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1975年,越南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之後,終於迎來了統一的時刻,蘇聯在當時還是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國家,這時候越南為了獲得更多蘇聯的幫助,於是在東南亞頻繁製造事端,瘋狂入侵了周邊的許多國家,為了保衛我們的領土安全,於是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發生。

在這次戰爭開始之後,我軍幾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向越軍發起攻擊。東線總指揮官是許世友將軍。從廣西方向進攻,他在戰場上可以說是非常驍勇善戰,在抗日戰爭時期也參加過不少的戰爭。而西線是楊得志負責指揮,從雲南方向進攻。

在兵力上,當時東線一共有19師,西線有10個師,廣西方向是一個主戰場,所以東線在傷亡上,肯定會比西線傷亡的人數要更多。一共擊斃了不少的敵人。在這場戰爭中,不僅僅只有東西兩線,在製作戰線時,還有一條作戰路線。他由查玉升少將指揮,配屬了50軍和54軍。這條路線從普洱、西雙版納進入寮國。

這樣一來,越北軍隊就等於是背腹受敵的狀態,也可以把他們徹底地進行一個打擊。整個越南也相當於是“攔腰斬斷”,這個方案雖然可以完美地將敵人壓制住,也會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卻沒有真正的在戰爭中使用。原因是要速戰速決,時間非常有限。

這個作戰方案,會讓戰爭的範圍擴大。當時越南的背後還有蘇聯,如果引起對方的注意和懷疑,那也不太好。畢竟蘇聯當時戰鬥力也不弱,有不少先進的武器和裝備,進入寮國,就意味著在行動上要受制於人,隱蔽性也會大大的降低。

雖然看起來是像佈置了一路奇兵,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再加上寮國、越南兩國之間的淵源,誰也不能夠保證“第三條路線”一定是安全的。還有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補給線的問題,在戰爭中,補給線很重要,時時刻刻影響著戰爭的勝負,如果補給線過長,那會給我方戰士帶來很大的困難,很有可能會被切斷補給線。這樣一來,戰爭就會需要更長的時間。

所以當時不選擇“第三路線”是非常正確的決定,雖然這一招看上去相當於是一張“王牌”。但實際卻存在很多不穩定的因素,而東西兩線的作戰方針就最符合那時的局勢。即保險,又能夠給越南一次教訓,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1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他是創造德意志最後榮耀的王牌殺手,一人擊毀敵方80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