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繼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在夏威夷珍珠港發動航空母艦攻擊後,日軍在從新加坡到中途島的7000英里範圍內展開了進攻行動。中一長尾(chuichi nagumo)海軍上將在那個至關重要的早晨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停泊地的空中攻擊取得了成功,確立了日本在太平洋上徹底的海上霸權。

在東京的早期戰爭計劃會議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日本帝國軍隊(IJA)的主要推進目標是,同時還開展了更多的支援行動,包括奪取菲律賓、關島、香港和西太平洋部分英屬婆羅洲。關島在1941年12月8日很容易就被佔領了,12月23日,威克島在激烈的戰鬥後被攻陷。

日本最高統帥部曾計劃,一旦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被佔領,這些英國堡壘將成為奪取蘇門答臘島南部的跳板,並以其龐大的資源供應日本,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這樣的事情已經在亞洲大陸發生數十年了。除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外,作為對日本擴張的威懾,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派遣的“威爾士王子號”(HMS Prince)和“戰艦HMS” 在1941年12月10日在南中國海被日本陸基三菱g4m貝蒂號和G3MNell中型臥式魚雷轟炸機擊沉。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淪陷到了人數較少的日本第25軍手中,由山下友之(Tomoyuki Yamashita)中校指揮,1942年2月15日,在經過70天的抵抗之後,日本巨無霸沿著馬來半島,橫穿柔佛海峽,來到了新加坡。

澳洲向馬來半島派出了第8師的兩個旅。這支15000人的部隊在戰役結束前經過了大量的戰鬥後,在2月中旬被迫與新加坡的其他衛戍部隊一起投降。澳洲皇家部隊第8師剩餘的三個營被派往支援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竹伊納和帝汶島以及在新不列顛北端俾斯麥群島由澳洲管理的拉保爾。

在新加坡淪陷之前,日本部隊開始征服荷蘭東印度群島,儘管當地荷蘭政府有超過10萬人可供服役。不幸的是,這支龐大的部隊分散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主要島嶼上。美國-英國-荷蘭-澳洲(ABDA)部隊在地面和天空中迅速被擊潰,並在爪哇海戰中也吃了大虧。塔拉坎島於1942年1月10日被攻陷,隨後又佔領了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

爪哇在3月8日放棄抵抗。在失去荷屬東印度群島之後,曾是英國將軍阿奇博爾德·韋維爾(Archibald Wavell)在阿布達指揮部的美國首席副手的美國將軍喬治·佈雷特(George Brett)被任命為美國在澳軍隊指揮官。直到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奉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和澳洲首相約翰·柯廷(John Curtin)之命到達澳洲。在這個關頭,大部分部隊都是由逃離菲律賓和東印度尼西亞並在澳洲登陸的空軍部隊組成的。

此外,在馬來亞潰敗之前,1942年1月21日發生了日本對拉保爾的第一次空襲,100多架日本戰鬥機和轟炸機襲擊了新幾內亞東北俾斯麥群島的主要澳洲空軍基地。在10架RAAF Wirraway戰鬥機中,8架美國AT—6(德克薩斯州)的教練機,3架洛克希德·哈德遜轟炸機被摧毀。一月二十二日晚上,富田郎(Tomitaro Horii)將軍的5300人的南海支隊駛入拉保爾港。 1400名澳洲衛士奮起奮戰,但最終撤退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日本人佔領了新不列顛北部,大部分澳洲人被殘忍地屠殺或作為戰俘死去。

在激烈的戰鬥結束後,澳洲士兵在米爾恩灣附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圖為經過了幾天的戰鬥留下的殘骸,其中包括兩輛日本95式輕型坦克。

RAAF在拉保爾的負責人將他的空中分隊的殘餘部分,兩架倖存的Wirraways和一架洛克希德·哈德遜(Lockheed Hudson)撤回澳洲。現在所有被日軍攻勢切斷後殘存的小股澳洲軍隊分佈在新幾內亞東北部胡恩灣的薩拉莫阿東南,瓦烏附近的布洛洛山谷和巴布亞南部海岸莫爾斯比港。在佔領拉保爾之後,日本人對佔領這兩個地區產生了興趣。

1942年3月8日至11日,日本開始了奪取巴布亞的軍事行動,日本陸軍和日本皇家海軍(IJN)的部隊在Huon灣登陸了薩拉馬瓦、萊城(新幾內亞首都)和芬什港。4月1日至20日,特種海軍登陸部隊(SNLF)在新幾內亞北部海岸的法法克、巴博、索隆、馬諾瓦里、莫米、納拜爾、塞羅伊、薩米和霍蘭迪亞登陸。

在一次針對美國和澳洲在新幾內亞米爾恩灣的陣地的空襲中,來自日本的炸彈在塵埃和碎片雲層中爆發。

新幾內亞島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位於澳洲大陸以北。有1500英里長,澳洲的軍事規劃者認為它是抵禦日本入侵其北部領土的緩衝地帶。新幾內亞的東南部,巴布亞,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由澳洲管理。巴布亞內陸不適宜居住。歐文斯坦利山脈佔據著地形,這個地區充滿了叢林和沼澤。

雖然新幾內亞除了莫爾斯比港、米爾恩灣、萊伊和芬沙芬的小城鎮外,沒有其他城鎮,但巴布亞有許多小村莊,居住著大約10萬名不同部落血統的土生土長的美拉尼西亞人。主要城鎮是南海岸的莫爾斯比港,戰前有3000人口。巴布亞這個名字來自一個荷蘭語,意思是“模糊”,指美拉尼西亞人濃密的頭髮。

經過葡萄牙、荷蘭、英國、德國和澳洲殖民統治新幾內亞的近400年後,現在存在的都是一些椰子種植園、貿易點和基督教傳教點,例如在東北海岸的布納和戈納村。在遠離莫爾斯比港的地方,只有本土的小徑連線了巴布亞北部和南部海岸。最著名的是科科達小徑,它的名字來源於那個多山、泥濘的小徑上的一個村莊。科科達的大部分小徑被茂密的灌木叢所包圍,橫跨高高的小山,聳立在雲中。熱帶暴雨充斥著峽谷和溝壑,流得很快,阻礙了步兵的移動。

科科達小徑是一條叢林小路,橫跨新幾內亞令人望而生畏的歐文·斯坦利山脈。這是盟軍和日本軍隊爭奪對該島控制權的主要進退路線。

科科達村位於歐文·斯坦利山脈北麓海拔1200英尺的山谷中。除了有一個巴布亞郵局和一個橡膠種植園外,還擁有一個小型機場,這是日本從巴布亞北部海岸推進的一個主要目標。1942年7月底。日軍第17集團軍指揮官,中將百武晴吉(harukichi hyakutake)在布納和戈納登陸了大約13500名士兵,並迫使澳洲人,主要是軍人,回到科科達以外的位於Deniki的一個山脊位置。

戰鬥主要是遊擊式的,在潮溼的叢林和高大的庫奈草原上都有槍戰和伏擊。由於它只有幾英尺寬,無法乘搭任何車輛沿路軌行駛,只能通過它的山脊,山谷,叢林和溪流,通過小腿高的泥漿步行行進。拉保爾將成為日本第8集團軍的總部,並將擁有五個機場和一個港口,可作為日本軍隊大部分地區的停泊地。從巴布亞跨過阿拉弗拉海,是澳洲大陸乾旱的北部地區。

在一連串令人驚異的閃電般的成功之後,日本人面臨一個軍事決定:是否應該把戰事進一步擴大到南太平洋以切斷從美國到澳洲和紐西蘭的補給線?然而,日軍在一月中旬決定向南移動,首先佔領新不列顛,從那裡佔領巴布亞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南部海岸的莫爾斯比港。通過這樣做,日本最高統帥部將南太平洋的補給線向澳洲和紐西蘭開放,這一點後來會讓它感到遺憾。最終,日本決定在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索羅門群島和薩摩亞建立更多的基地,從而孤立澳洲,更好地保衛太平洋南緣。

達爾文是澳洲西北地區的行政所在地,現在正受到日軍的直接威脅。達爾文也是歐洲通往澳洲的航空線終點站,是北方的一個主要海港。澳洲政府的大部分軍隊在中東地區,只能為達爾文駐紮在那裡的14000名士兵和幾個皇家空軍中隊(RAFF)提供有限增援。

在珍珠港襲擊時,有12.1萬名澳洲士兵在海外服役,只有3.7萬人在保衛澳洲。RAAF在馬來亞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損失了165架飛機,因此只剩下175架飛機用於澳洲的本土防禦。除了PBY Catalina固定翼巡邏轟炸機和53架洛克希德哈德遜轟炸機外,RAAF的大多數飛機都是wirraways。1942年2月19日,日本人第一次從航空母艦和位於西萊布的肯達裡基地轟炸了達爾文。

日本人正沿著東北海岸、新幾內亞和巴布亞建立基地。他們暫時放棄了任何直接入侵澳洲的想法,部分原因是他們向中國派遣了大量軍隊,並計劃通過佔領莫爾斯比港來孤立包括達爾文及其港口在內的北部地區。

因此,莫爾斯比港在1942年春天成為日本的首要戰略目標。最初,日本海軍不是從陸路上佔領莫爾斯比港,而是在一次兩棲行動中攻擊它,而美國則緩解了這一情況,美國航母特遣部隊於1942年5月4日至8日參加了珊瑚海之戰。美國以損失一艘萊剋星頓號航空母艦,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受損的代價,在擊沉一艘日軍航母並使另一艘航母受損後,迫使日本入侵部隊撤退。此外,許多經驗豐富的日本海軍飛行員死於海上戰鬥,這是史上第一次艦載機大戰。

新加坡的投降,其中有大量的澳洲第八師部隊,擾亂了澳洲戰前的防禦計劃。總理約翰·柯廷希望他的中東師能夠回國保衛澳洲。第6師的兩個旅暫時轉移到錫蘭,而該師剩餘的旅和第7師將於1942年3月中旬返回澳洲。第九師還留在中東,柯廷對綠色美國第32和41步兵師迅速部署到澳洲感到不安。第41師於1942年4月抵達澳洲,第32師於5月抵達澳洲。

1942年3月初,莫爾斯比港只有第30步兵旅,一個野戰炮兵部隊,以及海岸和防空部隊,總兵力在6 000至7 000人之間。2月21日,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打電話給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命令他離開被圍困的菲律賓島嶼,前往澳洲。他於3月17日抵達達爾文以南的巴特魯菲爾德。

無論是盟軍還是日本人都沒有準備好在遙遠、潮溼、疾病肆虐的南太平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澳洲人中的許多人在北非沙漠、希臘、克里特島和敘利亞都有過作戰經驗,他們在巴布亞的幾個地方都沒有受過任何關於高地叢林的訓練。為了讓戰鬥人員在新幾內亞前進,他們需要建造簡易橋樑和道路。由於巴納附近巴布亞北部海岸的海岸線十分廣闊,美國第32師的部隊乘著雜亂無章的沿海船隻和木製縱帆船在那裡航行。

科廷總理挑選了托馬斯·布拉米將軍作為盟軍陸戰部隊指揮官。麥克阿瑟和他的幕僚嘲笑布拉米,儘管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勇服役。在墨爾本當過警察局長之後,他在北非和黎凡特服役。澳洲總參謀長,少將喬治·瓦西把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的總部說成“就像旋風中的血淋淋的氣壓計,每隔兩分鐘就有一次。”

中將西德尼·羅威爾是新幾內亞部隊的指揮官,這支部隊包括精銳的澳洲第7師,中東的老兵,他們的兩個旅前往莫爾斯比港,而第三個旅,第18旅,則被派遣到米爾恩灣。在引起麥克阿瑟不快之後,主要是由於他的澳洲軍隊繼續撤離科科達小徑,布拉米被迫解除了羅威爾對新幾內亞軍隊的指揮。

未完待續……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在日本自衛隊中,究竟有多少中國人?真實資料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