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早在去年6月5日,長征-11號固體燃料運載火箭(CZ-11 WEY),成功將7顆衛星送進太空預定軌道,同年9月,長征-11號再次完成1箭5星的發射任務。與傳統的陸地發射方式相比,海上發射是一種更安全、更靈活、更經濟的方式,不僅可以滿足0-19度傾角的衛星發射要求,而且可以在海上選擇距離衛星軌道更近的發射點,從而比陸地發射場更加經濟高效。據美國衛星市場調研機構——北方天空研究公司(Northern Sky Research)的分析師表示,長征-11號提供了更加靈活的航天發射解決方案,其中,優異的機動效能讓發射任務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制約。

據悉,長征-11號火箭長度為20.8米,重58噸,具備24小時應急發射能力,這在突發災害後的應急通訊保障方面十分重要。同時長征-11號也是目前長征系列火箭中首款採用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箭。從長遠來看,海上發射方式顯然更具戰略意義,現在,中國4個國家級的發射場中有3個位於內陸,每次火箭發射後的回收工作都要避開人口密集地區,而海上發射火箭,燃燒完的箭體會掉落到大海,有效降低迴收工作的安全風險。

不過,海洋上的電磁訊號比陸地發射場更復雜一些,同時,海上發射火箭會對發射船的結構強度提出考驗。由此可見,海上機動發射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和科技實力的象徵。據中國航天相關負責人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預計今年長征-11號要負責3次海上發射任務,自從去年6月長征-11號在海上發射的技術層面實現突破後,今年將會繼續向更加穩定和常態化方向上發展。

同時在運輸載體上,也將從民用船隻升級為動力強勁的發射專用駁船,以期在快速反應能力上更加出色。外界普遍認為,此前長征-11號有一次多星的運載先例,今年的發射任務中,將會有更多的衛星被送入太空。有中國太空運輸領域相關人士指出,隨著航天領域的蓬勃發展,長征-11號火箭的成功發射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現在中國長征火箭家族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國際商業衛星,選擇使用長征火箭進行發射,以高效精準的專業風範,在國際商業運載領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然而,中國火箭在運載能力上與美國和俄羅斯仍有差距,美國“德爾塔4型”重型火箭的近地軌道載荷為28噸,而俄羅斯的“質子-M型”則為23噸。在長征-11號海上發射任務日漸成熟之際,中國火箭研發人員,繼續在開發​大推力、可回收火箭的研究上持續發力,長征-11號必將見證一個嶄新的時代,海上火箭發射的好戲即將開始。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媒體炫耀印度間諜衛星已達到25釐米解析度!其實我們比他們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