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陸是一舉扭轉朝鮮戰爭初期局勢的作戰行動,此戰,也是麥克阿瑟軍事生涯的頂峰,我將不同側面為大家展現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為何不可複製,以及為何能令其“封神”。
首先,為什麼仁川港被認為最不適合登陸的港口。
仁川登陸
潮汐落差極大
仁川港的潮汐,平均落差6.9米,最大落差達10米,被認為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潮汐落差對登陸的影響,在於進攻方的登陸時長。落差越小,則可供登陸的持續時間越長。比如,盟軍在二戰期間實施的最大規模的諾曼底登陸戰役,諾曼底海灘的潮汐情況要好於加萊地區,可以達到避免因潮汐造成後續部隊無法跟進。
後續部隊能否持續對登陸部隊的影響很大,因為,剛上陸的部隊就像剛脫了殼的螃蟹一樣,比較脆弱,後續力量的支援非常重要。
仁川海灘
潮汐特徵奇異
仁川港的潮汐,每月只有一天的滿潮,而且每個滿潮日,只有早晚各3個小時。
美軍登陸艦(艇)受效能限制,只有在滿潮的時候才能進入仁川港。這也就是說,美軍可供登陸的時間,幾乎是公開的。
事實也是這樣,1950年9月以後的滿潮日,是9月15日、10月11日、11月2日,後來仁川登陸就是發生在9月15日。
只要朝鮮人民軍注意到這一點,完全可以準確預測美軍登陸時間,只要在那一天部署重兵,斷然沒有登陸成功的可能。
更加奇特的,是滿潮的時間分別是早上6時59分和晚上19時19分,有13個小時之差,第一波的登陸兵力將在這13個小時中完全孤軍作戰。
仁川港防波堤
海灘泥沙淤積
仁川港沒有像其他港口一樣,有沙質或石質的海灘,而是由歷時漫長的潮汐帶來的泥沙,在海港淤積形成的泥潭。
仁川港的泥潭,在海灣長達3.2公里,不僅普通的車輛難以通行,人在上面行走都很困難。
這對登陸部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空曠的海灘上,行動緩慢,就意味著死亡。而且前文也提到,第一波登陸並將會有13個小時孤立無援。
仁川港“泥潭”
進港航道狹窄
進出仁川港,只有一條必經航道,長約9公里,寬在1.8至2公里,水深10.8至18米。
但這條航道潮水的流速很快,高達每小時9.5公里,被稱為飛魚航道。
這樣一條又長又窄,流速又快的飛魚航道,極利於防禦一方。只要在航道內狹窄處設定沉船,或者佈設數量不多是水雷,就能將登陸部隊牢牢堵在港外。
飛魚航道
月尾島瞰制入口
仁川港航道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飛魚航道入入口處,有一座月尾島,該島最高處海拔105米,守島部隊可以居高臨下瞰制整個仁川港。
只要月尾島上部署還有軍隊,登陸部隊就不可能安全進出仁川港。
現實中,人民軍在月尾島上也部署了力量。
由此還帶來一個問題,登陸仁川就必須拿下月尾島,攻打月尾島也意味著登陸企圖的暴露,只要月尾島上的守軍能夠堅持到第一波登陸結束,整個仁川登陸行動就無法再進行下去了。
月尾島
仁川港以上的種種特點,用傳統的登陸教範來比照,沒有一條符合登陸的條件,被稱為最不適合登陸的地點並不為過。
而且,只要人民軍充分利用以上特點的任何一點,就可以扼殺美軍的登陸企圖。
而戰爭藝術的魅力,就是不可能用什麼量化的方法來精確計算戰爭結果。
下文繼續解讀,此時的麥克阿瑟顯示出了天才的指揮才能,成功實施了仁川登陸,此役也成為登陸作戰的經典之戰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