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老話重提,美國會不會武裝干涉緬甸!
美聯社華盛頓2月1日訊息,在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扣押了包括昂山素季在內的緬甸政府文職領導人之後,美國總統喬·拜登揚言要對緬甸實施新的制裁。拜登抨擊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稱這是“對該國向民主和法治過渡的直接攻擊”。
拜登在宣告中說:“十年來,美國是基於緬甸走向民主的進步而取消了對緬甸的制裁。如此倒行逆施,將(使我們)有必要對我們有關制裁的法律和(緬甸)當局立即進行重新評估,隨後採取適當的行動。”
下圖 緬甸軍隊
}近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相信昂山素季已經沒有機會翻盤,美國有可能借機準備搞亂緬甸,拜登已經發出制裁威脅,聲稱不排除隨後採取適當的行動。按照美國人通常的做法,恐怕也不排除武裝干涉緬甸政局,派出強大的軍力入侵緬甸。
特朗普在任四年沒有打仗,這恐怕還真是個例外,但是最近30多年來,越是崇尚“自由民主”的民主黨卻越是每任必戰,沒閒著過。
這次昂山素季被軍政府推翻,昂山素季宣告自己這個民選總統的政權再次落到軍人獨裁手裡,一向鼓吹是世界自由民主燈塔的美國有可能真的會出手。救不救的了昂山素季單說,肯定能將逐漸向好的中緬關係攪亂。中緬關係好對中國非常重要,中國通往印度洋的一條重要的石油管道透過緬甸,可以節省幾千公里的運輸線,成本大大下降。
下圖,緬甸2.5億美元買的16架中國梟龍戰機,中緬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如果美國真的武裝入侵緬甸,以緬軍的實力,要想取勝強大十數倍的美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緬軍甚至連民地武(民族地區武裝簡稱)都打不贏,怎麼能低檔強大的美軍?
緬甸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和緬族軍隊對峙多年,緬甸國防軍手中握有制空權,地面有火箭炮、裝甲車輛和重炮等重火力優勢,而民地武最大的火力好像就是迫擊炮和RPG火箭筒,本質上是穿著統一軍裝但沒有軍銜的游擊隊,為什麼緬族軍隊這麼多年消滅不了民地武,說明緬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差勁兒的。
下圖,緬甸的民地武(民族地方武裝的簡稱)
其實,緬軍本質上也只是緬族的軍隊,大號的民地武而已,並沒有全國代表性,本身就無法代表整個緬甸聯邦的利益,當然不可能消滅其他民地武。
不過,緬軍制服不了民地武也有客觀原因,就是民地武佔據的緬北地區的地理優勢,這個地理優勢在全球都很特殊,這也是民地武得以長期生存的道理。
從軍事地理戰略的角度,緬北的山地走向都是橫著的,基本沒有軸向的峽谷和隘口,緬軍得翻山才能開仗,別說火炮,就是人都不行。
這個地形的特點是望山跑死馬,山與山之間,對面喊聲聽得見,翻過去要半天兒,這仗根本沒法打。當年緬甸重金請印度打老蔣殘部,根本打不動,最後跑掉了,緬甸只能請中國打,這就是中緬勘界戰爭,最後基本消滅了老蔣的殘部,李彌率部後來好像要回臺灣,老蔣不讓,李彌是回去了,剩下的做了毒匪。
經常化整為零又化零為整的游擊隊本來就很難打,可參考美軍在越南丟下60000具屍體後乖乖撤軍的慘痛教訓。
正因為緬甸的地形特殊,平原地區易攻難守,山地橫向易守難攻,歷屆的緬甸政府才動了遷都的念頭,終於將靠近海邊的首都仰光遷到了新都-內比都。
下圖 內比都的戰略位置還是很不錯的(箭頭所指的大致位置)
看看下面這個地形圖就知道了,遷都內比都顯然是要防範外敵的海上入侵。內比都在哪呢?緬甸東部是撣邦高原,西部是平原,但有勃固山脈。而內比都,就夾在勃固山脈與撣邦高原的本弄山之間。
下圖 美軍的航母與兩棲攻擊艦打擊群一個登陸的波次就可以攻佔仰光
美軍的航母與兩棲攻擊艦打擊群
而仰光位於馬六甲海峽西出口的正北方向,美國的船隻要聚集在仰光附近的海域,打進去是輕而易舉的。反之,內比都不怎麼顯眼,糧食供應沒問題,交通也比較便利。內比都是緬甸的地理中心,出海比較方便,退到撣邦高原也比較方便。
話又說回來,美國如果真想打緬甸,內比都指日可下也沒有什麼難度,但是要想佔領緬甸全境恐怕就難了。
問題不在這裡,緬甸政局如果被顛覆,對中國絕對不是一件好事。