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的"運20"(中)。 (新華社記者鄧華 攝)

繼"運20"之後,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款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未來C919將打入國際市場,直面與波音、空客同類型產品的殘酷競爭。新一代航天人將秉持著"航空報國"的精神,讓大飛機越飛越"高"。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四代機遭市場冷遇,為改變窘境,準備向越南和印度出售F-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