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原子彈下無冤魂?核轟炸反思

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至今仍然是美國戰爭史上備受爭議的話題,

首先要理清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美國不投放原子彈,日本會不會投降?

真實的答案是,即使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日本依然會戰敗和投降,而且促使日本加快投降的原因,原子彈只是其中一個,甚至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之後,日本仍然是不投降的,而是選擇了“本土作戰”計劃,真正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還有蘇聯參戰。

在1945年7月26日,英、美、中三國共同宣言《波茨坦公告》,責令日本投降,7月27日到8月1日,盟國飛機在日本各大中城市散發《波茨坦公告》,並且嚴厲警告:

“若日本不投降,將受到大規模猛烈轟炸!”

而美國原子彈什麼時候爆炸成功的?1945年7月16日,地點在新墨西哥州距阿拉莫戈多50多英里的一片沙漠。

這兩個時間點如此之近,就是在表明一個事實,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決策,是和《波茨坦公告》同時進行的。

面對核威懾與核轟炸警告,日本是什麼態度呢?

日本外相東鄉茂德等文官的決策是,要看蘇聯是否參戰。

陸相阿南惟幾、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海軍參謀長豐田富武等,是堅持死戰到底的。

所以儘管日本意見不一,但是可以肯定,在核轟炸之下,他們的一致決策是,不投降。

更為囂張狂妄的是,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還在7月28日下午發表宣告:

“《波茨坦公告》沒有任何價值,我們將堅決把戰爭進行到底!”

這種態度和不投降,使得杜魯門堅定了核轟炸日本的決心,1945年8月6日2點45分,美國空軍上校蒂貝茨駕駛裝有原子彈的、經過改裝的B-29重型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在2架殲擊機的護航下,從馬里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起飛。

以285英里/H的速度,在3.2萬英尺的高空飛行,8:15分在日本廣島上空投擲了第一顆對人類轟炸的原子彈,這顆原子彈重量9000磅,高10英尺,當量為2萬噸三硝基甲苯TNT。

有34.3萬人的廣島,是日本陸軍第二軍總司令部,南方宇品港是陸軍海運基地、後勤工廠倉庫,原子彈在廣島市中心一家醫院上空1870英尺處起爆後,當天有8萬人當場去世,5萬人失蹤或負傷,廣島因原子彈死傷總人數176987人。

當天華盛頓新聞發表了杜魯門的話:

“6日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將對戰爭起到革命性變化。假如日本仍不接受投降的話,還將往其他地方投擲。”

可是日本陸海軍統帥部接收到了廣島和吳鎮守府的資訊後,依舊是拒絕投降。

可見,即便美國的原子彈威力巨大,但是日本統治者最終投降,根本原因不是原子彈。

這時候的日本還真是“奇葩”,他們根本不關心原子彈,他們關心的是,在莫斯科舉行的佐藤大使和莫洛托夫外長的會談結果。

也就是說,日本最擔心的,是蘇聯是否要參戰。

果然,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9日,蘇軍就在我國東北地區,對日軍發起總攻。

也就是這天,日本開始研究投降問題了,不想打了。

然後也是這天11點半,美國又向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有27萬人口的長崎,當天死亡2.5萬人,總共死傷66773人。

兩顆原子彈的死傷人數,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多。

8月10日,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然後投降。

所以客觀上來說,美國的原子彈,確實加速了日本投降,但卻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本原因是我國的正面戰場消滅了日軍很多主力,以及蘇聯參戰,就算沒有原子彈,美軍再反擊登陸,三面夾擊之下,日本投降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美國投擲原子彈,是不想讓更多的美軍傷亡,他們預估在日本土作戰,將會使100萬或者是幾十萬美軍傷亡,才可能取得勝利。

但是,在美國原子彈核轟炸之後,各種軍事的“核”,還有民用的“核”,在全世界發展起來了,如果說爭論美國該不該對日本投擲原子彈有爭議,那麼如今的核能問題,卻是和全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美國為什麼要研製原子彈?

美國一開始研製原子彈的動機,說起來不是很複雜,後面局勢變了,一切也開始變得複雜。

起初都是一批從歐洲逃亡過來的科學家,引誘、致信美國政府製造原子彈的,理由是德國已經開始製造了,以此引起美國政客的恐懼。

事實上美國最開始製造原子彈的原因,也就是為了對付德國,或者說害怕德國。

受納粹德國迫害、移居美國的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義大利核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還有維納格、泰勒等年輕科學家,在向美國政客和軍界遊說核裂變和德國核反應堆無果之後,他們又致信給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1938年8月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在納粹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這些科學家在鈾235的研究中,都敏銳地察覺到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可能。

羅斯福這才高度重視,採納愛因斯坦建議,1940年6月,在華盛頓卡內基學會主席萬尼瓦爾·布什博士的勸說下,建立了國防研究委員會,來指導原子彈研製工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8月11日,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正式出爐,總負責人為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建築部副主任萊斯利·格羅夫斯,地點在田納西州諾夫斯維爾橡樹嶺,羅斯福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會議上和英國首相丘吉爾達成共同製造原子彈的協定。

然後英國派了以詹姆斯·查德威克為首的28位科學家,參加曼哈頓計劃工程,就這樣,美國調動了本國龐大的工業體系和經濟資源,科研與設計齊頭並進,籠絡歐美最優秀的科學家,最終使得原子彈橫空出世。

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前夕,羅斯福就告訴格羅斯夫,要把原子彈投到德國,但德國在5月8日投降了,歐洲戰場結束,所以這兩顆原子彈,就留給了亞洲戰場的日本,而且美國人還發現,德國直到投降,也僅僅只是有核反應堆而已,並沒有在傾力研製原子彈。

所以原子彈的出現,更像是政客稱霸的野心,與一部分科學家的復仇的結合。

而且美國研製原子彈,還有威懾蘇聯、迫使蘇聯做出讓步的動機存在。

第三,科學家對使用原子彈的矛盾,美國想製造核壟斷霸權,但是原子彈製造方法為什麼會洩露?

或許羅斯福在去世之前,都對原子彈充滿憂慮,因為這玩意,能毀滅敵人,也能毀滅他們。

製造出原子彈的科學家們,大部分也竭力反對使用它們,弗蘭克、西拉德等數十位科學家,就曾經聯名上書,反對使用原子彈。

但是軍權和話語權在政客手裡,美國軍政界的陸軍部長史汀生、馬歇爾、格羅夫斯都一致贊同使用原子彈,還有新上臺的杜魯門總統。

所以在親手製造出原子彈之後,使用權已經不屬於科學家們了。

那麼,在對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之後,美國又著力於一手建立起核壟斷、鞏固自身霸權,為何原子彈的秘方會洩露呢?

這就得益於蘇聯情報部門的強大,以及“科學家們再次改變世界”。

早在尚未投放原子彈的波茨坦會議時期,杜魯門就曾經冰冷傲慢地向斯大林炫耀,美國有原子彈,會讓日本好好嚐嚐,不僅是炫耀,還是在震懾斯大林和蘇聯。

令杜魯門總統遺憾的是,斯大林完全不鳥他,毫無懼色,因為美國什麼時候研製原子彈、怎麼研製、時間地點等等,斯大林完全清楚,因為蘇聯已經滲透到了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內部。

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軟化了曼哈頓科學家奧本海默,英籍德國科學家、德共黨員克勞斯·富克斯在奧本海默支援下,隨時把原子彈情報秘密轉交給在紐約和華盛頓的蘇聯特工人員。

所以1946年,蘇聯就建成了原子反應堆,1949年蘇聯原子彈爆炸成功。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奧本海默等科學家的心理,是希望實現一種力量均衡,就是核力量均衡,因為只有核力量均衡,才有很大可能避免核戰爭出現。

要不然只是美國擁有核武,這樣美國原子彈可能就會在很多國家爆炸,一旦核力量均衡,美國也會投鼠忌器,也就不能肆無忌憚。

不得不說,科學家們雖然沒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他們達到了這個目的,此後擁核國家也漸漸增多。

最後,對原子彈和核武時代的反思,

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康普頓在1946年2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如果不使用原子彈》:

“如果不使用原子彈,美國會對日本進行強烈的轟炸,日本人也會在美國人進入本土作戰時奮力抵抗,這樣就會造成雙方的更大傷亡。”

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11萬人喪生,活著的人要永久承受放射性病直到死亡,對此,這些科學家們並不高興,科學家泰勒當時寫道:

“有關原子彈的訊息,那天早上沒有在科學家中產生興奮,相反,產生一種很強烈的困擾、憂慮和焦急。”

杜魯門在1948年的脫稿講話:

“對日本的核轟炸是歷史上任何人不曾做出過的最可怕的決定。”

二戰後的冷戰背景下,美國社會支援核軍備競賽,但是這種支援在60、70年代的越戰背景下急轉直下,原因是美國社會逐漸對其政客失去信任,還有二戰後成長起來的幾代人,對於核毀滅的恐懼,因此在美國,美國當初不必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聲音,也在漸漸增多。

直到90年代,美國航空航天的航展,再一次把對原子彈的爭議引爆。

因為該航展要把轟炸廣島的埃諾拉·蓋伊號展覽。

這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熱議,也引起了參議院的批評,他們的主要聲音是,這個航展,更傾向於讓大眾想起日本是核轟炸受害者,而其實日本是侵略者,曾在亞洲犯過殘忍行徑與滔天罪行。

駕駛該飛機投擲原子彈的蒂貝茨說道:

“這架飛機是人類第一架投擲原子彈的飛機,你不必再加任何別的註解。”

在筆者看來,戰爭無法用對錯去衡量,日本遭受了核轟炸,是其軍國主義者的罪,但最該受罪的一批人,卻被美國庇護,而說到殘忍,它們完全比不上南京大屠殺。

因此,爭論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的對錯,沒有多大意義,當下關鍵的是,很多與核反應有關的東西,雖然不能毀滅地球,卻已經足夠毀滅全人類和絕大多數動植物。

切爾諾貝利、福島核電站也並不是遙遠的事,都危及人類生命和安全。

所以老子的“絕聖棄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知識和科技給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還給了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

20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吳信泉臨時改變進攻時間,這是戰場大忌,結果沒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